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艺视界 >> 内容
网文翻译撬动中国文化“走出去”

发布日期:2016-12-20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郑荣健  浏览次数:
 

  “外国网友迷上中国网文”“中国网文在欧美受捧”……过去10年中国网络文学的爆发式成长,最近在媒体报道中有了更新的注脚,而散落全球各地的网文翻译组也逐渐进入公众的视野。以“武侠世界”、 Gravity Tales等网站为代表,目前翻译中国网络小说的网站已有上百家之多,读者来自美国、加拿大、德国、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全球近百个国家和地区,不少人甚至自发参与翻译,成为中国网络文学“走出去”的好劳模。

  就像观看外来大片的温暖时刻,似乎随处游荡着一个个字幕组的身影,网文翻译组野花绽放般地出现,多少让人有了一种共同参与的感慨——不同国家、民族、种族、地域和身份的人们,为着同一个故事,持续多年追更,又自发地翻译、交流和分享,那种独特的、共同雕刻时光的体验,在这个网络时代变得异常真实和感人。在传统的文学观念里,网络文学可能还存在可供探讨、有待构建的广阔空间,但无论是外来大片“引进来”还是中国网络文学“走出去”,那些为此默默奉献、散落全球各地的“网虫”都是宅男宅女们的最爱。

  当人们为中国文化“走出去”而努力、或苦恼于它的事倍功半之时,网文翻译组展示出了一种同住地球村的民间力量。据报道,目前活跃的中国网文汉译英翻译组有20个左右,译者多为华裔或汉语学习者。他们之所以成为网文翻译者,往往跟他们难以读懂传统著作、不易读到当代作品有关;可读性强又通俗易懂的网络文学,便成为他们阅读兴趣的起点、翻译传播的重点,甚至是进一步了解中国和中国文化的那一道门窗。“高手在民间”不再是网络上的自嗨或自嘲,而更反映出一种信息过载、庞大数据下潜隐的时代能量。

  这些现象并不让我感到意外。多数网络文学作者都有阅读武侠小说、自网络文学起步阶段就混迹于各类社区进而追读乃至尝试写作网络小说的经历,这使得网络文学自然地充满了参与性和代入感。网文翻译组完成跨越语言的工序,不过是类似经历的独特释放。

  值得注意的倒是,这种更为草根的、自民间爆发却带有持续感染力、牵引力的行为,区别于以往大众文化的运行模式,已具有鲜明的网络特征——个体更加自觉的信息选择,哪怕只是基于代入和参与而获得满足,哪怕难逃“大众狂欢”之类的命名,依然让人不得不震撼和反思。在新环境、新情况面前,“代入”和“参与”正越来越成为文化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去接纳和释放民间的力量,不单是为可能,也将成为大势所趋。或许其中会涉及到版权等相关问题,但孕育的可能性足堪想象。

  多年来,中国文化“走出去”不时遭遇尴尬,似乎除了武侠小说、功夫电影等真正地进入国外大众的视野,不少时候往往只是被局部地、片面地接受。从戏曲到杂技,要么是唱词翻译乖谬,要么是只以绝技示人,让人急得直瞪眼。在好莱坞模式或其他壁障之下,一些影视明星虽说频频参演国际大片、亮相西方秀场,也并未真正实现“走出去”。不得不说,这跟语言文化的差异及翻译传播乏力有关系。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2015年和2016年,科幻小说家刘慈欣、郝景芳先后以小说《三体》和《北京折叠》斩获当年的雨果奖。这些成绩固然是以作品的优秀为基石,但背后传神的翻译恐怕功不可没。

  中国网络文学在海外受到欢迎,无疑是让人振奋的事情。如果说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浩如烟海的皇皇典籍代表了中华文明数千年奠定的文化底蕴,各类国际奖项昭示着当代中国在文化上的自信崛起,那么中国网络文学“走出去”显然更具有全民的启发性。某种意义上,它的大众文化属性和网络生长特点——作者、译者、受众和网络几乎完全同构,以及与外国同行几乎同步起跑的技术背景,使得它有了制定规则、占领高地的更大可能性。其中,网文翻译组事实上扮演了一个“草色遥看近却无”的角色,既是翻译劳模,也是同构要素,却让人闻到了春天的气息。前不久,国内知名网站中文在线在欧美设立分公司、加大版权保护力度,掌阅科技与韩国英泰签约合作、扩大渠道,都可以看作是对此的敏感呼应。而在媒体的报道中,也已有“打造中国式‘好莱坞’”的模式表述,可谓跃跃欲试。

  中国网络文学目前还受到不少诟病,往往因更新过快、苦于为稻粱谋而良莠不齐。但不可否认,多数作品基本是以中国文化为底色、以中国表达为载体的。像《诛仙》《盘龙》《星辰变》《凡人修仙传》等,中国的文化、历史和神话传说的内容或元素随处可见,对外国读者充满神秘色彩,加上情节曲折、故事跌宕,自然受到欢迎。而像《致青春》讲述青春成长、《杜拉拉升职记》讲述职场故事,则提供了现实和当代的中国想象。从产业的角度看,它可能意味着探寻平台的商业模式、创作的类型模式;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宏观视野里,却别有一番驾轻车、走远路的风范。曾经费力劳神、全是干货的“走出去”收效不大,却在网络文学领域里柳暗花明,走过一村又一村。难得的是,网络文学在不断成长,一些作者和作品的文笔更加优美生动,也渐渐有意识地表达深度的思考,如猫腻在《将夜》《择天记》等作品中所展现出对家国天下、人生命运的思考,就充满了人文情怀。

  20151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印发《关于推动网络文学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开展对外交流,推动‘走出去’”。就像阿基米德用来撬动地球的那根杠杆,网络文学为中国文化“走出去”提供了更强撬杠,网文翻译组则是那无数支点中的一个。后者所传递出来的信息,是广阔的天地,但在野蛮生长之上的借力与规范,特别是在版权输出等方面的有效拓展,恐怕是未来着力的重点。比如,既调动自发翻译的民间积极性,同时又保护原作者的正当权益。这跟网络文学草根崛起的过程有类似之处,运作模式也还有待探索,但重点是在“草色遥看近却无”中,蕴含了春天或将到来的信息。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收藏 挑错 推荐 打印
 
热点内容
·常州市书法家协会
·常州市音乐家协会
·常州市摄影家协会
·常州市作家协会
·常州市美术家协会
·2017下半年江苏省文联书画考级、中国美
·常州市工艺美术家协会
·常州市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华音杯”
·常州市舞蹈家协会
·常州市戏剧家协会
主办单位:常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地址:常州市延陵西路23号投资广场六楼   网站地图
联系电话:0519-86679987   传真号码:0519-86679986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网站标识码:3204000082  苏ICP备0500361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