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展板 >> 内容
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传承
——专访常州籍著名山水画家 国家一级美术师秦剑铭
发布日期:2017-12-14  来源:市文联组联处  浏览次数:
 

秦建铭师从著名画家钱松嵒、亚明、宋文治、魏紫熙等学习中国画,并得傅抱石大师亲为指教,被誉为“新金陵画派”的嫡系传人;他,多次在国内外举办个人作品展,其作品被中南海、人民大会堂、中国美术馆等重要场所收藏;他,在近六十年的笔墨耕耘中,勇于创新,其作品手法写实,笔法细致、结构准确、气韵生动,为延续“新金陵画派”在中国画坛上的应有地位做出了突出贡献。他就是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协河山画会副会长、国家一级美术师--常州武进人秦剑铭。

1010日至19日,作为常州第四届“文化100”大型惠民行动中的一项重要活动——《走近生活—秦剑铭山水作品家乡汇报展》在常州刘海粟美术馆举行。这也是秦剑铭离开家乡近一个甲子岁月后,首次回常举办个人作品展。

 “血书求学”只为心中一个丹青梦

一头鹤发的秦剑铭,虽已年逾古稀,精神十分矍铄。接受记者采访时,秦剑铭一口常州武进方言,字字掷地有声。1942年,秦剑铭出生在武进洛阳一户普通农民家庭,因从小酷爱绘画,19岁那年放弃已有的教师职位,毅然走上学画的道路。

记者(以下简称“记”):您当年怎么会到江苏省国画院学画的?

秦剑铭(以下简称“秦”):我原本1960年省常中毕业后参加高考,后因病无法应试,就在常州市二中当了老师。第二年,我还是想通过高考去学画,便辞去教职,准备备考浙江美院。可惜当年浙江美院在江苏停招,我便回老家种田。一个偶尔的机会听朋友提到江苏省国画院办了一个学习班,可以学国画。我想只要能学画,我就要去。当时就连写了数封信寄给江苏省国画院,结果都泥牛入海。最后,我把手指咬破,写了封血书(笑)寄了过去,表明我想学画的决心。这一次,对方总算有了回音:招生期已过,不可能再招。可我并没死心,借钱乘车到了南京,去找省国画院的领导。几经周折终于找到了亚明先生,他问我是谁?从哪里来?我做了自我介绍,他说,你这个孩子想学画也不要咬破手指写血书啊。那天中午,亚明先生留我在他家吃了午饭。下午,他带我去了省国画院,联系几位负责招生的老师,说现在孩子来了,还是给他一次考试机会吧,如果行就留下来。经过考试,我终于进入学习班,开始学习中国画了。

记:在那个年代,对于你这样来自农村的孩子,学画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吧?

秦:是的。记得我刚到江苏省国画院学习时,我不会画中国画,连毛笔怎么拿也不熟悉,而班上很多学员从小就开始学国画,画得很好。我羡慕极了,心里想:既然我可以学画了,那一定要好好努力。当时,我除了白天认真学习,晚上九点半宿舍熄灯后,又偷偷跑回画室练习,一画就是一个通宵。那时,省国画院的钱松嵒、亚明、宋文治、魏紫熙等先生,甚至傅抱石先生也亲自给我们上课,非常不容易,我们真是遇上了好时候。一有机会,我们学生还会跟着先生们上紫金山写生。当时,我一般一天只睡三四个小时,把所有时间都用来学画。功夫不负有心人,不到一年时间,我就从当时学习班的最后一名进入了前十名。两年以后,全班四十多名学生画院仅留下3名学生,我在其中。从此以后,我开始专门跟着亚明先生学画,成为他的入室弟子。

: 您在省国画院学习的那些岁月,是不是给自己人生打开了一个新世界?

