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一些实体书店纷纷通过做副业、玩概念、拼社交等方式展开“自救”
【观点】实体书店向多功能复合式文化场所发展,核心还应是文化
书店兼营餐饮、服装等业务,在书店中组织交友活动,进书店必须先交付门票以获得安静的阅读环境……多家媒体最近对实体书店的经营现状进行了报道,在实体书店发展难的大环境下,这类书店的“自救”之路被媒体归纳为做副业、玩概念与拼社交。这些做法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实体书店的经营之难,但书店经营者却表示,实体书店的经营还有诸多困难,发展方向并不明朗。此外,近期发布的一组图书零售市场分析数据显示, 2016年上半年,全国图书零售市场实体书店渠道同比增长率为-2.16%,可见我国实体书店脱困还有较长的路要走。
中宣部等十一部门日前联合印发了《关于支持实体书店发展的指导意见》,在实体书店的布局体系、市场主体、发展基础、创新模式及与互联网的关系方面均给出了详细而全面的指导意见,被认为是未来实体书店发展的一大利好消息。《意见》中关于支持实体书店建设成为多功能复合式文化场所的部分尤为醒目。
多功能复合式文化场所将成为许多实体书店的发展选项,上述书店的做法已可看出相关尝试与政策的部分默契。比如,有的书店用富有设计感、富有文化气息的装饰布局配合展示、销售文化创意类商品,有的书店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交流沙龙等活动以凝聚人气,有的书店通过举办艺术展览来提升品位……从更广泛的意义上来说,实体书店正扮演着一种媒介的角色——拉近图书与读者、作者与读者、读者与读者等多个群体之间的关系。阅读学习、展示交流、聚会休闲、创意生活一应俱全,蜕变成多功能复合式文化场所,实体书店正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倘若实体书店能借此带动一种以读书休闲为时尚的生活态度或习惯,无疑值得推而广之。
当互联网给实体书店带来冲击之时,互联网购书体验并不完美——比如,许多人都有过类似的感受,点开网页,扑面而来的大多是网站推荐的各类畅销书,各个售卖图书的网站总有千篇一律之感;在利益驱动下,不少看起来丰富多样的网页设计掩盖了其图书并不切合读者需求的现实。这些不完美,恰恰可以成为实体书店的突破口,有的书店可以走综合性“包罗万象”的路子,有的书店则可以走“少而专”的路子。选书是一个很耗时耗力但又很专业很重要的环节,好的专业定位及图书布架设计,足以潜移默化地影响读者的购书体验乃至生活及文化态度,因此弥足珍惜。因好的定位而有好书,而各类附属服务也与书息息相关,才能让人在读书的氛围中流连忘返。比如,手捧书本随意翻几页,欣喜地发现册页中做得十分用心的书签,就很让人感到温暖。
时下一些经营者在餐饮、服装、家居等主业中融入了书籍元素,时常被一些图书业人士作为成功或经典案例推广传播。笔者认为,这某种程度上误导了实体书店的发展理念,认为实体书店的发展可以“+一切”,混淆了书店和其他服务场所的边界,不利于培养正确的文化消费观念。有人担心,实体书店兼营的“副业”若喧宾夺主,将会淹没书店的“书香”本质。此观点不无道理。无论将哪种功能复合进实体书店之中,书店的核心都应是书、是文化。这一点,恰恰是互联网所难以取代的。
实体书店的社会效益应该摆在第一位,即便是为获得稳定收入以保证其运行,也应在图书“唱主角”的前提下选择具有文化内涵的项目复合于其中。以知名书店诚品书店为例,在经营图书的同时,还设置了音乐厅、为艺术家提供装置艺术的创作空间等文化项目。书店创始人吴清友曾坦言,书店曾经亏损长达15年之久,但诚品书店不是为了卖书,而是为了推广阅读,首先将顾客看成一个读者,而不是消费者,在这样的坚持下,诚品书店的成功模式也被许多书店争相模仿。
作为重要的文化设施和文明载体,实体书店在推动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提高全民族素质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我国实体书店的发展还需要一段时间的调整,但无论怎样调整,实体书店唯有练好文化“内功”,方有持续发展的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