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牢牢把握时代发展趋势,回答了党的建设所面临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课题,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鲜明的时代特征,是中国共产党人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政治宣言,是与时俱进、继往开来的马克思主义纲领性文献,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冲锋号角,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治国理政的行动指南,读来荡气回肠。特别是总书记的讲话把文化自信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并驾齐驱,把“四个自信”作为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根本遵循和重要基础,令人耳目一新。
一、深入理解“文化自信”的内在意蕴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多个场合提到文化自信,传递出他的文化理念和文化观,在建党95周年庆祝大会的重要讲话中再次强调要坚持文化自信,其语境更为庄严,观点更为鲜明,态度更为坚决,传递出的既是文化理念又是指导思想。文化自信于是成为继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之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第四个自信”。诚然,“四个自信”是一个相互联系而又不可分割的整体,而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将文化自信与“三个自信”有机统一,既体现对文化自信的高度重视,又极大地拓展了“三个自信”的广度和深度。
文化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血脉与灵魂。文化的繁荣是社会发展的标杆尺度,社会的发展最终以文化论输赢。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文化处在社会发展战略的轴心位置,经济、政治、教育、科技发展战略都应系于文化这个轴心而展开。文化的最大特质是具有较强的渗透性和持久性,它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润物无声,能以无形的意识或观念影响有形的现实和存在,作用于社会的发展和实践。因此,强调文化自信,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提供动力与支撑,就显得尤为关键。这不仅出于热情,而且更出于理性。中国道路是一个整体性概念,全方位地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中华文化则是其中的一个领域,更多属于精神层面。因此,讲道路不能不讲文化,讲文化则不能不指向道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五千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对中华文化的自信,根本上有助于增强和丰富对中国道路的自信。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是一种基于理性认识上的精神成熟度的表现。文化自信有两重基本含义,一是对主体而言,指文化主体要相信自己、要有一种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只有具备这个心理基础,才可能积极能动地作为,才会认真反思自身文化之优劣,积极扬弃;才会开放地对待异族文化,以批判地吸纳不断发展和壮大自己。二是对文化自身基本内容而言,指因文化独特而自信、因文化强大而自信,既可以表现为对自身先进文化发扬光大,又不担心在进行传播交流中被“吞噬”;既能把自身的优秀文化传达到其他异文化当中去,又能充满自信地去学习异国文化中的精髓,拥有“化腐朽为神奇”的能力。
中华文化之所以能够“自信”,是基于我们党“对人民赤子之心”的理念和信仰。习近平总书记在建党95周年庆祝大会的重要讲话中,尤其要求我们要永远保持建党时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精神,永远保持对人民的赤子之心。“对人民赤子之心”是一种政治理念,也是一种精神信仰,它是文化自信的坚实内核。这个自信也是文化自觉的持久动力和文化自强的牢固支撑。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没有“赤子之心”这一理念和信仰的认同,所谓“自信”只会是盲目、空洞的自信。“对人民赤子之心”,是一种理性坚守的自信,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还是一种付诸实践的自信,既追求“以文化人”更追求“为民兴文”;“对人民赤子之心”,不仅承载着一种精神信仰,而且肩负起一种时代担当,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途自信。“对人民赤子之心”抓住了“文化自信”的根本。
中华文化之所以值得“自信”,是源于其独一无二。一是在人类文明史上,多种文明已经湮灭,唯有中华文明五千年来生生不息,其所造就的文化传统未曾中断。二是它道法自然,天人合一,讲矛盾又讲和合,和而不同,以协和万邦、世界大同为境界。三是对于文学艺术来说,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意象思维”和“立象尽意”的审美方式,以及积极入世却又特立独行的人文操守,也是可以引以为自豪的。
二、“文化自信”有助于文艺创新发展