秦:对的。当时的江苏省国画院大师云集,有傅抱石、钱松嵒、亚明、宋文治、魏紫熙等先生,他们都是一代大家。无论是艺术造诣,还是做人,都给我树立了学习榜样。特别是我的恩师亚明先生,他为人与艺术本色的一致性,对我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反右运动的时候,亚明先生是省美协领导,他在省美协没有定一个右派。当时省委宣传部有关领导找他谈话,说你们美术界怎么那么“干净”?其他单位都有右派,你们竟然没有揪出一个?亚老被逼得实在没有办法,就说你们一定要完成揪右派的指标,就把我列为右派吧!这把当时的领导给气坏了,说你是省美协反右领导小组的组长,你怎么可以当右派?当时亚明先生保护了一批画家。我随亚明先生学画四十多年,师恩如山,没有亚明先生的培养就没有我今天。我一生把他当作自己的父亲:海水可量尽,师恩难报偿。

       “笔墨当随时代” 用传统绘画技法再现生动生活

作为新金陵画派嫡系传人,秦剑铭继承了新金陵画派倡导的“笔墨当随时代”精神。当年新金陵画派多表现新中国建设新气象、革命圣地和大好河山。秦剑铭的画则以城市建设为主,手法写实,细节入微,但结构磅礴,气象万千。遵循前辈,秦剑铭在绘画创作中将现代生活与传统画法融合,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传承,饱含了对当下的真实情感。

记:几十年来,时代性问题一直困扰着中国画画家。传统绘画怎么去记述时代,是否需要与时俱进?作为新金陵画派的嫡系传人,对此您是怎么理解的?

秦:艺术家创作的每一件作品,都是他对这个时代的感知。新中国建立后,在批评封建主义思想大潮下,有一批人提出中国画是封建主义的东西,不能反映新时代,要改造。甚至不要中国画,要用西洋画来改造中国画。在这种情况下,江苏一批有志于国画的画家,以傅抱石先生为首,亚明先生为组织者,在当时江苏省委领导的支持下,经过思想梳理、艺术研讨,决定走出去,看看社会主义新建设和祖国大好河山。他们行程两万三千里,创作出了一批享誉画坛并影响后世的国画作品,如《红岩》、《春到江南》,《山川巨变》,《三峡灯火》、《黄河清》。以此证明中国画可以反映现实生活,可以为时代服务。这批作品在中南海展出,被命名为《山河新貌》。当时的国家领导人都亲临参观。一个新画派:新金陵画派在江苏诞生。这说明生活才是艺术创作的源泉,只有深入生活才能反映生活;同时不放弃传统,又有拥有深厚的笔墨功夫,才能真正描绘今天的现实生活。

记:1961年,江苏省国画院在北京举办“山河新貌”画展,轰动全国。2008年您创作的“新江苏新风貌---庆祝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专题写生画展”在北京展出,同样反响热烈。时任江苏省美协主席宋玉麟评价您是“把夹生饭煮熟了”,对此您怎么看?

: 新金陵画派是以传统笔墨表现时代主题,从而开辟了一条中国画创新之路。“新江苏新风貌”专题写生系列就是继承了这一传统。这要求创作者除了要有深厚的传统艺术功底,还要有坚韧不拔、锲而不舍的创作精神,能不断探索创新。江苏改革开放30年最大的变化,就是城市面貌的改变。过去老先生们的作品都是以山水为主,建筑为辅;而现在的作品必须要将城市风貌与建筑,作为主体。这在艺术表现上就变得非常难。它要求我必须在前人的基础上,有所突破,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传承。譬如为了画好苏州金鸡湖,我在新加坡苏州工业园区待了十几天,把周边的高楼都爬遍了。面对林立的高楼,怎么画?太难了......。有天凌晨4点,我爬起来去高楼上看,一下子就惊呆了,只见金鸡湖水气氤氲,一切都朦朦胧胧,那些水泥高楼也显得生动起来,当时激发了我强烈的创作欲望,很快就完成了《金鸡报晓》巨幅城市山水画。时任江苏省委书记梁保华同志看了这幅画作后,非常满意,认为描绘了生机勃勃的金鸡湖。之后,他还把高仿真印刷的《金鸡报晓》送给新加坡的李光耀先生。我会沿着新金陵画派这条路,在老先生们的辛勤教育下一路走过来,并将一直走下去。

记:作为常州人,您在创作“新江苏 新风貌”专题写生之常州篇时,其创造过程是怎样的?这次回家乡首次举办个人画展,都带来了哪些作品?

