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人的内心还没有形成一种欣赏能力时,苛求没有意义。我们的观众正在学习欣赏,刚刚起步。
前不久,第四届乌镇戏剧节闭幕,而本月,上海国际艺术节也即将结束。随着物质水平提高,艺术与文化节日越来越成为大众的盛世。然而过度商业化,也让一些文化作品过于迎合流行,不再雕琢品质。一边是市场的繁荣,一边是品质的焦虑,面向大众的文学艺术究竟会如何?记者专访了影评人周黎明,听他谈谈看法。
成功的文化节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解放周一:您担任了此前刚刚闭幕的乌镇戏剧节评委,我们就先从戏剧节谈起。您觉得一个小镇的戏剧节,做到在国内有影响力,是因为做对了什么?
周黎明:任何一个文化节,大家举办的时候心里都想做成第一。比如我当过许多A类电影节评委。同样是A类电影节,但A类和A类之间还是有差距的,当一个电影节的江湖地位到不了一定分量,它有没有真正的艺术成就和影响力,跟它是不是A类电影节,两者是两码事。
乌镇戏剧节做到第四届,现在看来是成功的,我觉得它有一个特殊的定位,那就是专业。我参加过我们各地举办的很多电影节,有些花钱多,但效果未必好。第一次来乌镇参加戏剧节时,我以为这里会有铺天盖地的广告,但惊讶的是小镇里一个广告都没有,没有华而不实的东西,把戏剧的事情完全交给戏剧人。
前段时间,大家讨论女排为什么能拿冠军?在我看来,就是把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去做。有的主办方认为,我把明星、圈内大咖请来红毯亮相就行了。但实际上请来的人才是这方面的大拿,为什么不让他们自己发挥自己的特长?如果说乌镇戏剧节短短几年一炮打响能给我们什么启发,我想就是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解放周一:您也参加过许多国际电影节。好的电影节有自己独特的风格,柏林、戛纳、威尼斯三大电影节各有特色。那么,您觉得国内的一些电影节为什么做不出自己的个性?
周黎明:个性对电影节来说太重要了。许多地方一举办电影节,就说要学北京和上海。我说不要学,需要想想自己的特色,为什么不把自己的资源集中在一个点上?然而,结果依然是面面俱到,什么都想要。我说你们无法复制上海电影节,一则上海毕竟做了几十年,有历史经验,再则上海电影节做到今天的地步,也和上海拥有的文化经济资源、上海所处的地理位置等条件有关。如果上海电影节有300个明星来,其他地方就说我们也要请300个明星,这样就成功了吗?能形成真正的影响力吗?这只是表面文章。
解放周一:一个文化节日,在大城市还是小城镇,味道也不同。其实有时候,小城镇更有自己独特的文化魅力。
周黎明:对,戏剧节在北上广和在乌镇有很大不同。北京、上海市场大,剧院场地多。而乌镇场地比较小,除了大剧院,其他都是小剧院,剧目安排就需要结合小镇本身的地点,最终诞生出不同于大城市的文化气质。
同样,著名的圣丹斯电影节就不在好莱坞,而在小镇上。欧洲还有一个电影节,国内可能很少听说,它每年只放映十几部电影,但这十几部电影入围奥斯卡奖的几率非常高,证明它眼光独到。
总之,光是简单拉几个明星走一走秀,那是做不好节庆的。好的文化节,一定要有自己独特的价值和品位。
成熟的观众无法苛求还需培养
解放周一:如今,文化市场越来越活跃。每年城市举办的各种文化活动,人们常常趋之若鹜,排起长队。这一切是出于年轻人对文化的喜爱,还是仅仅为了看明星、凑热闹?您如何判断现在观众的心态?
周黎明:年轻观众还在学习欣赏。不否认其中有凑热闹的成分。比如《盗墓笔记》话剧一出,好多粉丝去看,这是凑热闹,不是冲着艺术价值。但它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可以让原来不看话剧的人知道舞台剧的魅力。现在电影市场已经渐渐普及,但去看舞台剧的人依然不多。那么,借此机会让更多人知道,原来花几倍于电影票的价格看一场戏是值得的。
我被媒体问得最多的问题是:“既然有了影视为什么还要做话剧?”第一次回答时,我不假思索冒出一句话:既然都有可口可乐,干嘛还要红酒?正因为戏剧和影视不一样,不能互相取代。在我心里,影视负责大众娱乐,戏剧负责小众的高端娱乐。
一个作品,真正经得起考验的必定是文学性。或许一部戏可以很热门,但是能长时间留下来,还是因为它的文学性和艺术价值。单纯的热门,热一年大家可能就不感兴趣了。
解放周一:但现在,电影的毛病戏剧同样都沾上了。看脸、刷明星,各种营销手段层出不穷,您不担心削弱戏剧的文学性?
