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长者模式
艺术评论,请好好说话
发布日期:2018-03-27  来源:新民晚报

  昨天一早,微信朋友圈被一篇题为《中国当代艺术编瞎话速成指南》的文章刷屏,作者将当代艺术评论中拗口又令人费解的词汇冠以“编瞎话词汇”,并将这些“词汇”与人人能理解的日常词汇与关联对应,文章称:“读完《中国当代艺术编瞎话速成指南》,您就可以摇身一变,跻身新一代中国前卫艺术行业从业者!”

  这不免让人产生了一探究竟的冲动。

  在基础词汇部分,作者以“非线性”替换“连不上”,这样,一句人人可以理解的简单日常用语如“我有时候在这家铺口买煎饼,有时候不”,化为艺术评论的句式后便成了“个体与创作空间之间长期保持着非线性的关系。”以“呈现”替换“结果”,又如“我试着订个外卖,结果没买成”则变成了“在对现代科技发起了尝试的交互后,最终形成了未完成的呈现。”

  在“进阶语法”部分,当代艺术评论艰深的词汇选择法更是让人哭笑不得,“凡名词、动词或形容词后可添加‘性’字的,一律添加”,“有抽象的绝不选具体的,有模糊的绝不选明确的,有复杂的绝不选简明的,尽量选择生僻、抽象、词义涵盖范围广的词汇,把有关无关的词汇组成超长词汇。”“尽量使用错误语法,模仿英语,使用大量修饰性从句。”比如,“意味着打坐沉思以简单不合逻辑的问题使思想脱离理性范畴,试图接近即便是永远无法抵达的前语言领域。”这般费解的句子其实说的就是“坐着动脑子想些比较酷的东西玩儿,试试不说话,反正好像也没话可说。”

  哑然失笑之余,回顾当下艺术评论的写作,确有作者所说的通病。当代艺术中确实有许多东西一时令人难以理解,当代艺术用多种媒材创作,其讨论的问题基于每个艺术家的想象力,与单纯用画笔与水墨直抒胸臆的作品相比较,当代艺术更需要策展人、评论家的注解。而文字则是沟通观者和艺术家之间的桥梁,需要强调的是,是桥梁,而非故意设置的另一重障碍,也不应该是本来就缺乏自信的策展人、评论家对于理论和方法论的霸占。

  乔治·奥威尔在《政治与英语》中说,一个人若写不好文章,是因为他表达的东西本身就是模糊的,或者是他故意语焉不详。如今不少艺术评论文章让读者百思不得其解,其实也暴露了作者的不自信,对自己的想法其实并没有把握,自然就不能表明自己的立场了。

  任何艺术评论文章,似乎都无法回避下列问题:艺术家想传达的是什么,艺术作品的意义何在,艺术家为什么如此选择材料、技术、语言、方法,艺术作品的价值何在?艺术家可以用作品说话,但是,如果一篇艺术评论文章连这些问题都无法讲清楚,还要用半通不通的甚至半个世纪以前的“西方译文体”来解释,那么,当代艺术之所以不被理解,也就不难理解了。

  艺术家创作作品,评论者传播艺术,目的并非是为了显示自己的卓尔不群,让受众被“高冷”知识碾压,而是要让更多人一起感受、分享、理解艺术之美。-->


 

主办单位:常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承办单位:常州市大数据管理中心

地址:常州市延陵西路23号投资广场六楼

电话:0519-86679987   网站地图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网站标识码:3204000082

苏ICP备0500361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