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艺视界 >> 内容
香港戏剧人的文化寻根观察

发布日期:2017-06-30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张薇  浏览次数:
 

2003年,香港话剧团、中乐团、舞蹈团共同创作了本土音乐剧的代表作《酸酸甜甜香港地》,由毛俊辉执导

  行业的发展镶嵌在社会变革中,个人的命运附着在历史进程里。无论曾经多么波谲云诡的时局,一旦我们把观察的镜头从特写拖成全景,总可以看到无数松散的偶然性背后所隐藏的必然,仿佛冥冥中一只无形的手,牵引着时代的方向。香港回归20年,光阴弹指一挥间,对区域发展来说,物事之变或许可以快速、显性,精神之变却很难不舒缓而隐性,有些甚至连当事者自己都未及消化与体察。但若将香港戏剧界近20年来最活跃的几位艺术家做一次同期对比,就不难发现,那些自觉或非自觉的个体行为究竟如何与历史大势发生遇合,而作为社会小群体的行业,又在这微妙的互动中酝酿怎样的新生。

  追溯香港回归的20年,不能只从1997年的那场仪式谈起,而应从中英联合声明说起。1982年,撒切尔夫人访华,中英关于解决香港问题的谈判启动。就在同一年,如今被称为“香港戏剧教父”的毛俊辉,作为美国新剧作家协会(New Dramatists)的代表,访问了他阔别25年的祖国。这位生于上海,幼年移居香港,后求学并开启戏剧生涯于美国的艺术家,在北京、上海受到了新中国戏剧界元老赵寻、刘厚生、黄佐临的热情接待。而促动他此次中国之行的原因,则又要推回到1980年曹禺先生访美。

  1980325日晚,为表示对曹禺先生的欢迎,由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筹排的英文版、全亚裔班底《北京人》在Horace Mann剧院登台。毛俊辉参与了这次演出。他拒绝了剧组原本请他饰演曾文清的安排,主动挑选了性格鲜明的江泰,这个角色为他带来了出乎意料的全面好评。“我不知道我是不是真的演得那么好,于是我反思我自己,然后我意识到,我是所有演员中唯一的中国人,只有我能够真正接通剧本的文化气质。”当时尚在而立之年的毛俊辉第一次感受到身体里某种根文化的基因被激活,让他渴望回国看看。幸运的是,两年后,美国新剧作家协会为他提供了访问改革开放的中国的机会。“那一次回国令我毕生难忘。尽管当时物质条件不富裕,但同行前辈的亲切却让我很感动,赵寻、刘厚生两位老师在北京请我吃饭,黄佐临老师在上海的家里招待我喝咖啡,和他们的交流让我获得了一种强烈的归属感。”这两件事,彻底改变了毛俊辉的职业规划。尽管当时他已留美15年,在美国的业界有所成就,参与过众多舞台及影视实践,并在加州、纽约都担任过职业剧团的总监,但他却决定返回香港,开启自己的文化寻根之旅。

  当毛俊辉为根文化的觉醒而触动时,香港演艺学院、先锋实验剧团“进念·二十面体”、香港艺术发展局前身——演艺发展局,相继成立,香港中英剧团则同期注册为非牟利独立团体。当其时,“进念·二十面体”的创团成员林奕华,大概没想过自己会在多年后毅然单飞;而现在的“进念”联合艺术总监胡恩威,彼时还投身在他的文化评论人事业中;如今被称为香港剧坛最具才华的导演、“简约剧场炼金术士”的邓树荣,刚刚获得香港大学法学学士学位;至于后来创下香港商业剧场票房纪录的詹瑞文,则正在准备中学会考,并不知道自己几年后会进入演艺学院,成为毛俊辉的门生之一。谁能想象,这些机构和人在之后的几十年间怎样深刻地影响了香港戏剧的发展。