周黎明:我还是比较乐观的。比如开心麻花系列,我觉得挺好,纯娱乐,没有很高的艺术追求,但它对自己的定位很清晰,不认为票房好就是艺术价值高,用心把娱乐做好就行。可能观众看到的第一部戏剧是开心麻花的,第二部是《暗恋桃花源》,一步步进入,慢慢就会喜欢上戏剧。如果观众看到的第一部戏剧就是《如梦之梦》,他们可能直接被吓回去了。
解放周一:您曾经因为批评《小时代》受到大量粉丝的攻击。现在回过头,您怎么看待这件事?
周黎明:当时有不少影评人都认为它是烂片,但只有我和史航两个人冲在前面骂,于是几十万《小时代》的粉丝过来叫板,他们说得最多的就是Youcanyouup(你行你来做),我想那我就试试吧。
于是我就做了一部戏,还专门为《小时代》及其粉丝写了一句台词。戏里面,一个很喜欢《小时代》的电视剧导演说:“《小时代》是很好的影片啊,我就不明白,为什么有些影评人要跳出来挑毛病。”说到这句台词,下面观众哄堂大笑。他们可能并不知道我就是那个影评人,就是觉得很好笑。
有人问我为什么写这句词,我说这个戏就是嘲笑各种各样的人,那就不能光嘲笑别人不嘲笑自己,得先骂自己然后才有资格骂别人,这才是公平的吐槽。
解放周一:所以您对观众并不苛求?
周黎明:我觉得苛求没用。当人的内心还没有形成一种欣赏能力时,苛求没有意义。我们的观众正在学习欣赏,刚刚起步。
有人说现在观众的欣赏能力还不及上世纪50年代,那时候在北京和上海的剧院演出《茶花女》,观众排队买票。但是我们需要注意到,上世纪50年代,社会上同时还有很多文盲,而我们现在已经基本没有文盲。社会结构不一样,不能做局部比较。现在年轻人每天接触很多东西,与那个年代情况不同。
美国18世纪时,莎士比亚的戏剧就已经很普及。有一位美国名演员,一辈子都想演莎士比亚,结果他演基督山伯爵而出名,其实他的内心还是想演莎士比亚。
究竟是通俗点多赚点钱,还是高雅点追求品位?任何时代都会面临这种选择。
有潜力的作品,需要符合内心的声音
解放周一:您是什么时候接触到世界文学?
周黎明:我比较幸运,1978年上大学,正逢改革开放。阅读体验从样板戏一下子到莎士比亚和雨果,我开始知道山有多高。我们排演莎士比亚,阅读大量英美文学和剧本。虽然当时与世界最新的步伐不如现在同步,但偶然传来一部,几乎都是经典。
那时候我住在离北京人艺很近的地方,三天两头跑去看戏。当时很多戏,放到现在也很前卫。
因为出国深造,我没有亲眼见证中国戏剧后来的发展。通过补课了解到,中国戏剧最大的特点是多元化,没有一种风格是标杆。有前卫的先锋戏,也有大众娱乐的戏。大师们的戏各有各的好,但是没法类比,都是他们个人的表达。
这样挺好,中国戏剧的多元胜于中国电影,这种丰富性使年轻人可以从多种风格中汲取营养,百花齐放,而不是只以某一种强势的风格为标杆。
作为文学科班出身,我其实对戏剧更亲切些。因为喜欢,往往人家让我写一个电影剧本,结果我写着写着就变成戏剧。
解放周一:您是内心不愿意写成电影剧本,还是无意识的行为?
周黎明:我不是职业编剧,所以我写剧本时,往往侧重个人表达,希望能写得纯粹一点,一纯粹就容易变成话剧。
我最喜欢的是台词。而拍电影是画面先行,思维有点不一样。最近,我和斯皮尔伯格对话时,我问他,新导演培养视觉想象力是不是很重要?他回答说,要看具体的戏,比如拍《林肯》的时候,他就退在后面,因为台词本身非常精彩,导演的工作就是不要挡着,让台词闪光。
他讲的和我想的是一样的。剧本应该有一类是画面先行,有一类是台词先行。而我自己写的戏,如果有两个好演员,那几乎不需要导演,只要他们念台词,就会精彩。
解放周一:现在也有不少文艺青年热爱电影和戏剧,于是自己拍自己演,您对这些年轻人有什么建议?
