|
[文艺评论] 中国“小丑”,我们需要你! |
日期: |
2018-11-12 09:55:08 |
点击: |
42 |
|
10月30日24时最后一刻,中国杂技金菊奖全国滑稽比赛评奖结果公示——最终评选出滑稽节目奖1个,空缺2个,天津市杂技团报送的《三个和尚》获奖。这场比赛,距离上一次已经整整20年,全国38个滑稽节目进入初评,仅11个节目进入决赛。作为中国杂技界最重要的 |
|
|
|
|
[文艺评论] 《皆大欢喜》:在莎翁剧中融入中国传统美学 |
日期: |
2018-11-12 09:47:49 |
点击: |
39 |
|
莎士比亚的四大喜剧之一《皆大欢喜》讲述的是一个“以善胜恶、皆大欢喜”的故事。被放逐的公爵的女儿罗瑟琳与奥兰多相爱,但不久之后罗瑟琳也被叔父放逐,她女扮男装逃亡到亚当森林,又与奥兰多相遇。剧中还讲述了亚当森林里其他三对男女的爱情故事。最终 |
|
|
|
|
[文艺评论] “玩”出新鲜的“音乐观” |
日期: |
2018-11-09 09:48:07 |
点击: |
36 |
|
在全民娱乐的时代,玩,似乎有了另一种含义。玩是一种驾轻就熟,玩也是一种游刃有余,玩还是一种炉火纯青。问题是:什么东西值得“玩”、什么东西“玩”得起、有没有一群会“玩”的人、有没有会欣赏“玩”的观众。“好声音”“好音乐”满足上述各项条件, |
|
|
|
|
[文艺评论] 《阿拉姜色》:人的旅程与奇观的超越 |
日期: |
2018-11-09 09:46:24 |
点击: |
42 |
|
近年来,有关西藏主题的作品频频登上大银幕。仅2017年,便有《冈仁波齐》《皮绳上的魂》《七十七天》《金珠玛米》等不同类型,不同题材,风格迥异的电影进入院线,取得不俗的票房和口碑。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尤其是西藏题材电影、藏语电影的集中涌现,除了 |
|
|
|
|
[文艺评论] 文字垒起的一座丰碑——评英雄传奇《董海川》 |
日期: |
2018-11-09 09:43:05 |
点击: |
38 |
|
年初收到李铮兄寄来的两大本《董海川》,我的确吃了一惊。煌煌近百万言的一部巨著,是我难以想象的。恰如李铮兄在“后记”中所言,大约十年前,我们曾在一起谈到董海川,我希望有人能写写这个人物。没想到,十年后,李铮兄真的交出了这样一部震撼人心的作 |
|
|
|
|
[文艺评论] 方言剧:就像为四川人定做的“麻辣烫” |
日期: |
2018-11-08 09:51:31 |
点击: |
37 |
|
四川人民艺术剧院的四川方言版话剧《茶馆》即将亮相第20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这部话剧用俏皮幽默的四川方言,重新演绎中国话剧史上的经典《茶馆》,呈现出浓郁的巴蜀风情,自2017年首演以来便获得诸多称誉。
表演艺术家、北京人艺版《茶馆》里 |
|
|
|
|
[文艺评论] 不人云亦云 不违拗自身 |
日期: |
2018-11-08 09:49:19 |
点击: |
49 |
|
今年的上海国际艺术节,我有幸欣赏的第一场演出便是纽约城市芭蕾舞团的“巴兰钦之夜”,第二场则是杨丽萍的《春之祭》首演。国际芭蕾大师的名作和国内著名舞蹈家的新作接连进入视线,在品味这风格迂回、文化各异、成就不同舞作的同时,我仿佛感觉到一种穿 |
|
|
|
|
[文艺评论] 传统曲艺如何融入互联网时代? |
日期: |
2018-11-06 10:32:26 |
点击: |
47 |
|
互联网技术日新月异,由此催生的网络文艺蓬勃发展,各门类艺术纷纷在“互联网+”时代主动出击,力图推陈出新。传统曲艺如何融入互联网时代?近年来一直都是不少曲艺工作者着力思考的问题。在不久前中国曲协主办的首期曲艺网络编辑、创作、推广人才培训班上 |
|
|
|
总数:1253条,总页数:157页,当前为第5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