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长者模式
《血战钢锯岭》:一个“固执狂”的信仰
发布日期:2016-12-19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高意超 选稿:屠佳时

  正在热映的电影《血战钢锯岭》是根据二战期间军医戴斯蒙德·道斯的真实经历改编的一部战争片,导演梅尔·吉布森将拍摄团队带到了自己生长的澳洲,以实景拍摄的方式完成了整部电影,这使得战争场面更加逼真,甚至有些恐怖。战争片用血腥暴力、残肢断臂、死亡屠杀阐释和平的意义与生命的价值,即使没有经历过战争的现代人也可以感同身受。但《血战钢锯岭》不只是战争启示录,它更是关于信念的宣言——讲述了一个“固执狂”的信仰。

  历史上的戴斯蒙德·道斯要比电影中的更加传奇,比如片中美军攀登钢锯岭的绳索,其实是道斯和战友挂上去的。电影为了增加观赏性和真实感,做了适当的调整和收敛,没有过于神化人物的传奇经历。

  《血战钢锯岭》分为四个部分描绘了道斯从幼年到钢锯岭一战的“固执”人生,笔者所说的“固执”并非贬义词,而是常人没有的坚持。在“道斯的童年”,信仰的种子在孩时经历中悄然埋下,当“道斯遇见一生所爱”,他对爱情的追求也有着异于常人的“固执”,显得青涩而可爱,直到“道斯的军营拒绝持枪”,走上军事法庭,即使身陷囹圄,道斯仍然坚守自己的准则,此时道斯的“固执”才初露锋芒,正是这种流于人性的力量,最后成就了“道斯的钢锯岭传说”,这个“固执狂”的信仰,得到了所有人的尊重和仰视。道斯是一个“固执狂”,才使得他的信仰有如此力量。而他的“固执”虽然流淌在血液之中,但并非天生。

  在笔者看来,“钢锯岭奇迹”其实并非仅仅是“信仰的力量”,而是“我”的力量,道斯对于自我的认知,要远强于他人——“我是谁?”“我是什么样的人?”“我能成为什么样的人?”,道斯是完全自知的。这种自知,不是大脑中清楚明白,而是一系列无意识中对自我的“固执”。他相信自己,知道自己在做什么、能做什么。道斯的“固执”,不是偏执、不是自大,而是恰到好处的“自我”。

  和平年代,战争片在探讨什么?优秀的战争片不是为了让人畏惧战争,表现某种意识形态的胜利,而是传达人道主义精神深入挖掘战争中的“自我”——人类历史上最灰暗时刻表现出的光辉人性。《血战钢锯岭》上映后,评论界大呼这是继《拯救大兵瑞恩》之后最好的战争片,好在同样震撼的战争场面,好在同样的人道主义精神,《拯救大兵瑞恩》中用一句话很好印证了这种精神“当以后我们回想自己所经历的这场战争时,或许拯救瑞恩是我们做过的唯一正确的事”,这与《血战钢锯岭》所传达的“信仰的力量”如出一辙。

  1995年导演梅尔·吉布森以一部为自由而战的史诗战争电影《勇敢的心》摘得第68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奖,这部电影根据威廉·华莱士的真人真事改编,梅尔·吉布森自编自导自演的一部神作,导演带领团队前往英格兰实地拍摄,以近乎神经质的拍摄手法完成了电影中壮观的战争场面,几百匹马、几千名群演,光斯特灵战役拍摄了近6周时间,这样的工作方式带来的是真实、震撼的视觉画面,一直延续到21年后的《血战钢锯岭》。

  电影作为复杂的艺术形式,有着多种形态,商业与艺术并不能决然分离,亦不能简单地说“某部电影是某某导演作品” ,它毕竟是众人合力完成,融入着每一个参与者的艺术品位,但导演决定着电影的整体方向,梅尔·吉布森的《血战钢锯岭》便是其个人风格的延续,以近乎固执的创作方式,逼真再现战争的暴力血腥,战争中的英雄无论为自由而战,还是为信仰而战,都充满着昂扬的激情和光辉的人性。

  无论是《勇敢的心》中的威廉·华莱士还是《血战钢锯岭》中的戴斯蒙德·道斯,其实多少都有梅尔·吉布森自己的影子。2004年,梅尔·吉布森拍摄宗教电影《耶稣受难记》,这部电影完全忠于《圣经》历史,其真实性甚至让宗教人士产生不适,在好莱坞也引起了争端。梅尔·吉布森确实是一个复杂的人,但他的宗教信仰却十分纯粹,这才有了《血战钢锯岭》中信仰的力量。

 

主办单位:常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承办单位:常州市大数据管理中心

地址:常州市延陵西路23号投资广场六楼

电话:0519-86679987   网站地图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网站标识码:3204000082

苏ICP备0500361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