周黎明:不完美没关系,年轻人做戏肯定不完美,但有两点很重要:一是你想要说的东西,二是表达的能力,两者至少具备其一。比如说你有很强的表达欲,但能力欠佳,作品尽管粗糙,至少灵光一闪,没关系,可以打磨。
另一种情况是,你的基本功很好,一个平庸话题,你用很强的表达能力完成得很好。现在许多人模仿贾樟柯,但基本功都没有,表面看好像学到了,其实内在是空洞的。
我觉得有一个标准放诸四海而皆准:无论实验也好、愤怒也罢,必须符合你的内心,必须是你真正想做的。
链接
一篇文章,带你读懂戏
西方戏剧简史
西方戏剧源于古希腊。公元前6世纪末,古希腊人在大典上表演酒神颂时即兴编唱诗句,有人在酒神颂的歌舞中加进一个演员,由他轮流扮演几个人物,并与歌队长对话,被认为是最初的戏剧因素。
这一时期是人类戏剧的童年时期,也是它的第一个繁荣期。著名悲剧作家有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著名喜剧作家有阿里斯托芬、米南德。
欧洲的14~16世纪,是人类文化发展史上的重要时期。人文主义运动席卷欧洲各国,肯定人的价值,赞美人的理性和智慧,提倡人对现世幸福的追求和个性自由,在戏剧史上也形成了第二个繁荣期。这一时期的欧洲戏剧以英国和西班牙为主流,主要剧作家有马洛、莎士比亚、琼森、鲁埃达、维加·伊·卡尔皮奥等。
其中,莎士比亚的剧作乃是世界戏剧宝库中的珍品。他的创作风格之多、题材之广令人惊叹:悲剧、喜剧、历史剧、悲喜剧,还有田园剧、传奇剧。其中最具影响的剧本有《罗密欧与朱丽叶》、《威尼斯商人》、《哈姆莱特》、《奥塞罗》、《李尔王》、《麦克白》。在那些剧作中,优美的诗句与粗野的语言浑然一体,再加上各种双关语、幽默语、比喻、讽语、谐语、俚语以及职业语言等等,应有尽有。
到17世纪,欧洲戏剧进入古典主义时期。古典主义戏剧强调理性,悲剧与喜剧界限严格,不能混杂。
“三一律”是戏剧的专有名词,它规定每个剧只能是单一的故事情节,事情发生在一个地点,并于一天之内完成。这一时期的主要剧作家有高乃依、莫里哀、拉辛等。
1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时期,戏剧在法国、德国、意大利、英国都有发展。在法国,启蒙运动的主将狄德罗提出建立市民戏剧、严肃喜剧的纲领,剧作家博马舍则为这种新兴戏剧提供了实践的范例。在德国,莱辛成为民族戏剧的创始人,到70年代,还有剧作家歌德和席勒。在意大利,长期流行的即兴喜剧的传统,造就出启蒙剧作家哥尔多尼,他的喜剧作品对后世有很大影响。
19世纪,欧洲戏剧分为两大流派:浪漫主义戏剧与现实主义戏剧。前者表现主观的内心生活、强调创作自由,代表性作家有法国的雨果、维尼、缪塞、大仲马,德国的克莱斯特,俄国的普希金等。19世纪30年代以后发展起来的现实主义戏剧,则更重视客观性及细节真实,它强调再现完整的人,重视人的个性特征。如挪威的易卜生,法国的小仲马,英国的萧伯纳,俄国的果戈理、奥斯特洛夫斯基、托尔斯泰、契诃夫、高尔基等。
易卜生是继莎士比亚之后又一代戏剧大师,被人称为“现代戏剧之父”。为他赢得这一殊荣的主要是他的社会问题剧,如《玩偶之家》、《群鬼》、《人民公敌》等。他的戏剧显示了个人与环境的抗争。易卜生的愤怒越过了具体的人而指向社会,因此他被称为“社会作家”。
19世纪以后,多种流派相互竞争、又相互吸收,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界,划分为现代和当代,也可以统称为现代戏剧。
此时的现实主义戏剧风格多样。美国戏剧大有后来居上之势。与现实主义戏剧并存的是此起彼伏的诸多新流派,诸如象征主义、表现主义、未来主义、超现实主义、存在主义、荒诞派等等,也可统称为现代派戏剧。
