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长者模式
景区票价乱象折射文化要素被忽视
发布日期:2016-02-23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关戈

  春节前后正值旅游旺季,景区票价乱象再度引发关注。门票车票保险捆绑销售;学生票只在暑假销售;全价票40元半价票变30元;几个景点打包销售……据媒体报道,有关部门近期对全国200余家景区进行门票检查,发现一些景区存在不执行政府指导价、未按规定执行门票优惠政策、捆绑销售和不合理联票等诸多情况。

  票价乱象痼疾难除,问题在哪里?报道称,不少景区因经营渠道有限,“门票依赖症”突出,加上部分景区产权不明、收支混乱,一些地方政府在门票收入中既是获益者,又当监督者,使门票价格调整缺乏足够监管。其中所指,或许折射出了某些亟待改革的关键。值得注意的是,门票收入成地方“提款机”,使得有关部门规定的“成本+合理利润”定价原则形同虚设,却反映出一些地方对旅游文化资源的认识存在经济效益的偏执,而缺少文化生态、生态文明的概念。

  在中央有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生态”和“文明”越发成为社会共识之际,环境治理、重污染企业关停等物理层面的“生态”保护深入人心。然而,从长期被诟病的游客“到此一游”陋习到海南“宰客门”、青岛大虾事件等,恰恰说明旅游文化中的另一种生态保护还需补课。只不过,景区票价乱象不再把锋芒指向游客,而是指向了运营者和管理者——景区的捆绑销售、学生票适用限定、不合理联票等行为,不仅违背了有关部门的规定,部分也可能已涉嫌销售欺诈。

  生态文明当作何解?对于旅游领域来说,它不单是风景美、旅游资源保护得好,它还包括游客跟游客、游客跟景区各个层面的和谐相处、诚信相待。旅游行业本是细水长流的绿色产业,包含景区、运营方和游客上下联动的完整链条,它的“生态文明”绝非以景区为霸王独家和“提款机”,而对游客“涸泽而渔”。恰恰相反,游客也是它需要保护的生态链条的一环。退一步讲,哪怕从商业诚信的角度,它也有义务维系长久的买卖,更毋论旅游资源多数带有公共文化的属性和普惠文化民生的职责。因此,“景区票价乱象”的短视之举,或有相关建设、监管尚待完善之处,从更深的层面看,却折射出旅游文化中被忽视的人和文化要素的建设。

  旅游,无非是休闲,既要看到好风景,也要玩得舒心痛快,倘若让人感觉处处是宰人的陷阱,恐怕景固常在、人心已失。对景区票价乱象,有专家建议应该明确产权,进行“分类管理”,即对于私有化景区,以指导为主,放开经营,对国有景区则划分为经营性与公益性景区,合理分配利润。应该说,建议是客观的,在实践上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从国家有关景区的评定标准看,除对交通、设施、卫生、服务、宣传等有细致规定外,也有对游客综合满意度的考核。不过,鉴于游客的弱势和被动,以及类似上述规避明规则、暗行潜规则的现象,确实有把旅游各环节、各要素纳入到生态的视野进行考量的必要,加强宣传、教育、监管,并且落到细处。

  景区并非简单的商品,许多博物馆、纪念馆或其他文化遗存,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文化传承、文化普及、文化共享的内涵。游客亦非此去杳然不是客,拦下就要买路钱。保护和维系旅游的可持续和链条的完整性,景区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才能最大化。而这都有赖于各方的努力,使得旅游成为一个健康、文明、诚信、和谐以及能良好循环的人文生态。风景优美,人际和谐,游玩舒心,正是生态文明的绝佳体现。维护之,更是人人有责。明涨暗涨,切莫乱涨,景区票价,且慢行慎行。

 

主办单位:常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承办单位:常州市大数据管理中心

地址:常州市延陵西路23号投资广场六楼

电话:0519-86679987   网站地图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网站标识码:3204000082

苏ICP备0500361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