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全国第十一届书法篆刻作品展览入展名单正式揭晓,我市朱国平、徐勇、郭志荣、周裕评作品入展,较上届入展人数增加一倍,充分展示了常州书法的实力和水平。“全国书法篆刻作品展览”是我国书法界四年一届最高规格的综合性展览,被誉为书法界的“奥林匹克”。常州在继第五届中国书法“兰亭奖”中取得佳绩后,再获佳音。
朱国平,江苏溧阳人,1970年出生,现为溧阳市文化馆副馆长,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书法作品曾入展第一、二、五届中国书法兰亭奖(书法专业最高奖),连续获第八、九、十届“江苏省五星工程奖”金奖,获全国第三届青年书法作品展三等奖、中国首届书坛百强榜“十佳”作品等,20余次入展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国家级“权威”展览,书法作品为全国各大博物馆、美术馆收藏。先后被评为溧阳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中共常州市委宣传部首批“六个一批”人才,常州市中青年专业技术拔尖人才,江苏省“五个一批”人才。出版了《当代江苏青年书法家•朱国平卷》和《朱国平书法作品集》。
朱国平 行草书《宣和书谱选抄》局部
朱国平 行书《舒元舆长安雪下望月记》
余崇尚自然,敬畏传统,倾心二王一脉已二十余载。书道跋涉,渐识老庄之艺术精神即中国之艺术精神。故知:欲得书道,必先精于“技”尔后方能进乎“道”。古贤书家观公孙大娘舞剑、夏云奇变、担夫争道、锥画沙、屋漏痕之象而悟笔法,余亦自“鸡啄米”得“快而准”之“自家法”。
“书者,散也。欲书先散怀抱,任情恣性,然后书之。”蔡邕此言道出创作之前心境须“闲”须“散”。故余常奉东坡先生“无意于佳”为创作圭臬,以自然流露、抒情达性为书写主旨,追求文人之书卷气,此中倘若能“五合交臻”即可至“乃佳尔”之境,此即余之创作观也。
书为心画,意由象生,境随情迁。余以为技道之别在于内工外修,前期功夫在字内,求一技之精湛,后期功夫在字外,求书道之义理。果若此,技道双进矣。
徐勇,男,1970年8月生,江苏武进人。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常州市武进书画院特聘创作员。作品曾获第三届“齐白石奖”全国展优秀奖(最高奖),入展全国“第十一届书法篆刻作品展”、全国“第三届行草书展”、“瘗鹤铭奖”、 “孔子艺术奖”、“百里杜鹃”、“中华龙文化”、“妈祖杯”全国展等,作品被多家博物馆收藏,多次和国外同道举行书法交流展。于2010年创办了问道书院。
徐勇 行草书《茶经》
徐勇 行草书《茶经》局部
中国书法博大精深,它是中国特有的文化艺术瑰宝。简言之,书法不等同于写字,它是线条与空间的艺术。它的核心是线条与线条之间的空间带给人们的视觉感受。孙过庭《书谱》云:达其情性,形其哀乐。书法是个人情性的流露,每个点画和线条都是有生命力的,整幅作品都表达了作者当时的心境,如古代的三大行书,他们在创作时,通过笔墨的释放,作者的喜怒哀乐跃然于纸上。这是我对书法的理解。在此想与同道分享的是,创作参赛作品力求形式新颖、字形高古、书写性强、无设计之痕迹。功在平时,尽情展现所书所学。
郭志荣,男,江苏常州人,1956年生,现为江苏省书法家协会会员,作品曾入选江苏古迹名胜篆刻展、江苏省第九届书法篆刻新人展,行书“启功丛稿三则”入选全国第十一届书法篆刻展。
郭志荣 行书杜甫《秋兴八首》诗三首
郭志荣 行书秋兴八首
入国展,自是一种荣誉,但我更觉得是对近几年来自己潜心研习的一种肯定。虽然爱好书法已久,1983年就加入了常州市书协,80年代中期,也有篆刻作品入选省展。但大多时间是忙着养家糊口,对书法的研习越来越少,逐渐荒废。真正重拾旧好,也只是近几年的事。退居二线后,开始有大把的时间回归自己的所好,以敬畏之心,从初学开始,临帖、临帖、还是临帖,浸染于前贤的书海里,真正尝到了废纸三千的滋味。回望这段历程,虽然孤寂,但也乐在其中。能够入国展,增添了我在这条道路上继续前行的动力。
周裕评,男,1974年10生,常州溧阳人,现为溧阳市运输管理处运管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书法作品多次在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全国性展览中入展和获奖。曾获第七届全国书法篆刻新人新作展、首届“孙过庭奖”全国行草书法大展优秀作品奖,入展第十一届全国书法篆刻作品展、“孔子艺术奖”全国书法作品展、第三届“四堂杯”全国书法作品展、全国“铁人杯”书法作品展、首届“云峰奖”全国书法作品展等。
周裕评 草书陶弘景《答谢中书书》局部
我对草书是情有独钟的,近年来全国展投稿和获奖的也大都是草书。创作是厚积薄发的过程,在字法和草法上必须严谨以待,同时要有放松的状态,不能有太多的束缚;保证线条的质量,使作品得以支撑;以作品的节奏、开合、疏密、虚实等关系的对比作为发挥空间,把自己的创作主旨突显出来,努力实现自己对作品艺术效果的预期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