  历史的车轮轰轰推进, 1984年底中英联合声明签署。次年5月正式生效。就在这一年,毛俊辉返回了香港。中英联合声明的发表激发了香港文化界有关文化身份的思考与讨论。茫然四顾的香港人,面对即将挥手告别的英国和尚未亲近感知的中国内地,仿佛只有靠自己来确认文化身份,才能抓住一点真实的安全感。上世纪8090年代,香港本土戏剧的勃兴就在这种背景下如火如荼地展开。从自称并未受西方影响的杜国威对旧式中国伦理乌托邦式的美化,到老左派剧社“致群”对政治权力的反思,再到陈敢权、陈炳钊对“家”的想象,以及“进念·二十面体”以颠覆“戏剧”的戏剧创作和场外活动标示自己的本土性……各式各样属于香港的“中国故事”在台上台下轮番敷演。然而有趣的是,无论众语如何喧哗,毛俊辉虽相信香港本土戏剧的文化价值并为此而返港,却似乎并没有太多文化身份的困扰。他没有立即投入剧团,而是受邀进入刚成立不久、师资匮乏的香港演艺学院担任表演系主任,教鞭一执就是15年。也是在这个阶段,一大批后起的戏剧人才在他手中诞生,奠定了他“香港戏剧教父”的基础。在致力于人才培养的同时,他也为学院执导作品,并在香港话剧团、中英剧团等专业剧团担任客席导演。然而作为一个在美国受训、实践归来的导演,他的作品虽然大量使用西方技法,或以西方故事为母题,却并不追求实验与另类,相反倒混合着浓厚的中国气质,不仅时常运用戏曲程式、音乐、服装,甚至在某些作品的整体意趣上相当接近中国传统戏剧的审美,比如世俗关怀和价值中正。这种风格一直延续到他担任香港话剧团的艺术总监,并在执掌港话的7年间不断深化。

  与此同时,另外几位人物的命运也在发生变化。1986年,意识到自己并不适合律师专业的邓树荣赴法国接受演员训练、攻读戏剧硕士,三年后返港投身剧场。1988年,胡恩威加入“进念·二十面体”。1991年,其时正旅居英国的林奕华创办“非常林奕华”,开启了他在泛娱乐社会中以媚俗对抗媚俗的创作道路。1993年,结束英国形体剧场研习之旅的詹瑞文与甄咏蓓创办“剧场组合”……各类风格的剧社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同时,演艺发展局也转为艺术发展局,并在1995年成为政府指定全方位发展香港艺术的法定机构,承担艺术资助、政策策划、倡议推广等多方面职能。随着回归的临近,文化发展受到香港各界前所未有的重视,香港戏剧也逐渐从对身份思考的抒发走向多元纷呈的探索。

  1997年香港回归。毛俊辉受香港艺术节委约,带领詹瑞文、甄咏蓓等一批得意门生排演了《跟住个靓妹氹氹转》,一举囊括了第七届香港舞台剧奖的6项大奖。有评论认为他交出了当时香港舞台少见的成熟之作,也有人批评他并不新鲜。然而,大概没有多少人意识到——甚至连只想要创造既接通观众、又属于香港本土的“主流”戏剧的毛俊辉自己都没有自觉——这次居中、稳健甚至保守的成功,发生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年份,对香港纷纭躁动的戏剧舞台具有多少凝聚和总结的意义。三年后,香港话剧团宣布由毛俊辉接棒艺术总监。这不是件易做的事,不仅因为毛氏自身想要在没有“主流”剧场的香港打造“主流”的理想,还因为200141日起,香港话剧团要结束长达24年的政府资助和管理,与香港中乐团、香港舞蹈团一起正式公司化。而紧随其后的剧团25周年纪念2002- 2003年剧季,毛俊辉则直接将主题定为“中国情”。这个主题不仅把香港话剧团公司化之后的位置摆在了香港剧坛的核心,也同时摆在了华文戏剧的桥头,用毛俊辉自己的话说,他想要“将我们中国的创作人才云集起来”。

  云集中国的创作人才对香港来说或许一时是困难的,但这样的视野却足以使毛俊辉将香港话剧团推广成为华文戏剧的一块招牌,并为剧团在中国内地建立广泛的知名度。更有趣的是, 2003年,当初三个同时公司化的香港艺团——话剧团、中乐团、舞蹈团的人才倒真的云集起来,共同创作了本土音乐剧代表作《酸酸甜甜香港地》。毛俊辉导演、阎惠昌指挥、何冀平编剧、顾嘉辉作曲、黄霑填词、蒋华轩编舞,三团同台,阵容可谓一时之盛。2007年,时任国家主席胡锦涛视察香港,此剧作为献礼演出重排登台,毛俊辉则作为香港戏剧界代表受到了接见。“当时这个戏被拍摄剪辑成片段传回了北京,北京文艺界的朋友看到后,向我提出想要邀请我们参加2008年的奥运演出,但因为三团合演,档期难以协调,所以最后我推荐了香港话剧团前艺术总监杨世鹏导演的作品《德龄与慈禧》。”每回忆起这一段,毛俊辉都难掩激动。次年,《德龄与慈禧》这部表现中西文化碰撞的港式话剧,作为“相约北京——2008奥运文化活动港澳艺术节”的重头戏登陆国家大剧院。它的轻盈、美好与意会赢得了北京观众的好评,创造了香港话剧团内地演出至今无法超越的口碑。同时,也为毛俊辉本人赢得了向根文化进一步迈进的机会——中国国家京剧院看中了这个题材,力邀编剧何冀平改编为京剧版,并邀请毛俊辉担任导演。

