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寨笙歌 刘大为
“中国当代艺术和当代中国艺术,这两个概念都是存在的,不能回避,两者之间谁包含谁,都是可以讨论的。”中国国家画院院长杨晓阳此言正是对日前在中国美术馆展出的“写意中国” 2015中国国家画院年展主旨“大美为真”的注解。
千人一面与一人一品
2015年年底举办的2015中国国家画院年展,展出了包括国画、书法篆刻、油画、版画、雕塑、公共艺术在内的700余件作品,杨晓阳认为,“西方艺术曾经以真为美,中国艺术以美为真,这两个线索来源不一样,各有各的范围、各有各的内涵,外延也不尽相同,最后不见得是殊途同归,可能追求的目标就不一样,中国国家画院在建设的过程中,以‘大美为真’为院训,对于中国当代艺术和当代中国艺术都关注、容纳,庄子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正所谓大美为真,就是要有容乃大。
正值中国国家画院建院35周年之际,“写意中国2015中国国家画院年展”以“大美为真”为宗旨,强调“一人一品”,其目的在于以每位艺术家独特的思维方式和语言形式,表现中国人的当代精神追求。此次展出的作品大部分为艺术家们年度创作的最新成果,突出学术性、创新性,其中不乏创意之作,如黄永玉的《儒林外史之外》、刘大为的《苗寨笙歌》、刘勃舒的《奔马》等。“刘文西的《苹果之乡》,生活气息和人物形象相得益彰,体现了陕北民风民俗的结合,并且很好地借鉴了唐代墓室壁画的方法,将写意人物画和唐代壁画有机结合,这幅画之所以让我感到有新意,就是画家在写实造型和传统笔墨的结合上有了新的突破。”中国美协理论委员会副主任尚辉表示。
清华大学教授余辉说:“以往展览,包括地方的展览,千人一面比较多。这次的展览,确实是风格距离拉开得比较大,最大的是山水画的风格距离。我们强调写意,是写胸中意气。对于抄袭、模仿,包括重复自己、抄袭别人,都没有创新。”杨晓阳认为,“不强调一人一品,中国可能千人一面,千城一面,大到中国的城市建设小到日常用品。目前铺天盖地的各种展览,看起来一片繁荣景象,其实有大量的作品是重复的,甚至是临摹的、抄袭的。对这个问题我们要有深入的认识,临摹平庸、机械化复制,严格意义上讲,是一种剽窃,我认为可以用一个最狠的词来形容就是道德败坏,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只是重复别人,知名画家重复自己,中国美术走向高峰是不可能的。我们毕竟不是毕加索、齐白石,一味地重复自己有意义吗?”
写意中国,没有明晰的路向将会盲目
此次展览是中国国家画院“写意中国”系列的第五届展览,在前几届展览的基础上有所延续、拓展并加以创新,提出了现代写意观。近年来,中国国家画院经过深入研究并结合创作实践,着力打造“写意中国”这一重要品牌,杨晓阳介绍说:“写意,意为抒写心意,抒发内心情怀,它是中国传统造型艺术的核心精神和价值标准。写意,既是一种观念,又是一种方法;既是一个过程,又是一个体系;既是一种功夫,更是一种境界。在中华民族所有的艺术形式中都有充分的体现,全世界范围内优秀的艺术无不充满着写意精神。”尚辉认为,探讨与认知写意中国,要将这个重要的命题放在目前被写实化、被现代化、被西方化,乃至被当代化之后的背景下再思考,如果没有明确的思考、明晰的路向,我们艺术创作的实践可能是盲目的。
美术评论家王镛认为,中国国家画院提出现代写意观本身就是东西方现代艺术相互影响产生的,自19世纪以来,后印象派不重客体,只认主观。而文人画意在抒发的不求形似,与不追客体只认主观在精神上是类似的。齐白石的大写意花卉本身就是中国现代艺术的尝试,而且是成功的尝试,所以文人画理论是中国现代理论的萌芽。西方现代艺术从传统向现代思想转变的关键就是不重客体,专认主观,用我们现在的话说,强化个性,要表现内在的情感。毕加索也说,我不是模仿自然,而是面对自然利用自然。这些西方艺术家都在强调表现内在的情感,内在的情感这种因素是决定艺术作品深刻与否的关键所在。而且这种情感表现就相当于中国文人画,归纳起来现代艺术有两个特征——一是简化形式,二是强化个性,而这与一人一品是一个审美意向。
接地气,才会有新意
“本届展览让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国画,作品最多,成就最高,人物画尤甚,尤其一些大家的作品展现出一种宝刀未老的感觉,创作方法形式方面颇具新意。代大权的《红霞面店》《绘事后素》是具有悲剧感的题材,生活气息非常浓厚。”清华大学教授陈池瑜对本届展览评价很高,并指出其中有不少作品均为艺术家深入生活的新作。
艺术来源于生活,来源于人民。最近几年,中国国家画院组织了各种形式的考察研究、采风写生,评论家刘曦林说:“很多作品从两个阶段方面演化,一个是土地人民生活,接地气,另外就是丝路写生非常好,过去都是蜻蜓点水、走马观花,这次中国国家画院组织的丝绸之路写生规模很大,也很深入。”此次展出的作品,像梁占岩的作品,并不完全是写实的人物形象,他的笔墨富有意味,和表现中国乡土的民俗形象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而刘大为的《苗寨笙歌》就是在丝绸之路上的写生创作,刘大为说,“苗岭山寨是黔东南的一个山寨,当地的特色芦笙交响乐,小到一个手掌大的芦笙,大到一个一丈多高的芦笙,形成了中国独有的芦笙交响乐,充满乡土气息。”
《中国美术报》执行主编王平则评价这次展览,“从这次展览中,我们看到很多艺术家关注生活,很多作品从精神层面关注时代。从创作的思维和语言上来讲,这次参展作品人物画明显突出,很有新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