文化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发展的精、气、神。文化自信是对民族文化传统科学把握后的文化自豪感,是一种高尚的主体觉醒和自由。在当今受“资本逻辑”支配下消费主义意识形态的影响,文艺界出现了一些新问题:浮躁,纯文艺作品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泛俗,鱼龙混杂、抄袭模仿、千篇一律;拜金,为追求出版而忽视作品本身创作等等,这就导致文艺在经济社会发展中逐渐式微。在文艺界亟须一次精神洗礼来重振旗鼓时,“文化自信”的提出,无疑是给文艺创新和发展注入一股强心剂,将有利于克服文艺的“恶俗化”倾向,增强文艺家的担当意识,唤起文艺家高尚的历史使命,催生出憧憬理想、净化心灵、烛照前行的精品力作,提升文艺作品的文化品位,提高全社会的人文素养。
文艺创作的魅力在于创新,文艺发展的动力在于创新,文化自信离不开文艺创新。只有适应人民群众文化需求新特点新变化的新艺术样式,才有生命力,才能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文化需求,才谈得上文艺创新。文艺能否创新,关键在于能否营造良好的创作氛围。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要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发扬学术民主、艺术民主,营造积极健康、宽松和谐的氛围,提倡不同观点和学派充分讨论,提倡体裁、题材、形式、手段充分发展,推动观念、内容、风格、流派切磋互鉴”。文艺是一种相对特殊的文化形态,文艺创作最富有自由自觉特质,是最需要自由自觉精神的创造性活动。文艺创作一方面要求外部环境的自由,另一方面则取决于创作主体内在精神的自由。因此,如何增强文化自觉意识、增强文艺创作本身的自觉性,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在文艺创作活动中,自由自觉始终是相互关联的,没有自觉就谈不上自由。非自觉的盲目的创作活动不会是自由的。
文艺是文化的形象肖像,在文化的记忆、传承与传播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文艺本身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类型,体现着文化创生最具时代活力和人生底蕴的部分。确立“文化自信”的过程,是一个对民族文化实施理性审视、批判继承的过程,怀抱了这种“文化自信”,文艺家就有可能把历史、现实和未来联系起来,把个人、民族和时代联系起来,就不会在社会转型的狂风巨浪中无所依附,也不会对文化传统盲目地顶礼膜拜。他就会像神话中的安泰扎根大地而力量无穷,就会不断地听到民族历史的呼唤,不断地获取丰沛的文化感兴。于此,文艺的创新和发展也就大有可为。
三、在“文化自信”中追求文艺的自觉自强
文化自强体现在文艺领域,是国民艺术素养和精神品位的极大提升,是增强全社会的审美创造力,是让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审美理想、文化范式在世界上具有巨大的影响力,表现在文艺产品大量向国际社会输出,文艺生产形成规模效应、示范效应,外向型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可见在文化自信中追求文艺自觉和自强是何等重要。
文艺自觉尤为重要。所谓文艺自觉,就是要提高全社会对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自觉,对满足人们真善美审美需要的自觉,对突出表现社会主义时代的生活脉搏与民族风格的自觉,对产生伟大作品和伟大作家、艺术家的自觉。自觉地追求真善美的生活需求,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组成部分,也是各级各部门不可推卸的崇高职责,更是文艺家遵循文艺创作规律的具体表现。对于真善美的任何亵渎和消解,在作品创作中以伪为真、以恶为善、以丑为美,乃至对经典作品“恶搞”,恣意篡改,都抑制高品位作品的诞生。从多视角“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以各种题材、主题、形式和风格去反映和表现中华民族的辉煌历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伟大的变化,谱写更多中华圆梦精彩故事,从而使我们的文艺能够为世界文艺作出独特的贡献,这无疑是我国文艺工作者应有的自觉。一个文艺家只有做到了文艺自觉,才能站在历史潮流的潮头,其创作也才能获得应有的艺术高度,其作品境界也才能恢弘阔大,这样的作品自然会有着来自大地和生命深处的元气,自然会震撼人心、启迪民智,自然会在一代代读者的心灵深处激发出洪钟巨响,焕发为丰沛深沉的文化实力。
要在文化自信中实现文艺的自觉和自强,从文艺创作本身来讲,一要突出艺术家的主体性。文艺创作本身是一种精神活动,人的主体性体现在创作的整个过程当中,充分调动创作文艺的能动性,引导文艺家积极主动地从文化自觉的高度审视时代生活,必然能够极大地提升文艺作品的文化品位,也有助于作家艺术家在纷繁喧闹的社会环境中保持清醒的头脑、超然的心态,穿透世相的烟云,切中时代的主流,在创作过程中高屋建瓴,立志高远。二要协调好审美和功利的双重追求。文艺的认识功能、教化功能的实现有赖于审美功能,反过来说,对审美的追求又使文艺不同于其他文化形态而更具独特的魅力,这又有助于在更深的层次上促成认识功能、教化功能的实现。如果艺术家能从文艺自觉的高度着眼,其创作从一开始就会克服短浅的利润收益算计,也不会狭隘地囿于道德教化的粗浅层次,而是能够自觉地从提升全民族的审美素养和对人生进行深度关怀的境界实现审美与功利的深度融合。三要处理好文艺的雅俗关系,文艺雅俗问题极其复杂,关涉话语权力与文化标准的异趋、精英趣味与大众趣味难以兼容、雅俗的变动不居和错位互换等问题。但是,如果从文艺自觉的高度着眼,这其实是一个追求各种类型文艺和谐协调、多元共生,促进文艺生态良性发展的问题。实现中国文艺大发展大繁荣必然少不了大众的参与、文化的普及,文艺事业的发展需要通过多种形式,将多种类型、多种面貌的文艺渗透到广大群众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这有利于全民文化素养的提升、国民幸福指数的攀升。文艺作品需要“雅俗共赏”,“大俗大雅”才快人心。文艺发展必然具备“更加大众化、更具服务性、更有思想性”的特点,反映人民群众的伟大奋斗和火热生活,反映在人民群众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和感人事迹,实现雅俗文艺的协调发展,不断推陈出新,这样才能防止出现结构性缺陷,才能创造出更多更富营养的文艺作品,实现文艺的可持续发展,追求文艺自强,从而实现文化自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