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清明节,祭祖就成了中国人的大事。尽管一段时间以来,我们似乎离这个传统有点远,但是只要根还在,传统习惯就不会完全消失。或许,这就是中国人热衷寻根的重要原因之一,一定要弄明白我们从哪里来,才能搞清楚我们要到哪里去。
新世纪以来,很多有识之士呼吁,要将清明节纳入国家的法定节假日之中,通过此举彰显一种存在感,继而保护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根脉。功夫不负有心人, 2007年12月14日,国务院正式颁布了修改后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清明节等传统节日被增设为国家法定节假日。
假期倒是有了,但糊弄祖宗的花样也变多了,迅速催生了一些新生业态,例如代人扫墓、买人眼泪哭先人等。笔者好奇的是,你都懒到这个程度了,祖宗在九泉之下能睡得着吗?
在中国传统文化里,信奉祖宗就是慎终追远的外在表现,是一种带有终极意味的信仰,会深入民族的骨髓,成为一种群体性的认知和情感判断。就像在清明节,你祝别人节日快乐,总会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太妥帖,这就说明传统观念已经形成了集体无意识,在影响你的认知判断。
当然,每个时代都会呈现各自的特点,向传统致敬并不意味着全盘接纳,在发展中应有所取舍。以清明节为例,唐宋时期,人们喜欢扫墓、改火、斗鸡、蹴鞠。到了元代,人们对射柳充满兴趣。到了明清,人们又热衷迎城隍祭厉坛。就民俗活动而言,放风筝、牵钩、荡秋千等也都发展成为清明节的标志性活动。不过,在清明节,文人士大夫以及妇女们最喜欢干的事还是“踏青”,也就是现在的“旅游”。尤其是古代妇女平时是不太方便出来玩的,逮着个清明扫墓的机会出来透透气,自然不会轻易放过,再加上正是春意盎然的美好季节,因此,民间还流传一种说法——“女人的清明男人的年”。
看看那些古戏文,才子佳人故事多发生在这个时节,比如,许仙和白娘子就是在清明踏青时邂逅的。莫负春光,莫负时节,莫负流年。
“清明何处不生烟?郊外微风挂纸钱。人笑人歌芳草地,乍晴乍雨杏花天。”不亏待自己,也别糊弄祖宗。清明节,该玩就放松地玩,该敬畏的还是要有所戒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