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安娘》剧照
《 卧云岭》剧照
《烧车御史》剧照
《校长爸爸》剧照
呼唤至情表现大爱
——观现代琼剧《定安娘》
谢成驹
正如王国维说的“以歌舞演故事”,地方戏曲总的来说,就是通过本地民间的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形式来表现,或者说是叙述一个故事。既然是表现,自然要为无具象的如感情、心灵等寻找一种能感人肺腑的、动人心魄的外观来。
海南省定安县琼剧团演出的现代琼剧《定安娘》,讲述的是镇敬老院院长莫广珍,始终按一名共产党员的要求,在敬老院岗位上以善良的个性、平和的心态、执着的精神,默默奉献她的人生。30年来,面对着100多位孤寡老人与弃婴,逢年过节,是回家与家人共享天伦之乐,还是顾及敬老院这个大家?是在家中照顾自己的小孙子与老人,还是去照料那些孤老弃婴?面对60多岁,因3个女儿都不认爹而导致其性情大变,每说一句话都尖酸刻薄、火药味十足的李阿公,是选择放弃还是坚守到底?此剧在抽丝剥茧的情节发展中,让人们从莫广珍身上感受到了一名普通共产党员对党、对人民敞亮又善良的情怀。
表现是过程。在过程的展示中,我们看到:主人公莫广珍在李阿公那近似谩骂的侮辱中忍辱负重,耐心地伺候老人,而且还找到李阿公的3个女儿,劝说她们到敬老院看望父亲,最终解开了李阿公的心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那平凡而精彩的人生无不显示着她的人格魅力;当台风毫不留情地肆虐在琼州大地,为了及时给敬老院的病重孤寡取回药品,她顶着狂风暴雨赶回敬老院,最终因体力不支而晕倒在地,那只为别人着想而不顾个人安危的大无畏精神无不在传承着一名共产党员“毫不利己、专门为人”的优良传统;除夕之夜,哪一家哪一户不是老老少少团聚在一起,过个红红火火、开开心心的大年?可莫广珍只是抽空回家看望一下家人,做个简单的安排,就匆匆赶回敬老院。她心里惦记着的是无论如何也要让敬老院里的孤寡老人和残弃婴儿,也能像寻常人家一样过上一个热热闹闹的年。这种舍小家而顾大家的举动,在传递满满的情、浓浓的爱的同时,也完成了道德价值的评判。
在“共筑中国梦”的召唤下,该剧以一种平实浅显的、通俗易懂的故事呼唤至情、呼唤高尚,崇尚道德、崇尚文明,表现出了大爱,这无疑是“中国梦”的真正品格与意义所在。传播正能量,大爱塑人生。这出《定安娘》向人们讲述的不正是这一点吗?
(作者系海南省琼剧院国家一级编剧)
巾帼不让须眉的奋斗乐章
——看河北梆子现代戏《卧云岭》
余洪斌
河北省隆化县隆盛河北梆子剧团演出的河北梆子现代戏《卧云岭》是戏剧舞台上刻画时代新人艺术典型的又一成功实践。此剧生动再现了塞北山区卧云岭村新农村建设壮丽的画卷,是一部体现当下众多戏剧艺术工作者艺术追求和美学理想的标志性剧作。在纷扰的今天,穿透和把握时代与人物的关系,用轻快流畅的戏剧笔法塑造现实农村有血有肉的时代新人形象,正是戏剧舞台翘首期盼的。
《卧云岭》用鲜活生动的戏剧场景,以明快流畅的节奏和语言,在扣人心弦的情节流动的同时,塑造了时代新农村文艺舞台上的崭新女性形象,演绎出一曲新时代巾帼不让须眉的奋斗致富的壮丽乐章。
《卧云岭》讲述了聪慧、泼辣、爽直、倔强的中年妇女芳华,挑战因循守旧的思想,大胆承包山场造林,成就一番事业的故事。故事反映了新时期人们追求幸福生活的过程与生存状态,也传递出接受了时代精神吹拂和现代文明熏陶的新式农民的精神世界和情感状态,让观众在鲜明的艺术感染下,体味到了农民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所发生的质的新变,塑造出一位可亲可敬的新时代女性。
