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位高校年轻教师倒苦水:“我们现在是聘用合同制,3年之内拿不到重点项目、出不了科研成果、在核心期刊发论文不够数量,学校就可能把你解聘了。能不着急吗?”
学者静不下心、沉不住气,自然做不出好学问。但若将急于求成的原因再深挖一层,一些“身不由己”便浮出水面。有时候,学者倒是想慢慢来、对感兴趣的课题做长期深入的研究,但是无奈学校种种考核指标、任务规定摆在那里……
学术的积淀、人才的养成,需要学者的钻研,也需要环境的支撑。“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著一字空”,学校应当为学者提供“一张安静的书桌”,让他们有时间“修成正果”。
在武汉大学古籍所读书时,我常听宗福邦先生讲起当年编写《故训汇纂》的情景。那时条件有限,十多位老师靠着手抄笔录,把古籍中的材料一条一条誊写到卡片上。这一做就是18年、70多万张卡片。18年完成一个项目,清贫和寂寞是常态,但宗福邦先生从未想过放弃,因为学校给予了他巨大的理解、鼓励和支持,也让他成为迄今为止唯一一个没有个人专著的人文社科资深教授。
高校科研要向一流迈进,对学者适当地施加压力本来无可厚非,问题是高校如何当好“监工”。工作生活总需要一些弹性空间,一张一弛,方为文武之道。做学问、搞科研更当如此。如果非要在项目、论文、奖励、职称等方面制定有绝对标准的考核体系,只能让教师身体疲惫、内心焦躁。
人才的培养,大师的造就,不单是一个指标、一个合同能“逼”出来的,关键要靠学者自身的定力、不懈的努力,也要靠高校包容的氛围、人性的关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