  “导戏曲是我的荣幸,也是我戏剧梦想的一部分。” 10岁前的上海生活,给了毛俊辉看遍京剧一代风华的机会,梅兰芳、马连良、盖叫天、袁世海……他几乎欣赏过当时所有大师的现场演出,以至于移居香港后,他甚至曾拜师京剧名票包幼蝶,学习京剧表演。2010年前后,从以粤剧《紫钗记》为母题的音乐剧《情话紫钗》,到从话剧改编为京剧的《曙色紫禁城》,再到新编粤剧《李后主》、传统粤剧复排《无情宝剑有情天》……毛俊辉对于根文化的挖掘与追索开始呈现井喷之势。不仅排演作品,他还参与了香港第一座戏曲中心的规划和建设,策划戏曲艺术活动,甚至在2014年放弃香港演艺学院董事会副主席的身份,接受学院对他担任戏曲学院院长的邀请,为香港开辟历史上第一个戏曲学士学位课程。今年,他与香港艺术节又在筹备新的粤剧作品,并打算合作开启“香港戏曲新浪潮计划”。

  而回归后,在寻根之路上加速迈进的香港戏剧人,又不止毛俊辉。林奕华自1997年愈加偏爱以现代角度挖掘中国母题,除了少量本土和西方题材,他的创作基本都来源于中国四大名著、民间故事,甚至现代文学。尤其近5年,他的演出市场几乎覆盖中国内地大部分城市,说内地观众是他整个观众群的主体绝不为过。同期,胡恩威在“进念”所做的跨界艺术实验也大都与根文化有关,昆曲、书法、诗歌、佛经、中国建筑、中国历史……包罗万象。就连一向以本土娱乐为目标的詹瑞文,也在用他的方式与内地交融,比如和孟京辉的合作,将香港本土题材改编成具有共通性的内地版。而比起这三位,邓树荣对根文化的思考则更加内化。他素以简约的形体剧场著称,青年时曾试图通过学京剧、练太极来体会中国传统形体,但彼时的香港并不具备系统培养和深度挖掘中国文化的能力,邓氏的形体哲学在法国经过格洛托夫斯基、梅耶荷德的洗礼后,又在瑜伽训练中回归东方。但幸运的是,历史虽有曲折却并不错失。邓氏近6年来的艺术活动很多都表现出他对根文化的重新消化与理解,粤剧《帝女花》、话剧《雷雨》为母题的舞蹈剧场,本土特色的无声形体剧《打转教室》中对戏曲表演的运用,为上海昆剧团实验作品《夫的人》担任艺术指导,邀请昆曲名家谷好好为香港形体剧场的演员做工作坊……中西不同的形体表达方式在邓树荣的身体里日益殊途同归。

  回归20年来,毛俊辉在根文化的追寻中找到了自己同时接通世俗与庙堂的合理性和开阔性,以及建立香港特色主流剧场的参照系;林奕华从中国母题里发现了重构现代性的可能;胡恩威将中国元素作为他向多元艺术世界探索的起点;邓树荣则在看似繁复的戏曲表演中发现了他想要的简约美……尽管这个过程中,有些人是出于主动的文化自觉,有些是无意识的非自觉,但都不妨碍中国文化作为香港的根文化,在回归前后几十年间,对香港的文化大势产生巨大辐射,从而影响香港戏剧的发展;同时,又在艺术上发出不可抗拒的源头吸力,给予香港戏剧人包容与多元的滋养。正如毛俊辉所说:“回归的20年,是我收获的20年,尤其是经过第一个10年的酝酿,带来第二个10年的突破,让我越来越知道如何和我的根更紧密地连结,走好今后的路。 ”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收藏 挑错 推荐 打印
 
热点内容
·常州市书法家协会
·常州市音乐家协会
·常州市摄影家协会
·常州市作家协会
·常州市美术家协会
·2017下半年江苏省文联书画考级、中国美
·常州市工艺美术家协会
·常州市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华音杯”
·常州市舞蹈家协会
·常州市戏剧家协会
主办单位:常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地址:常州市延陵西路23号投资广场六楼   网站地图
联系电话:0519-86679987   传真号码:0519-86679986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网站标识码:3204000082  苏ICP备0500361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