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长者模式
一个可以持续挖掘的摄影“富矿”
发布日期:2019-01-16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范雪娇

  在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福建泉州,中国闽台缘博物馆中,一个特殊的摄影季近日吸引了众多目光。2018年12月27日至今年1月3日,“一带一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摄影季在这里举行,以两个摄影展的形式,向大众展示了中国摄影人记录的“一带一路”发展成果和“一带一路”背景下外国人眼中的中国。

  其中,“一带一路——海上丝绸之路古今对比展”以“走进历史”“展现当代”为主题,除了征集相关图片机构与文化机构的老照片,还特别邀请12位国内知名摄影家带队,分别在泉州、南京、广州、宁波四地进行主题创作,将古代丝绸之路延展到21世纪,用镜头记录古城老街的魅力,用光影传递海上丝绸之路的文化;“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摄影家眼中的中国展”以第三方视角记录了当代中国的风貌,同时将目光投向摄影人各自的国家,以影像的方式思考现代丝路与沿线国家的关系。

  海上丝绸之路自秦汉时期开通以来,一直是沟通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共同构成了“一带一路”的伟大构想。通过展览,观众不仅看到了中外摄影人以影像记录“一带一路”发展成果、搭建中外文化交流桥梁的作品,还看到了摄影人在摄影题材、创作手法方面的创新与探索。如广东省摄协主席李洁军和画家姚涯屏共同创作的《海上丝绸之路·黄埔古港》,采用影画跨界的方式,让人们在浓郁的古风之中,感受到黄埔古港的繁荣;中国摄协主席李舸运用旧船板实木、水墨书法、银盐胶片创作的《郑和的旧船板》系列,在影像的错落叠加中产生了强烈的时空对话感;土耳其摄影师瑟法·尤鲁坎创作的《牧鱼人》则充满了中国传统视觉意蕴。

  在同期举行的专题研讨会中,多位摄影家、摄影界专家感觉到,围绕如何充分发挥摄影在贯彻落实“一带一路”倡议方面的作用,探索如何更好地加强中国摄影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摄影人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推动中国摄影进步等话题进行了深入研讨。大家认为,“一带一路”是一个可以持续挖掘的摄影“富矿”。

  中国摄协策展委员会委员、本次摄影季主策展人张国田坦言,摄影作为视觉传播的良好方式,在展现“一带一路”倡议下世界和中国的发展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今后的相关创作和展览需要更加注重文献梳理和创作线路的策划、不同国家摄影师之间的交流,这样才能让最终呈现出来的展览更具深度和广度。“‘一带一路’是一个长期的伟大战略,它提供了丰富的摄影创作资源,很多线索需要深入追踪,绝非一朝一夕之功。”李舸表示,“一带一路”摄影创作除了要充分做好案头工作,还要力戒浮躁,避免速成心里,深入生活,广泛观察,“一带一路”涉及的国家、地区、人口、文化众多,只有深入到第一线,真实地体察和了解,才能找到有温度、有细节、有质感的画面。


 

主办单位:常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承办单位:常州市大数据管理中心

地址:常州市延陵西路23号投资广场六楼

电话:0519-86679987   网站地图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网站标识码:3204000082

苏ICP备0500361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