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思美人》剧照
电视剧《思美人》播出以来,观众争议最大的莫过于屈原应该叫什么名字:资料记载,屈原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剧中把屈原、灵均等名字呼来唤去,是否妥当?然而,一个毋庸置疑的事实是,屈原二字在中国,是对这位流传千古的楚国诗人、士大夫最妇孺皆知的指称,假如剧中称之为屈平、芈原,在创作和传播中,又是否会受到局限?名字之争虽小,恰恰折射出当下接受环境中,历史题材、青春表达的尴尬。
“历史都是背景,人物才是关键”,《芈月传》根据秦宣太后不多的历史记载,创作出80多集的长篇巨制;《琅琊榜》中只有梁帝姓萧、国都金陵能指向南北朝时期,故事几乎完全虚构;刚刚杀青的《如懿传》中,妃嫔多在清史中有原型,其生平却少有记载。
历史学家谈到如今的历史剧、古装剧创作,最大的焦虑就是“历史背景”会不会成为“历史幌子”。观众一方面习惯了这类题材高度的类型化表达,另一方面又期待在套路中追寻历史的蛛丝马迹,因《思美人》写的是屈原,人们对它的拷问也就更为严苛。
“如果我们对屈原的理解,一直停留在教科书上,戏剧化的创作空间就比较小。” 《思美人》总编剧梁振华在谈及剧本创作思路时介绍,创作严格依据《史记》有关记载,同时,从楚辞中寻找屈原的精神、情感和灵魂流变。
如果说对屈原政治生涯的讲述涉及历史考据,那么对其成长历程的填充则关乎文学理解。对此,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名誉主席李准表示,《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有关屈原的记载只有2000多字,《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作品不过数千字,一方面,可以作为剧本创作依据的内容很少,另一方面,这些文本具有文学和历史的双重难度,将其中隐含的屈原形象及事迹提炼出来,改编为通俗文艺作品,要求创作者必须作出大量的创造性转化。
这种转化往往成为争议的焦点。比如,《思美人》中“稷下论战”的情节给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李山留下了深刻印象,他表示,剧中写到屈原在稷下与孟子、庄子论辩,据学者研究,屈原《楚辞》中呈现的思想确实和稷下有关。许多人更关注的却是,以屈原当时的年龄,是否能和孟子、庄子“同台竞技”。又如,《思美人》中,楚怀王和屈原同怀强国之志,携手谈论江山社稷,两人不仅有君臣之情,还有君子之谊。李准表示,这一转化是有效的,因为屈原作品中无数次对楚王表达了不忘、不悔之意,“贬低了楚王,也就贬低了屈原”。一些观众却表示,印象中,楚怀王是一个亲小人远贤臣的昏聩之君,不应拔高。
关于对屈原少年、青年形象及经历的述写,湖北省楚国历史文化学会会长刘玉堂说,无论历史记载,还是此前以屈原为主人公的文艺作品,为世人描摹的屈原形象都是不太完整的。“文学上他是楚辞的开创者,政治上他是爱国主义者,绘画和雕塑呈现的是他流放后年迈憔悴的样子。他的少年时期是空白,青年时期是司马迁记述的12个字‘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刘玉堂认为,《思美人》中塑造的青春屈原,作为一个审美形象,而不是作为学术研究的对象、宣传教育的符号,是为这个时代的观众尤其是青少年所需要的。
中国视协理论研究部主任赵彤则举出创作上的先例。2005年,电视剧《恰同学少年》,为观众呈现了青年时期的毛泽东,那时他还不是成熟的马克思主义者,作品从青春毛泽东讲起,将观众价值认同年龄下移到了“80后”及更年轻的观众群体。赵彤表示,从《恰同学少年》到《思美人》,“创作者放弃了讲述长者故事的思维,用青春形象、造型修辞和情节策略,拉近过往故事与当代年轻观众的关系,叙事方式向青年观众发生了倾斜。”
中国视协副主席李京盛认为,一些题材的学术含量比较高,要把其中的人物、事件嵌入电视剧这种通俗艺术十分不易,一板一眼按照史实描述刻画,可能陷于古板;文学性表达又可能引来反对意见。梁振华则表示:“剧中青春屈原的形象可能和很多人传统意义上对屈原的理解是冲突的,通过这种热议让大家理解屈原,让屈原变成公众的话题,也是创作初衷。”
电视剧影响力大、受众广、传播广,文化价值与思想理念,通过这种最广泛的艺术形式,能得到很好的传播,在倡导中国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的大背景下,怎么用好电视剧这样的有利媒介,可以说是创作者面临的共同课题。“《思美人》对历史的书写不是正剧式的,它是一种全新的阐释。 ”李京盛表示,许多流行语言,奇幻、武侠、浪漫、唯美的元素,在历史题材下融汇升华,为以后同类题材的创作,提供了有益探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