作者在创作中,始终把艺术的目光聚焦在芳华身上,把她当做一个充满理想和追求的极为个性化的典型来描写、刻画、表现、展示。芳华处处显示出特立独行、敢于担当的创新品质。在这独特的人物个性中,作者融观念于性格,寓人性于人物,赋予芳华以中国妇女乐观、自信的品格以及极具女性色彩的人格魅力,透视出新时代农村妇女的求知、求进、自主、自立的精神世界,从而塑造出了一个既争胜好强,凡事不甘示弱、不落人后,特立独行、敢做敢当,又充满着女性内在的情感的新时期巾帼英雄形象。
与以往农村女性形象不同的是,芳华也有普通妇女的脆弱和矛盾。作者注重传达新时代农民的情感和现实气息,将情感与时代精神化入戏里,在总体把握上从容、细腻,舒展自如,对人物性格刻画和感情表达十分到位,显出了作者精雕细刻的戏剧艺术功力。尤其是芳华在承包山岭后,丈夫和女儿先后离去,是去是留,这种矛盾使芳华的艺术形象更为鲜明。加上现代的艺术表现手法、凝练的舞台呈现,该剧具有了强烈的艺术冲击力和感染力。
河北梆子的历史是一部不断融合发展的创新史,《卧云岭》无疑在创新的路上,以其独有的艺术特色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永葆艺术的创新度,才能不断调动新老观众的欣赏情绪,留住老观众,赢得新观众。
(作者系河北省承德市艺术研究所所长、国家一级编剧)
拼的是发现地方文化资源的眼睛
——评湘剧《烧车御史》
陈为
湖南省涟源市湘剧保护传承中心演出的湘剧《烧车御史》是典型的利用地方文化资源创作的剧目。该剧取材于湖南涟源地方文化名人谢振定其人其事,即《清史稿·人物列传》第109卷中数十字的记载:“……巡视东城,有乘违制车骋於衢者,执而讯之,则和珅妾弟也,语不逊,振定命痛笞之,遂焚其车。曰:‘此车岂堪宰相坐耶?……’”
可供戏剧创作挖掘的题材是浩瀚的,如何选取、提炼,使之升华,使之契合时代,为人们所喜闻乐见,考量的是创作者的功力,无涉资源的众寡。地方文化资源有其独特性,但不具有垄断性,不限于某个剧种使用,湘剧可以用,其他剧种也可以用。而且,它还可以多级放大,譬如“烧车御史”素材,是涟源的地方文化资源,同时也是娄底的,是湖南的。地方文化资源摆在那儿,可以利用它的创作主体不在少数,拼的是那双发现的眼睛。同时,地方文化资源还有相当部分是具有流动性,或是可移植的。譬如“烧车御史”素材,谢振定是湖南涟源人,但其烧车之事发生在京城,如此,它就是京湘两地共有的资源。
我们看到,湘剧《烧车御史》的创作者与大众的情感是相通的。创作者没有刻意兜售丝毫的西方哲学。谢振定追捕肇事者时,发现是一品官车丝毫不退缩,确认是和珅小舅子张豹,不仅未网开一面,反而装聋作哑,当冒认官亲处理,令随从掌嘴并送官治罪;面对和珅五姨太这种上层压力,谢振定毫不动摇,恪守着做人做官的原则;当张豹再犯时,谢振定敢于自毁前程怒烧和珅官车。谢振定的这一系列举措,无不是普罗大众的情感所期,是观众心目中的理想官员面对同类情形所应该做出的,观众期待官员做出这样的行动。同时,这种期待是高尚的,创作者这样处理绝不是迎合观众的低级趣味。
试想,如果将谢振定烧和珅官车这一事件作诠释西方某哲学观点处理,它不仅在情感上会打断与观众的互通,产生隔阂,更违背了文艺以情动人的使命,变为干巴巴的说教或蹩脚的解读。
该剧中,不仅仅是正面人物的行动契合观众所盼,更有大众审美的回归,这重点表现在戏谑上。戏谑一直贯穿于我国的戏曲创作,它不只是简单的插科打诨,而是将沉重的话题变得寓教于乐,让人笑着哭,去反思,去深掘。如张豹令家奴驾车在闹市冲撞人群时的那段对话:
众家奴:冲?
