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氏漆线雕齐天大圣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深刻指出:“文艺批评是文艺创作的一面镜子、一剂良药,是引导创作、多出精品、提高审美、引领风尚的重要力量。”“文艺批评褒贬甄别功能弱化,缺乏战斗力、说服力,不利于文艺健康发展。”
民间文化是由广大人民群众创造并以口耳相传的形式流传下来的文化,是精英文化的母体。20世纪以来,民间文化渐受重视,开始登堂入室,近年来随着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的大力推进,更成为社会的热词。俗语说:“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在民间文化被热炒的同时,我们要清醒地意识到背后的危机,拿起批评的武器,分清良莠、褒优贬劣,通过批评,发现问题、认定问题、解决问题,达到向上向善、引导品味、净化记忆的目的。
其一,批评是区分民间文化精华与糟粕的必由之路,而分清精华与糟粕是开展民间文化保护工作的前提。
文化难免良莠杂陈,在历史上,由于价值观的不同和时代的影响,文化有精华有糟粕,民间文化也是如此。只有通过批评,才能分清民间文化中的精华与糟粕。毛泽东同志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中国的长期封建社会中,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清理古代文化的发展过程,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是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但是决不能无批判地兼收并蓄。”民间文化,不论是民间文学、民间表演艺术、民间美术还是民俗,都有其自发性的特点,即为了消遣、娱乐,随心创发,率性修改,有其质朴和不成熟的一面,民间文学中亦有粗鄙的内容,需要甄别、评论、批判、扬弃。随着各级政府对民间文化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一批又一批民间文化成果被发掘出来,并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保护起来,传承下去。据统计,自2011年国家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以来,至今已有1372个项目入选国家级非遗名录, 11042个项目入选省级非遗名录。可在有些地方,出于对民间文化的热爱,出现了对民间文化不分良莠,一律加以保护、传承、弘扬的现象,甚至把一些陈旧的、过时的、伪造的、被人们唾弃的东西当做宝贝供奉起来;个别地方,在利益驱动下,“打造”伪民俗、伪遗产,造成文化的“转基因”。事实一再提醒我们,不分清精华与糟粕,不正本清源,就无法真正有效地传承民间文化。
作为中国优秀民间文化的继承人、传承者,我们对“民间文化”可以满怀热情、充满感情,但在评判时,更要理性、客观。“民间文化”的概念重在时代性、当下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两个不完全等同的概念,不是所有的“民间文化”都可以称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文化”与“精英文化”对应,“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物质文化遗产”对应。把“民间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简单等同,既混淆了这两个概念的不同内涵,也掩盖了民间文化的“非遗产”的一面。
其二,民间文化只有通过批评,才能形成正确的传承导向。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面对全球化、市场化的猛烈冲击,如何处理好传承与发展、创新的关系,是民间文艺界需要认真思考、谨慎对待的重大课题。根据这些年来深入民间、深入田野的经验,我认为如今对民间文化的保护有三种类型。一是原样继承,先考虑如何表演、创作,再考虑市场。不论是表演艺术还是手工技艺,这方面都有成功的经验。二是全盘改造,原来的技艺基本抛弃,先考虑市场再去表演、创作。这是在生存的压力下的无奈选择,也是最受人们诟病的“传承”方式。三是保住核心技艺,不能走样;改变创作题材、表演方式,与时俱进。在这方面,也有不少成功的案例,如福建厦门蔡氏漆线雕。它把作为核心技艺的纯手工表现技法和线条的表现艺术保持不变,而在表现形式、坯体材料和题材上加以创新——从写实表现向写意展示,从立体雕塑装饰向平面画面装饰突破,从木材和泥土材料向陶瓷、金属、玻璃和漆器坯体延伸等等。既获得了政府、社会和市场的认可,也得到专家学者的赞许。在民间文化领域,哪些是核心技艺必须传承,要继承什么、抛弃什么、创新什么,都离不开专家、同行和市场的批评。
这些年来,民间文化领域不是没有批评,但总体上呈现出研究性成果多、评价性成果少;专家批评、媒体批评较多,同行批评、群众批评较少;批评缺乏学术性指导的状态。由于缺少评论,没有形成正确的传承导向,不少民间文化尤其是民间艺术异化甚至衰落。其中,有艺术品质的异化,更有题材内容由深刻走向肤浅、由想象走向抄袭、由个性趋向共性的状况。这些都是亟待改变的问题。优秀民间文化作为广大人民群众千百年传承下来的财富,只有通过批评、甄别,才能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发挥出它应有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