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长者模式
呼唤更多有“营养”有童趣的儿歌
发布日期:2017-06-02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张鹿

  “六一”儿童节之际,由谷建芬创作的《新学堂歌》登上舞台,受到广大青少年儿童的喜爱。《新学堂歌》以唐诗为主,结合汉乐府、三国、明清时代的作品,自2004年筹备起经历了十多年时间,迄今已创作50首。将50首优秀的古诗歌谱成音符,既易于孩子们在歌唱中学到传统文化知识,又培养了孩子们的乐感。蕴含深厚文化底蕴的清新词曲不但唤起了小朋友们的学唱兴趣,也让大朋友们重拾对儿歌创作和传唱的信心。

  曾有人质疑,儿歌经典是否已成明日黄花。《春天在哪里》《蜗牛与黄鹂鸟》《采蘑菇的小姑娘》《小螺号》《鲁冰花》等经典儿歌不再为孩子们所传唱,现在的孩子都在唱什么歌呢?应该说,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期涌现的《劳动最光荣》等一大批优秀儿歌,到八九十年代的儿歌创作“黄金时期”,无论是创作演唱还是推广,都处在蓬勃发展的阶段。电视台有相应的儿歌栏目,各有关团体也会举办不少征集儿歌的活动,当时一些杂志也开辟专门的儿歌栏目,多渠道共同铺成了当时儿歌发展的道路。然而近年来,一方面儿童歌曲创作不容乐观,另一方面,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增长、互联网接入终端的普及,越来越多未成年人成为网民,而且“触网”年龄越来越小,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如今孩子们过早吸收成人化的信息,包括网络流行歌曲以及其他娱乐项目。使得诸如《最炫民族风》《小苹果》等在成人世界传唱度高但“营养”含量少的歌曲逐渐取代儿歌,令人堪忧。

  儿童不再听儿歌,或听得少,原因是多方面的。据笔者了解,在很多业界创作者看来,现在的儿歌创作十分不容易,传播媒介虽多,但可为儿歌所用的平台太少,与流行歌曲的播放比重相比,儿歌在各媒介的播放量微乎其微,有时甚至只能“陪着吆喝”。从利益所得上来看,创作流行歌曲与创作儿歌的收入差距甚大,故而许多词曲作者更愿意为创作流行歌曲效力。其次,许多儿歌创作者也曾尝试加大对儿歌的推广力度,但在大环境下,个人的付出要达到显著的效果十分困难,部分任性的、逆反的孩子也总有千万理由拒绝儿歌。另外,从当下儿歌创作的整体情况来看,一些创作者创作思路较为保守,认为儿歌要有“教育意义”,又把“寓教于乐”等同于口号式的灌输和说教,很多家长也支持“教育型”儿歌,对一些天真烂漫、充满童趣的作品保持警惕,导致如今很多儿歌创作忽略了孩子真正的内心表达,没有照顾到孩子的实际想法,对童心世界缺乏纯真的投影,孩子又如何会喜欢这样的儿歌?

  要让经典的、好听的儿歌更加流行,笔者以为,创作者首先要避开老一套的创作观念,多在儿歌的表达形式、内容上进行创新,譬如《新学堂歌》既体现了歌词的古诗韵味、古文底蕴,又兼顾编曲的“当下性”,迎合时下少年儿童的兴趣爱好,同时摒弃了部分流行歌词传达的“烂俗”内容。其次,少儿节目、交通广播等媒介可为儿歌打通欣赏的渠道,通过调频的方式让少年儿童自主选择。父母在引导上也可作适当调整,多数孩子听歌的起始都深受父母辈手机铃声的影响,家长们可将手机铃声调整为动听的儿歌。以此类推,校车音乐、课间播放的音乐等,定时播放,融入生活的方式,对孩子的歌曲审美塑造性强,可以从习惯上循序渐进地改变、养成孩子们对优秀歌曲的接纳度,同时减少他们对网络歌曲的依赖。让孩子们不再被网络低俗歌曲浸染的同时,真正有歌可唱。

 

主办单位:常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承办单位:常州市大数据管理中心

地址:常州市延陵西路23号投资广场六楼

电话:0519-86679987   网站地图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网站标识码:3204000082

苏ICP备0500361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