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艺视界 >> 内容
健康的电视市场不应“吃偏食”

发布日期:2017-03-02  来源:北京晨报  浏览次数:
 

  《大明王朝1566》十年后的重新上线和《大秦帝国之崛起》积压五年后的热播,这两个现象的叠加效应一度引发“历史剧是否有回暖之势”的行业话题。有一种声音会认为,在“市场三年一小变,五年一大变”的规律下,且不说能否以一剧之力带动正剧题材回暖,《大秦帝国》五年后终于播出已实属不易。在“轻古装”霸屏的当下,厚重的《大秦帝国》显得没那么合群却又不容忽视,导演丁黑回想起当年接拍这样一个剧也是胆儿大,“放在今天,同一样的的条件,那真是不敢碰了。这种大题材、大故事,人物众多,情节复杂,场景堪称浩瀚,没有充分的准备,包括自身的准备、历史知识的准备、历史思考的准备、制作上资金上的准备等等,都不是一个再敢轻易碰的东西。”

  无论是采访演员还是片方,时隔五年终见天日,一是欣喜、二是忐忑,两种心情夹杂着些许不安,“大家喜欢吗?年轻人会喜欢吗?”成为了他们最关心的问题。丁黑导演对五年来《大秦帝国》所面临的市场变化再清楚不过,“现在观赏群趋于年轻化,观赏方式趋于移动终端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且网络平台今天越来越多的占领人们的观赏视线,这也是不争的事实。所以这一块从创作者来说,不可能不了解或者是不可能不考虑。”但市场再变,剧中的“文化”和“人性”始终都是观众最爱的,也是丁黑要在剧中一以贯之的,“《大秦帝国》也好,包括我现在拍的《那年花开月正圆》也好,都是在拍作为人所要坚守的一种信念,信念被集合成一个东西,它可能就是文化。今天再回想,其实历史正剧也好,无论现在IP剧热火也好,最关键的是在精神追求的这个层面上,如何与观众能够找到一种交流的方式,或者交流的语言,这是最关键的。如果要反思《大秦帝国》包括未来历史剧的创作,其实还是得有独特的切入点,还是得讲人的故事,讲真正属于人想关心的那些。我们有的历史正剧,偏宏大叙事的,恰恰可能忽略了从基本的人性出发。”

  借由一两部历史正剧的热播,能否促成同题材回暖?面对这样的大问题,丁黑的答案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不对结果做预测。“《大秦帝国》在这样一个播出时机和播出时段里能够引起关注,实话实说我也比较意外,因为各种因素太多。我觉得最简单的因素就是红烧肉吃多了想换换胃口吧。真正繁荣的电视剧环境,应该是什么题材都有,就怕吃偏食,吃偏食无论是对创作者还是观赏者都不是什么好事。所以我希望正剧大家能看、爱看,同时也不能说正剧火了,就一定要打压玄幻剧、穿越剧、仙恋啊等等,我觉得其实只要是健康,都应该有。”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收藏 挑错 推荐 打印
 
热点内容
·常州市书法家协会
·常州市音乐家协会
·常州市摄影家协会
·常州市作家协会
·常州市美术家协会
·2017下半年江苏省文联书画考级、中国美
·常州市工艺美术家协会
·常州市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华音杯”
·常州市舞蹈家协会
·常州市戏剧家协会
主办单位:常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地址:常州市延陵西路23号投资广场六楼   网站地图
联系电话:0519-86679987   传真号码:0519-86679986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网站标识码:3204000082  苏ICP备0500361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