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下旬的“南国书香节”“上海书展”上,一系列新书签售会令卢思浩、张皓宸、沈煜伦、苑子文、苑子豪等作者受到关注。据媒体报道,他们的新书《离开前请叫醒我》《我与世界只差一个你》《爱是一种微妙的滋养》《我们都一样,年轻又彷徨》等,不仅签售销量过万、到场粉丝数千,而且在当当、京东等网络售书平台上也名列畅销书榜前十。其中除了沈煜伦,其他几位作者都是90后。
细细察之,这些作者还有许多共同之处,比如他们都是“偶像作者”、网络红人,颜值高、粉丝众;他们的作品多写身边琐事、成长点滴、旅行经历、出国见闻等,冠以励志、分享等标签;大略浏览网络上的读者反馈发现,这些作品几乎没有留下令人喜爱的人物或印象深刻的情节,粉丝追捧的多是“这个世界上没有不带伤的人,真正能治愈自己的,只有自己”“所有问问题的人,他们心里其实都有了自己的答案”这类“心灵鸡汤”;作者在谈及自己的书时,无不认为“我在做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我要写一本实实在在的文学作品”。
微博等自媒体的流行,令记录和写作的界限不再分明,记录文字和文学作品的区别是否也不必细究?笔者以为,从作者角度来看,这些作品虽冠以“身边”“生活”之名,给人一种“接地气”的错觉,实则是作者自我为中心的微博式记录;从读者角度来看,所谓的“励志”“分享”,本质上是物质刺激,作者以自身各种优越条件,比如旅行、出国、恋爱甚至颜值,向读者展示一幅颇为遥远的图景,给读者带来物质富足的安全感,而不是精神世界的充盈感。由于书中内容缺乏理性思考和文学提炼,作者很难把所见所闻的人和事带到读者身边,更难产生启发和共鸣,这些文字不具有文学作品应具备的公共性和普遍意义,读者接受、欢迎这类书,就和他们喜欢读“玛丽苏小说”一样,吸引他们的不是亲切感,而是陌生感,不是“接地气”,而恰恰是“不现实”。
至此,我们已经见出这群作者和读者在对“文学”的指涉上,与传统的巨大偏离。如果说以“新概念”群体为代表的被称为“断裂的一代”的80后作者,与传统文学存在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那么本文开头所述群体的写作,几乎已是不系之舟、无根之水。80后作者在自我表达时选择小说,而他们选择微博式记录,就是这种巨大偏离的明证。
有目共睹的是,即使“断裂的一代”,在其作品中也不难找到传统文学的根脉。比如韩寒杂文中的话语方式,就是他喜爱、模仿钱钟书并融入自我个性的结果。即使网络文学“大神”,也难以斩断与传统文学间的千丝万缕。比如一位学者透露,在一次网络作家班的授课中,问及是否读过《平凡的世界》,超过一半的网络作者回答是肯定的。如果说那些读过传统文学的网络文学作者,尤其是他们中的佼佼者,还有可能将传统文学的精神滋养潜移默化地传达给读者,那么这些刷着微博,写着微博式记录的作者,还能传达给读者什么,就十分令人担忧了。
一位网络文学作者曾向笔者表示,每当粉丝向他询问该读什么书的时候,他都会推荐传统文学作品,而不是网络文学作品。也许每一代作者都有自己心目中的文学,但每一代作者也有共同的使命,就是告诉后来者,他们共同的来处在哪里。其中影响力越大者,责任越大。笔者并不认为传统文学、 80后文学、网络文学和“微博式记录文学”等种种写作行为有对错之分,只不过, 80后的作品90后在读, 90后的作品,读者则更为年少,如果我们从传统文学中获得过并仍享受着滋养,就应以这丰厚的精神储备为后来者备好行囊,以期他们的路走得更宽、更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