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与黄兴、蔡元培吕新乐
钢笔画自诞生之日起,就以其洒脱刚健的画风、收放自如的表现形式成为绘画界的一道风景。从丢勒到希施金、杉山八郎,画家们用无数经典作品证明,钢笔一类的硬质材料,无论是在写实的深入刻画上,还是在内涵的深度表达上,都有着丰富的表现能力。在钢笔画传入中国的一百年里,也同样涌现了如钱贵荪、华三川、颜梅华、黄云松、董洪元等优秀的钢笔画家。他们的作品伴随了几代人的成长,也启蒙了众多热爱绘画的年轻人。时至今日,在艺术发展多元化、国际化的大环境中,钢笔画焕发出了崭新的生命力。画家们早已不满足于单纯的钢笔画写生和创作,还热衷于连环画和插图的创作,在装帧、动漫和设计等领域也同样发挥出了钢笔画的审美特质。正是因为有这样一个庞大的、富有激情的创作群体,才有了前不久第二届新钢笔画学术展的举办。本届新钢笔画学术展在上海宝山国际民间艺术博览馆展出由中国美协艺委会主办,意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这是继2014年的“新荷浴辉:第一届钢笔画学术展”之后,第二次全国性的钢笔画学术展。
相较于第一届钢笔画学术展,本届展览在内容表现和形式创新上都有了长足的进步。特别是作者们在“新”和“学术”两个方面的侧重,提高了画展整体的艺术品质。创造性地对待钢笔硬朗流畅的书写性,利用钢笔画黑白灰对比分明的视觉冲击力强化语言的辨识度与美感,是许多画家在作品中展现出来的具有探索性的尝试。
史渊的作品《孙中山》用了四张不同时期的肖像组合在一起,表现孙中山先生在思想上的四个阶段。作者用短小线条的堆积塑造体积,通过细致的刻画表现人物表情的微妙变化,并用四种不同的色调展现了孙中山先生在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形成、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确立、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四个时期的思想转变,构思巧妙、立意深远。这种看似柔软纤弱的线条跟传统钢笔画硬朗的感觉完全不同,作者并没有用长线勾勒轮廓,甚至整幅作品都没有对轮廓特意的界定,然而不得不说这样的处理方法十分契合孙中山的气质和神韵。
路君的《法兰西斜阳》同样是用短线排列,但由于线条走势和层次的变化形成了极具质感的肌理。律动的线条与稳定的建筑形成的静中有动的厚重和沉稳,既概括又丰富。人物与卡车相向而行则在营造了空间的纵深感的基础上,增添了画面的叙事效果。朝向画外的山羊与顾自交流的鸽子也相映成趣,一派和谐与宁静。
索焱的《走向共和》用细密规整的排线组成的小色块堆砌在一起,朴素而不失灵动,深沉而不失洒脱,人物形象生动,语言特征鲜明。加上纪念碑式的横构图,使画面稳定并且充满力量。
法兰西斜阳路君
自第一届钢笔画学术展开始,中国美协艺委会就把学术性作为展览的标准之一。在艺委会的推动下,高校师生逐渐成为钢笔画展举足轻重的创作力量,无论是在人数上还是作品质量上,都有无可比拟的优势。本次展览中,江南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广州美术学院、河南大学、鲁迅美术学院等都有师生参与,并且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江南大学教授唐鼎华是画中国画的,偶尔也涉足钢笔画的创作。本次展览中,他与唐恬合作的《民国旧事》以率真稚拙的造型,浪漫无羁的想象和夸张,描绘了一组宛如民间小调的市井风情。广州美院黄肖铭老师的组画《辛波斯卡诗选》是彩色钢笔画,线条刚劲流畅,以繁复的形象填充画面,以钢琴曲般的节奏再现辛波斯卡对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思考。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邮票印制局雕刻师和被称为“大国工匠”的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技术中心高级工艺美术师的加入,成为本届展览的一大亮点。马荣是百元人民币上毛泽东像的雕刻师,她用人民币的排线方式绘制了《青铜器——折觥》,线条肯定、精确,既表现出了青铜器坚硬沉重的质感,突出了绘画的工艺性,也强化了语言本身的特点。尹海蓉的《中山陵》和孔维云的《青城天下幽》也因为工作性质的特殊,在表现方式上有着鲜明的特色。印钞公司工艺美术师赵川和中国邮政邮票印制局的雕刻师姜伟杰的作品都是孙中山像,用的都是设计感很强的语言,但赵川的画面要单纯一些,追求绘画性多一些;姜伟杰则更倾向于体现蕴含在绘画性中的工艺性。
展览还吸引了许多职业画家参与,特别是一些年纪尚轻但在艺术上已经小有成就的画家,他们的作品不仅为钢笔画提供了新的样式,更为钢笔画的发展开拓了新的空间,拓宽了思路。青年画家舒展在插画和绘本领域早有建树,为电影《百鸟朝凤》绘制海报更是让他名声大噪。他在本次展览中的作品《领域——鳄》沿用了他一贯的语言特色,以童话诗一样的叙述方式,以及对线条和色彩自在的掌控能力,创造了一个亦真亦幻的自然空间。章红兵是多次获得国际国内大奖的优秀青年版画家。版画与钢笔画自古就有血缘关系,所以他画钢笔画也是驾轻就熟。他的参展作品《风景》造型简洁概括,色彩单纯,在“平”和“匀”中用曲线的层层叠加制造颗粒感,用富于装饰性的构成方式减弱空间的纵深,以正负形的穿插呼应形成有节奏的韵律,用“越单纯越强烈”的方式造成了视觉上的冲击。杨红忠的参展作品是纳西族史诗《黑白战争》,这是国家艺术基金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按照展览规定,只能从整套作品中选出一张展出。尽管原作的连贯性没有了,但是装饰性和语言特色还在,构成上的形式美还在,因此仍然不失为一件优秀的作品。
展览最为惊艳的部分是评审委员作品。评审当中,有老一辈连环画家孙愚、夏葆元、沈尧伊、庞先健、胡博综、叶雄,也有正处于创作黄金期的中年画家李晨、桑麟康、董克诚、郑炘,还有著名的邮票设计师阎炳武,以及钢笔画家李渝基。他们的作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富于当代性的审美体验,为青年画家们提供了艺术上的引导与示范。
与其他画种不同,钢笔画因为材料简单易操作,所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但是让钢笔画走进展厅,从学术的角度考量其艺术品格,在当代的文化语境下探索钢笔画更具有实验性的视觉体验,这样的展示交流还是从首届钢笔画学术展开始的,且在本次展览形成了规模。中国美协艺委会从近千件作品中遴选出来的100件入围作品,基本上囊括了目前国内具备了鲜明的艺术特色及较高的艺术品质的钢笔画作品,评审的结果一方面反映了中国美协艺委会对于繁荣钢笔画创作的态度,即以观念上的包容和开放鼓励创作的多样性、艺术性、学术性,另一方面也预示了未来钢笔画应有的发展方向,即独特的审美品质以及当代典范性的表现形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