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艺视界 >> 内容
戏曲艺术,传技艺更要传精神

发布日期:2016-05-20  来源:光明网 作者:黄暾炜  浏览次数:
 

  近日,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梅葆玖、李世济相继辞世,社会各界人士缅怀。斯人已逝,是戏曲界的一大损失。但痛定之后,如何更好地为戏曲传承发展尽心尽责,培养更多戏曲新人,值得思考。

戏曲艺术传承,谁来“传”

  当今,戏曲的传人已不多,名家更是凤毛麟角。梅葆玖、李世济先生辞世,京剧名家又少了两个,但我们希望新人辈出;昆剧名家蔡正仁等老先生被戏称为“老熊猫”,但我们期盼更多的“小熊猫”。当今的戏曲名家很忙,不但要讲学、演出,更要培养新人,这是名家肩负的社会和艺术责任。谈到戏曲的现状,老艺术家们曾多次大声疾呼,希望政府和社会给予更多政策和资金上的支持,社会大众更多关心戏曲艺术。一定时期,这些呼吁确实起到一定作用,但更起作用的应该是戏曲人的自我奋斗。

  作为老艺术家,他们对于戏曲传承的最大贡献是在剧目、技艺的传承和人才的培养上。戏曲的传承,其关键字之一是“传”,由谁“传”?如果没人来传艺,经典如何继续?所以,有责任心的戏曲艺术家不是把戏曲的传承停留在口头上,而是体现在行动上;他们不是把戏曲传承的责任简单地抛给他人与社会,而是自己主动承担。对于戏曲院团的演员来说,其表演愿望比较迫切,但传承积极性不高,一些有远见的院团管理者在践行戏曲传承计划的同时,如果能把戏曲传承作为院团责任则值得我们尊敬。

  关于老艺术家的称谓,我们不可回避的是艺术家前面的这个“老”字,“老”的内涵是德高望重,技艺精湛,也是年事已高,精力有限。所以,戏曲“传”者的主力应该是中老年的艺术从业者,甚至是中青年从业者,他们不但活跃在舞台上,更奉献于三尺讲台,化作春泥育新苗。若要后继者成为优秀的传艺人,对他们的培养就尤为重要,如今国家艺术基金资助各地举办的戏曲流派班,吸纳各院团的青年演员参与学习就很有意义,但他们学成之后应该有责任“演”和“传”,不仅要在大剧场演出,还要下基层到乡下去演;不仅在艺术院校传艺,还要到普通的大中小学甚至是社区、街道与农村传艺。

  戏曲艺术传承,谁来“承”

  戏曲艺术的传承,第二个关键字就是“承”。这个“承”,不是简单被动的承受,而是承前启后,继承发扬。2015年,上海戏剧学院戏曲学院昆曲表演班学生毕业,他们是大学与中专、学校与院团联合培养的昆班学生,中专6年,大学4年,经过了10年贯通的培养。当年中专招生时,在全国范围内就有4000余名应考者,最后录取了60名学生,报考人数与录取比例是671。正因为能够择优录取,大学与中专贯通,名家传承,学生十分优秀,该班毕业后整体进入上海昆剧团,担起昆曲传承的重任。如果我们的戏曲学习者都是报考其他艺术门类的失败者,或是文化成绩不理想才选择读戏曲院校的捷径者,那么,老艺术家们传的艺,他们能否承接下去呢?答案应该是否定的。在戏曲演出市场相对萎缩、戏曲院团经济效益一般的情况下,投身戏曲事业的后来者,需要热情、事业心和使命感。为了戏曲事业的发展,我们需要具有优秀艺术素养的人来学习戏曲,在他们投身于戏曲事业传承、发展的过程中,我们要给予热情的鼓励。

  当然,戏曲艺术的传承与发展,不仅要有专注的从业者,也要有广泛的爱好者;不但要有会戏曲者,也要有懂戏者和看戏者。戏曲艺术的承接者,不仅仅是戏曲院校的学生,还应该是所有对戏曲艺术有兴趣的人,不论年龄大小,不论职业身份。他们是戏曲发展的基石,有了基石,才有塔尖。然而,现在戏曲在街道、社区的普及率相对较低,部分中小学的戏曲兴趣课、兴趣班也因缺乏好的师资而难有成效。如何破解这一难题,需要专业戏曲院校、师范类院校和戏曲院团共同努力,培养懂戏曲、会教学的戏曲教师应是戏曲传承的关键。

  戏曲艺术传承,传承什么

  戏曲艺术传承,有人传艺,有人学艺,这是很好的事情,但还不够,我们还要看“传”和“承”的究竟是什么。传承剧目要看剧目的价值,传承技艺要看技艺的内涵。在戏曲观众日渐小众的当前,我们更需要有精品意识和普及意识。在传艺者日渐高龄、学艺者日渐稀少的情况下,我们需要传承优秀的剧目,需要艺术家传授拿手的技艺。如果没有这种意识,剧目不选择,滥竽充数,再加上技艺本就不多,还要留一手,这样戏曲就真的岌岌可危了。

  戏曲传承不应只是单个剧目与技艺的传承,更应是整个戏曲艺术的传承和艺术精神的传承。为此,要学习先辈艺术家的精神,打破剧种的限制。剧种与剧种之间应相互学习,京昆可以互学,京剧与河北梆子可以相互借鉴,而不是老死不相往来,各干各的;还要突破行当的限制,如大学生可以跨行学习,文武之间也可以互通有无;既要学流派又要突破流派的限制,梅尚程荀各具特色,亦可根据学生的自身条件取长补短。

  传统的戏曲表演教学,其剧目教学十分重要,像京剧的剧目多有流派特色,故剧目教学其流派特色明显,既传戏又传技。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与戏曲表演元素训练相结合,甚至可以分析总结出各流派甚至各剧目的表演元素特色,从而引导学生进行系统学习。剧目教学是戏曲专业院校高年级学生的重要课程,但对于专业院校的初学者或普通学校的学习者而言,戏曲表演元素学习与训练尤其重要,这样有利于明确教学的阶段性目标并考核其教学成果。同时,戏曲表演的精华在剧目中有所体现,但其相关表演元素中亦有诸多精华,这些精华散落一地,捡起来亦是熠熠生辉。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收藏 挑错 推荐 打印
 
热点内容
·常州市书法家协会
·常州市音乐家协会
·常州市摄影家协会
·常州市作家协会
·常州市美术家协会
·2017下半年江苏省文联书画考级、中国美
·常州市工艺美术家协会
·常州市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华音杯”
·常州市舞蹈家协会
·常州市戏剧家协会
主办单位:常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地址:常州市延陵西路23号投资广场六楼   网站地图
联系电话:0519-86679987   传真号码:0519-86679986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网站标识码:3204000082  苏ICP备0500361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