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长者模式
电影《桂香街》总制片人沈爱华:我就是一个奔跑的人
发布日期:2019-08-07  来源:常州翠苑杂志社


♢◇我就是一个奔跑的人◇♢


沈爱华(电影《桂香街》总制片人、市影视家协会主席)


7月21日下午,《桂香街》首映现场,可容纳650余人的影厅座无虚席。100分钟的放映结束后,全场竟然一阵沉默,大家都坐在座位上,没有人起身离场。灯光亮起的一刹那,很多观众都眼中含泪,用手擦拭着眼睛。


直到这一刻,电影总制片人沈爱华紧绷的精神,才稍微有点放松。“只有在这个时候,才真正感觉到之前经历的那些曲曲折折和酸甜苦辣,都是有价值和有意义的。”


有一种态度叫热爱


一袭短发,浅浅酒窝,嗓音温和,沈爱华看似地道的江南女子,骨子里却总有种令人难以想象的生命力。《桂香街》从电影立项、剧本创作、到现场拍摄、后期制作的一年多时间里,她总是跟着电影不断“奔跑”,高强度的工作让她的血压居高不下,甚至在出差期间眩晕发作送进了医院。但是,不管在什么状态下,只要剧组有需求,沈爱华一定不会缺席。


电影里高潮戏之一,是社区居民贾声援临时搭建的住所,在暴雨中冲垮,造成人员受困。为了拍好这场戏,剧组特地选在了焦溪。没想到,临到晚上拍摄,恰逢常州消防驰援盐城响水爆炸事故现场,提前联系好的消防车派不出来了。“没有消防车,这场戏根本没法拍,剧中的暴雨要靠消防车浇出来,冲垮房子更离不开喷水枪全力猛冲。”但改期拍摄,不仅吕丽萍和句号两位老师的档期排不上,剧组多一天的开销也不是个小数目。大家不知所措时,沈爱华和导演商量,并拍板说:“拍!今天一定能拍,我们一起来想办法。”


顾不得已是下班时间,她请制片部门紧急联系宣传部、电视台、消防支队,经过多方请示和协调,终于从周边城市调来了消防车。没想到新问题接踵而至,焦溪老街道路狭窄,消防车开不进来!她又冲到第一线,和焦溪镇领导、消防支队的官兵商量起来……三月的夜晚,春寒料峭,沈爱华和全组人员就这样在寒风里忙出了一身又一身的汗。


如此紧张的拍摄持续了一个多月,来不及歇口气,沈爱华又马不停蹄地为“龙标”(电影公映许可证)和电影发行四处奔波起来。2018年国内总共有1082部电影获得“龙标”,有机会在院线上映的仅占36%。想要让《桂香街》在大成本、大制作的电影市场杀出重围,压力不言而喻。


南京、上海、北京……整整一个多月,沈爱华都奔跑在路上。在一次赴北京与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争取黄金档期、垫资发行等相关事宜时,她终于病倒了。“整个人躺在床上不能动弹,一睁开眼就天旋地转。”飙升的血压也让同行的同事戴文静胆战心惊,半夜紧急送往医院。可沈爱华还惦记着工作,一夜盐水挂完,第二天早上六点就踏上了返程火车,“后期的大量工作还等着我回去呢,我没时间休息。”


这份对电影的热爱,总在不经意间抵达周围人的身旁,也感染、影响着他们。跟组的老广电人袁雪珍不慎摔伤了腿,仍然坚守在剧组;临时“增援”剧组的司机强国和陆焱钰,和剧组一样起早摸黑,几乎每天都要行驶百余公里;还有负责进组、外联、宣传、协调等的戴文静、毛华、许宏、刘娜……“正是大家不计回报的付出,才成就了今天的《桂香街》。”


沈爱华说,身边的朋友知道她拍电影,都说要到剧组玩,可真到了现场,半天待不满就吵着要走了。“为什么?太枯燥了,几句简单的对话可能就要拍上十几遍。”她说到这里笑了,“我们拍电影远没有大家想象的光鲜,住的是每天不到100元的标间,吃的是快餐,而且是整整一个多月的快餐!而且业内人都知道,影视剧生产是受各种复杂人与事制约的产业,没有一部戏是轻易就能拍出来的。所以留下来的,都是真正热爱电影的人。”



有一种境界叫用心


近几年,电影市场一路高歌猛进,热钱不断涌入。不少人找到沈爱华,表示要投资拍电影,追大IP,追流量。但她都拒绝了,“艺术的最高境界就是打动人心。而我要做的,就是《桂香街》这样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身边故事。”


在沈爱华看来,电影制片人就像一个大管家,不仅要管所有人的吃喝拉撒,还要理清楚拍电影这个链条上的每个人在想什么、钱怎么花最合理,保证电影的顺利推进。拍电影《桂香街》的时候,剧组的预算一直很紧张,但只要是为了艺术,她从不吝啬。


在剧本创作阶段,团队曾先后请来两位业界重量级编剧,写出了十几稿,但大家对塑造许巧珍这个人物究竟应该采用艺术加工还是立足真实有不同的认识,“我们想要的始终是一个真实的许巧珍,如果达不到这个要求,就违背了我们创作的意义。这是我们必须坚持的原则。”


一次次推翻重来,一遍遍修改打磨,最终的剧本不仅打动了沈爱华,也打动了两位主演。吕丽萍与导演、制片都不熟悉,仅仅因为剧本就接下了许巧珍这个角色。句号更是在签合约前叮嘱经纪人,“不要跟制作方提太多要求,我喜欢这个角色。拍摄时间也不用卡得太死,我可以配合。”


为了真实还原许巧珍年轻时代在纱厂工作的情形,剧组走访了十几个城市,才找到了五、六十年代的老纺织机。大家比对着当时的照片,专门请师傅制作了当时的工作服。红衣奶奶许巧珍身上的一袭红衣更是得来不易。剧组专门做了大红、枣红、中红、紫红等各种颜色的衣服,最后挑选的一套,既能展现许巧珍的热情如火,冬天的时候也不显得过分臃肿,“许巧珍是热爱生活的人,有爱美的一面,她要显得不那么普通,甚至有一点点‘潮’”。


“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做到最好。”2000年,40岁的沈爱华从媒体行业投身影视圈,一张白纸上起步,艰难超乎想象。一路走来,她正是凭借精益求精的禀性、锲而不舍的韧性、锐意进取的个性,完成制作了电视剧《天娇》《如歌的岁月》,电影《邓稼先》《秋之白华》等一系列精品力作,获得全国“五个一工程”奖、“华表奖”、“飞天奖”、“金鹰奖”等重量级奖项。


在这种理念下,电影《桂香街》更加注重审美表达和审美呈现,大量生动质感的细节充满了生活积累、生活体验和生活发现。影片也因此收获了业界的广泛好评。不仅提前亮相6月举办的上海电影节“中影之夜”,而且获得了国家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奖励、中宣部电影剧本中心剧本孵化扶持和江苏省重点电影项目扶持奖励等诸多荣誉。


眼下,随着《桂香街》的上映,沈爱华和同事们又为后续的工作忙碌起来,“我们所有人参与到这个电影项目之中,都是为了完成一个共同的心愿——以电影的形式把许巧珍老人留住,把她留在大银幕上,留在我们身边,留在我们的心里!”

 

主办单位:常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承办单位:常州市大数据管理中心

地址:常州市延陵西路23号投资广场六楼

电话:0519-86679987   网站地图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网站标识码:3204000082

苏ICP备0500361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