这些新流派的诞生,有社会原因,又受到现代哲学、现代心理学的影响。它们以现实主义戏剧的对立形象出现,但又影响了现实主义戏剧。
中国戏曲简史
中国戏曲,起源于原始歌舞。汉代,在民间出现了具表演成分的“角抵戏”,尤以《东海黄公》为著。到了南北朝时期,民间出现了歌舞与表演相结合的“歌舞戏”。唐代,出现了由先秦时期的优伶表演发展来的以滑稽表演为特点的“参军戏”;民间的歌舞戏进入宫廷,得到了更大的发展;民间又出现了“俗讲”和“变文”等通俗说唱形式。宋代,城市商品经济得到长足发展,出现很多市民娱乐场所“瓦舍”和“勾栏”;民间歌舞、说唱、滑稽戏有了综合的趋势,出现了“宋杂剧”。
元代,是中国戏曲史的重要时期,以元曲闻名于世,而元曲中影响最著者,是北杂剧(亦称元杂剧)。有人说,北杂剧之文学,以质朴自然胜,后世戏曲文学无有出其右者。关(汉卿)、王(实甫)、白(朴)、马(致远)等杂剧作家,使北杂剧成为一代之文学。
中国戏曲的第二个繁盛期是明清传奇。明中叶以后,传奇代替杂剧成为戏曲舞台上的主角。
明代戏曲,在音乐上出现明显的地方化趋势,主要表现为地方声腔的崛起。所谓明代四大声腔是浙江海盐腔、浙江余姚腔、江西弋阳腔和江苏昆山腔的合称。对后世戏曲影响最大的是后两种,即弋阳腔和昆山腔,前者发展为全国影响广泛的高腔系统;后者发展成典雅细腻的昆曲。
自清代前期起,戏曲舞台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主要表现为戏曲的民间化和通俗化。先是昆曲、高腔折子戏的盛行,后是地方戏的兴起。从此,戏曲舞台不再是传奇戏的天下,昆曲与高腔有了来自民间的竞争者。戏曲的表演场所也由厅堂变为了茶肆歌台。
乾隆五十五年,为庆祝乾隆的寿辰,从扬州征调了以著名戏曲艺人高朗亭为台柱的“三庆”徽班入京,成为徽班进京的开始。此后又有安徽班相继进京。在演出过程中,六班逐步合并成为著名的四大徽班。
当时正是地方戏曲勃兴、花雅争胜的时期,一些新兴的地方剧种,如高腔(时称京腔)、秦腔等已先行流入北京。徽班在原来兼唱多种声腔戏的基础上,又合京、秦二腔,特别是吸收秦腔的精华,以充实自己,逐渐形成了四大徽班各自不同的艺术风格。
“四大徽班”进京,被视为京剧诞生的前奏,在京剧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京剧形成后不久,迎来了它的第一个繁盛期,时间在清同治、光绪年间。当时出现了一批优秀的京剧演员并在此时引起宫廷官方的喜爱。宫内优厚的物质条件促进了它艺术上的成熟。
京剧的第二个鼎盛期是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20世纪初,新思潮极大地促进了京剧艺术的发展,这一时期京剧的繁荣主要表现在优秀京剧演员层出不穷。而且,这个时期也是京剧流派产生较多的时期,旦行的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荀(慧生);生行的余(叔岩)派、马(连良)派、麒(麟童)派;净行的金(少山)派、郝(寿臣)派、侯(喜瑞)派、丑行的萧(长华)派等。每个流派的创始者拥有一批数量可观的剧目,所以这个时期也是京剧文学的繁荣期。
1959年前后,京剧的艺术生命又到了第三个顶峰。这个时期的繁荣是以演员阵容的强大,梯队的完整为标志。《白蛇传》、《将相和》、《穆桂英挂帅》、《野猪林》等优秀剧目出台,将京剧文学的发展推向了一个高峰。
同时,20世纪初,一批新兴地方戏开始在各地戏曲舞台上出现,包括越剧、评剧、黄梅戏等。它们均由民间小戏发展而来,具有极为浓郁的民间乡土气息,进入城市后,它们吸收京剧、梆子等老剧种的艺术营养,表演得以成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