张豹:对,豹哥出了事——?
家奴甲:有五姨太担待。
张豹:五姨太出了事——?
家奴乙:有和珅和大人担待。
家奴甲:要是和大人出了事——
张豹:呸!和大人乃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他岂能出事?
家奴乙:对对对,和大人就算有天大的事,到了他那个位子,那都不算事!
(作者系湖南省艺术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传统桂剧成功演绎现代人物
——桂剧现代戏《校长爸爸》印象
罗晓玲
近日,由广西戏剧院创编导演、富川瑶族自治县民族艺术团演出的桂剧现代戏《校长爸爸》引起了强烈反响。用传统桂剧演绎现代人物,不仅在富川是第一次,在整个广西也是鲜有的。《校长爸爸》堪称桂剧艺术演出形式一次有创意的尝试。
编剧对先进人物事迹典型性和代表性的择取,让这部戏剧呈现出单纯厚重、朴实无华的特质。灵活多样的表演形式,又让这出戏血肉丰满,平易近人。剧中以校园中发生的几个典型事例展开,于细节中彰显伟大,于细微处见精神,让人看到了一个鲜活崇高的教育者的形象,让观众在莫振高的无私大爱中,经历一次灵魂的洗礼。
《校长爸爸》的多个场景让人过目不忘。其成功与它的表演形式有着紧密的关联。舞台设计颇具灵动,一张桌子、一个招生牌,就是开学情景的映照;两张上下铺、一个桶、一个脸盆,就是集体校舍的缩影;几级表演平台,可以是大山,也寓意瑶山学子圆梦的阶梯。可以感觉到,编导有意淡化客观环境,用灯光将主体部分凸显出来,使舞台看上去更具层次感,从而展现故事情节与人物情感的变化。整部戏在演出过程中,影随人动,景随人移。不同的场景渲染了不同的氛围,具象而不枯燥,生动而贴近现实,就像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一样,具有一种感同身受的亲和力。
该剧道具运用巧妙。许多普通的物件在剧情发展过程中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如剧中的姑姑让侄女蒙慧辍学,外出打工,从口袋里颤颤巍巍地拿出了一张借据,愤愤地抛在了舞台上。就是这么一个小小的道具,制造出了辍学与上学之间的对峙,在场景中发挥了神奇的作用。它让观众产生了一种沉甸甸的感觉,同时也扣紧了观众的心弦。
传统与时代特征契合的演绎,让我们看到这样的场景:夜深人静,灯光如月光般洒落,穿着民族服装的妹子站在舞台一角,唱着瑶歌。其实,我没听懂她(们)在唱什么,却也知道这是一种渲染气氛的“旁白”。这个“旁白”告诉我,这个故事发生在一个偏远的少数民族地区,带着大山的气息,带着原生态的芬芳。它艺术地为观众呈现出本剧的民俗情状与时代背景,这情景与学生朱晓明唱着RAP而展现的时尚潮流相映成趣。观众从中不仅能感受到青春动感的快乐,还有时空的流转。而学生们的一番现代热舞,再次清晰地定位了时代的坐标,把观众从沉重的情绪中带出,回到轻松愉快的校园气氛中去。这些环节设计,不能不说是一种对审美大众化的迎合,让剧情更贴近生活,让人物形象更容易走入观众的内心。
桂剧《校长爸爸》的成功,在于它有着饱满而真实的事例,有着能够将这些故事演绎得入木三分的艺术形式。它的背后,更有一个锲而不舍的本土艺术家组成的团队。他们带着一份对事迹人物的深深敬仰,对桂剧艺术孜孜不倦、锲而不舍的追求,才磨砺出这部激荡人心的精品力作。
(作者任职于广西富川瑶族自治县党委宣传部,系广西作家协会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