秦:当时一共画了《天目拥翠》、《玉塔瑞光》、《淹城春秋》3幅作品,主要采用了中国画传统样式中三联画的方式,通过一组“领唱”和“合唱”的交响共鸣,展现常州在改革开放30年里的发展和变化。我觉得画好常州,必须把这个城市的历史和文化画出来。常州在春秋时代就有淹城了,现在又建造了全国最大的佛塔,再加上古运河和溧阳生态天目湖,这些都是代表我们常州历史和文化的重要标志,最能体现常州的“新风貌”。

这次回家乡举办个人画展,我共带来了62幅作品。既有早期创作的《沸腾的山谷》,也有《天目湖》、《江南春雨》、《故园秋梦》、《山城桔红》等画江南、画峡江等内容的作品,还有一批以佛教胜迹为题的水墨写生。我希望把这些作品奉献给家乡人民,作为一个游子的回乡汇报。

 “艺术就是为了人民,我有责任回馈社会”

有人说,搞艺术要离生活远一点,秦剑铭不同意这种观点。“画家心中的山水从哪里来?不是凭空臆想,是从现实中来,生活是绘画创作的源泉。艺术一定要贴近生活,反映生活。”作为一个从农村走出来的画家,近年来秦剑铭多次将自己的画作无偿捐献给国家和有关机构。“我是穷人家的孩子,能成为画家,得益于这个时代,我有责任回馈社会。”

记:现在艺术市场的风气很浮躁,一些作者弄一些谁也看不懂的东西,还想着一夜成名,对此您怎么看?

秦:一个艺术家远离所处的时代,缺乏对这个时代的关怀和表达,那是一种不自信的表现。艺术家的创作,一般人要能看懂且喜爱,不然是自欺欺人。现在有些画家,基本功没有练扎实,就想“创新”,想着能“一夜成名”,这是不切实际的空想。我同意艺术风格多元化,但我不能接受闭门造车,画出些谁也看不懂的东西。这不是艺术,而是糊弄。傅抱石、钱松嵒、亚明、宋文治、魏紫熙等老先生,他们的作品随时代发展,其艺术价值、历史价值越来越显现。时间是最公正的,能留下来的作品,总归会留下来;留不下的,也就杳无踪迹了。画家能做的只有一件事,就是不断提高自身创作水平,画出好作品。

记:在您眼里,艺术家身上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回头总结您这几十年,你对自己的艺术生涯如何评价?

秦:艺术家要敬业,要有责任心,要坚持艺术家的良心。对待艺术要真诚、谦逊,要脚踏实地创作。另外,艺术应该反映时代,表现生活,如果远离这些,那艺术就没有了生命力。我习画几十年,始终遵循前辈先生们的教诲,一是继承传统,二是深入生活。因为没有这两条就没有“新金陵画派”,也就不会有其在二十世纪中国美术史上的地位。直到现在,我仍然时常观摩、研究老先生们的作品和优秀的传统作品;同时也努力学习吸收其他艺术表现手法。

我是寒门子弟,能成为画家,得益于时代,离不开恩师们对我谆谆教导。我要用艺术家的责任心和良心加以回报。所以我学习老先生们的高尚品德,捐献精心创作的作品,如“新江苏新风貌庆祝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专题写生画展”的30幅巨作就无偿捐赠给了江苏,并由江苏省美术馆收藏、保存和陈列。今后,我还会继续这样做。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收藏 挑错 推荐 打印
 
热点内容
·常州市书法家协会
·常州市音乐家协会
·常州市摄影家协会
·常州市作家协会
·常州市美术家协会
·2017下半年江苏省文联书画考级、中国美
·常州市工艺美术家协会
·常州市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华音杯”
·常州市舞蹈家协会
·常州市戏剧家协会
主办单位:常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地址:常州市延陵西路23号投资广场六楼   网站地图
联系电话:0519-86679987   传真号码:0519-86679986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网站标识码:3204000082  苏ICP备0500361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