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9月11日至20日,第五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举行,在充分展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非遗的同时,也探索通过市场化手段,整合市场资源,推动非遗资源的转化利用。图为参加遗产节演出的演员与观众一起欢呼。记者陈曦摄
《文化部“一带一路”文化发展行动计划(2016—2020年)》提出,要推动“一带一路”文化产业繁荣发展、促进“一带一路”文化贸易合作,多个专项计划备受关注。
专项计划促进“一带一路”文化产业合作
在文化产业领域,文化部配套推出3个专项计划,即“丝绸之路文化产业带”建设计划、动漫游戏产业“一带一路”国际合作行动计划、“一带一路”文博产业繁荣计划。
首先,加快国内“丝绸之路文化产业带”建设,鼓励国内文化企业跨区域经营,实现文化旅游互为目的地和客源地,建设有代表性的特色文化产品生产和销售基地。运用文化产业项目服务平台,加强对丝绸之路文化产业重点项目征集发布、宣传推介、融资洽谈、对接落地等全方位服务。将国内“一带一路”沿线区域符合条件的城市纳入扩大文化消费试点范围,逐步建立促进文化消费的长效机制。
其次,发挥动漫游戏产业在“一带一路”文化产业国际合作中的先导作用。目前,中国与沙特阿拉伯联合制作的首部动画片《孔小西与哈基姆》已于今年2月22日登上沙特电视荧屏,实现了中国动漫在沙特从无到有的突破。该片共26集,以中沙儿童友谊为主题,融入了中国美食、服饰、功夫等元素,版权已成功转让给22个阿拉伯国家的发行商。
再次,实施“一带一路”文博产业繁荣计划,推进“互联网+中华文明”及“文物带你看中国”项目,促进文物资源、新技术和创意人才等产业要素的国际流通。
推动与沿线国家文化贸易往来
推动文化贸易是开展中外文化交流与合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文化部将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要求,扮演好文化企业“带路人”和文化贸易“推动者”的双重角色,从以下三方面推动文化贸易合作:
一是政府宏观推动。一方面,文化部将大力改善文化贸易发展环境,拓展对外文化贸易渠道,推进双边、多边政府间文化贸易合作机制建设,积极参与国际文化贸易规则制定,引导国内外行业间、企业间交流与合作,促进文化贸易发展方式和经营模式与国际接轨;另一方面,持续做好文化贸易公共服务,加强统筹规划指导、投资信息共享、重点项目整合和贸易统计分析,针对文化贸易核心领域,完善学术研究、品牌策略、法律援助、信息服务、投融资、云服务等支撑机制,搭建公共服务平台。同时,还将以数字创意产业和文化装备产业为重点领域,加强人才交流与培训,推动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文化贸易往来。
二是发挥基地的平台作用。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是探索对外文化贸易发展路径的重要平台,文化部将继续引导和推动北京、上海和深圳三个基地更好地发挥先行先试和带动服务作用,拓展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平台和渠道,努力形成规模效应。比如,支持上海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开展文化装备“一带一路”巡回推介和“一带一路”中外动漫游戏创意人才联合培训,支持深圳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带领动漫游戏、新媒体、文化装备和文化投资领域优秀企业前往“一带一路”国家开展项目推介和洽谈会。
三是品牌助力发展。近年来,品牌活动和大型展会逐步成为促进文化贸易发展的重要平台,如中国对外文化集团“欢乐春节”活动期间在莫斯科中国文化中心举办直属文博机构文创精品和授权展示推介会,深圳文博会设立“一带一路·国际馆”专馆等。
“互联网+文化”通向沿线各国
文化科技融合是文化发展的关键动力,“互联网+文化”正是文化科技融合的一个重要体现。目前我国移动互联网普及程度已是全世界领先,因此,开展“一带一路”文化交流与合作除了保持传统的人际交流方式之外,也要努力尝试借助互联网、移动终端让中国文化搭乘“互联网+”的快车,四通八达驶向“一带一路”沿线各国。为此,文化部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主办世界互联网文化论坛。去年11月,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浙江举办,大会期间,文化部主办了互联网文化论坛,以“文明互鉴和网络文化建设”为主题,邀请了16位国内外高级文化官员、互联网和文化业界代表,包括多位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重要嘉宾。该论坛全程图文直播,通过国际互联网向海外分享了有关中国互联网文化发展的经验和最新动态。
二是进一步加强文化传播新媒体平台的整体建设。2016年6月底,中国文化外宣旗舰网——中国文化网(中英文版)正式上线,PC版和移动版同时开通,并在脸书、推特、优兔等海外社交媒体开通“中国文化”账号。
此外,今年3月16日,国际电信联盟正式发布手机(移动终端)动漫国际标准,这一标准由中国自主原创、主导制定,是我国文化领域首个国际技术标准,在国际电信联盟和国际“互联网+文化”的领域中发出“中国声音”,展现了文化自信,将激励和推动中国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的成果更多更好地走向世界,参与全球治理,开展国际合作,促进共同发展,融入全球产业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