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艺视界 >> 内容
|
多媒体时代:当戏剧只剩“剧情” |
|
发布日期:2014-08-07 来源:中国艺术报 浏览次数:
|
|
观众面对舞台上的《雷雨》笑声阵阵,演员杨立新连发微博表示不满。
“原以为会打动今天的学子们,却换来笑声阵阵”,原因何在?杨立新说《雷雨》文学上的精致、人物关系的复杂是“中国戏剧经典的开山之作”,演出得以经久不衰……这只能说明曹禺写的《雷雨》剧本好。而那一晚观众在首都剧场里,并非在阅读曹禺的剧本,而是在看那出戏。观众不是在嘲笑曹禺先生的剧本,而是在笑那出戏。所以观众发笑,可能观众有问题,还可能是戏出了问题。
也不是没有发生过这样的事。1989年人艺复排版《雷雨》,高东平演周冲,一句“爸爸,这是不公平的!”引发观众一片哗然,也是之前没有过的。观众有说演员演得不好:周冲本是单纯的,演员却把他演得傻愣傻愣,于是观众笑了;但也知道不能全怪演员,因为周冲这个人的个性本来就比较难拿捏,年龄又小——在戏剧舞台上很难找到17岁年龄相仿的演员,只能用大人演小孩,所以化妆再像,演出来也难免有“装傻”之相。这样看,观众的反应是诚实的——观众笑,不代表对演员、对戏的不尊重。
杨立新在微博中说观众是“随着剧情和人物关系的暴露”发笑的。为什么这些情节不让以前的观众发笑?为什么现在的人、特别是当晚的公益场学生就笑得那么猛?这要回到《雷雨》的情节和《雷雨》本身。
《雷雨》这部戏描述了大家庭两代人之间的恩怨情仇,乱伦和巧合让结局走向悲剧;而这悲剧又遵循着“三一律”,人物、台词无不环环相扣,用娴熟的戏剧技巧编织在一起。中国戏剧出现这样一部作品,在当时可谓难得——《雷雨》凭借着故事的工整、文学的精妙成为了中国戏剧经典的开山之作,也标志着中国现代戏剧的成熟。但是这样一部凭借戏剧完成度之高成为经典的“成熟之作”,到现在,是否还代表着戏剧乃至“剧情”的“最高水平”呢?《雷雨》之中的戏剧手法,已经被大多数编剧借鉴、发展和应用到新的戏剧乃至影视作品的创作中,并被观众广为接受。而上世纪50年代夏淳排《雷雨》,是严格按照现实主义的导演风格,没有对曹禺的剧本进行一分一毫的修改与再创作(排除个别复排版本删去开幕和尾声的情形);演员排演过程中进行的人物小传等创作,也是紧紧围绕曹禺的剧本剧情。因此,这一版《雷雨》的戏是一部独以剧情取胜的作品。
可是,这样的剧情,以及叙事的编剧技法,在今天“多屏联播”的媒体环境中,却并不罕见了。在视频网站上欣赏各国影视剧的年轻观众,早已习惯情节更紧密复杂的美剧,对感官刺激的渴求变得更高,光有“乱伦”这样已被用烂了的“狗血”剧情,即使文学层面再精妙,观众也很难对剧情“叹为观止”了。
杨立新把原因指向“公益场”,笑声到底跟公益场有没有关系?我想还是有的,关联之处在于:公益场把观众应有的笑声放大了——以前的观众可能还因为你是大演员对你的表演不敢发表异见,但现在的年轻学生,不再畏惧“权威”,从小生活在多媒体时代,有无限的获取信息的手段和能力,能够捕捉各方面的观点,形成自己的判断,面对无法将观众带入的“输入式”戏剧,不会被动接受,而是会走神、会吐槽、会发笑。常规场有很多怀旧的成人,或者想笑又顾忌面子的青年,到了学生这里可不管你这一套了。
新时代的观众构成了新的观演关系。能否让观众“在场”,就要看创作者的水平了。彼得·布鲁克说,戏剧应当是活在当下的,应当随着时间、地点和观众不断变化,一旦观众变了,就需要根据新的观演关系对戏剧做出调整,只有这样才能构成“活的戏剧”。当观众对剧情已经烂熟于心,导演和演员就都不能指望着用剧情来吸引观众了。观众走到剧场看经典作品,看的不是上世纪30年代曹禺讲的故事,而是为了看当下人艺排的这出《雷雨》。而经典之所以能成为经典,是因为他们所表现的感情不局限于时代,能够被人们反复解读,而每代人都能够用自己的视角阐释出新的东西。好的戏剧,经典的戏剧,一定是让观众“心灵在场”,即使演的是别人的故事,也能让观众代入,让观众在戏中看到自己。
北京人艺自从1954年夏淳排了第一版《雷雨》,到1979年开始不断复排,就从来没有变过;虽然演员们换了一批又一批,却一直遵循着现实主义的传统,不断地还原初版(除了“文革”期间有一个以鲁大海为中心的版本,但很少有提及)。60年来,人艺的《雷雨》从未改变过。造成的结果是,观众的年龄逐渐老龄化,年轻的新观众越来越少,现在,学生场已经哗然。我们认可《雷雨》的经典地位,认可艺术家们的付出,但并不意味着让它就此成为戏剧博物馆里“僵死”的“展品”;北京人艺之所以有今天的地位,是因为它在历史上曾经创造出了有地位有影响的戏剧,而今天,考验它的,是人艺能否让自己创造出的经典戏剧的生命一直延续——这是对自身历史的担当。
多媒体时代,是对这一担当的更大考验。因为不仅是戏剧,文化领域中的每一个层面,都被它冲击着。戏剧创作者、剧院管理者乃至演出市场的运营者,能否守住“剧场”这一原始的戏剧空间,要看能否在这空间中打造最好、最有当下意义的观众体验——这里说的“体验”,并非迎合观众的“品位”。有深度有内涵的演出,哪怕曲高和寡,哪怕引发争议,只要是“好的体验”,都不会被观众“嘲笑”。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