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艺视界 >> 内容
新世纪军旅电影略观

发布日期:2017-07-24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朱寒讯  浏览次数:
 

电影《太行山上》

  作为国家文化战略调整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世纪以来的中国电影所经历的诸多变化带给军旅电影的启示、冲击和挑战愈加剧烈和严峻:

  第一,在价值引领上,军旅电影尤其是战争片作为一种对历史的正面书写,通过生动的银幕形象与富有意味的叙述表达,重现波澜壮阔的战争图景、塑造一批英雄人物群像,实现了宣传革命、巩固政权、歌颂英雄、鼓舞人民的话语权威。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渐深入,以美国大片为表征的西方文化强势来袭,军旅影片指令式、教育式的创作基调经历了很大挑战,也遭遇了诸多阻力。尽管如此,军旅电影力图在整合中国文化的精神架构、传递中国电影文化核心价值观方面,为目前的电影发展提供了一些思路和空间。

  第二,在艺术探索上,既有对重大历史事件史诗化的银幕书写,又有一批以人物情感命运为镜,折射和再现人性主题与个体意识回归之作,以及一批反映现实事件以及在类型片领域创造票房佳绩并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的佳作。总的来说,新世纪十七年以来,尽管困难重重,军旅电影依然出现了一批深具意义的不凡之作,也有过颇具个性和争议的探索。

  革命历史和伟人造像

  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影一直是中国军旅电影的标签,即正面强攻革命历史进程中的重大事件。自上世纪8090年代《大决战》系列首开先河,到《大转折》《大进军》呈集团式冲锋,对于普及党史军史、振奋民族精神均起到了正面作用,它们以鲜明的中国印记,贯注一种中国军魂和民族气魄,体现出鲜明的主流意识。《太行山上》等革命历史题材影片将决定中国前途与命运并改变了世界格局的重大战争、战役和历史事件艺术地搬上了银幕。《八月一日》表现了第一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在波澜诡谲、千钧一发的革命形势中最终选择以武装斗争拯救中华民族于水火,其壮阔的进军场景、厮杀惨烈的巷战场面有所推进。《太行山上》显示了主旋律影片较以往同类题材电影中所相对弱于展现的宏大视野及企图。《我的长征》展现了一个普通农村少年成长为英雄的心路轨迹。《百团大战》以悲怆的影像风格、细腻的英雄造像,呈现出了一幅气势雄浑的战争画卷。《血战湘江》深度挖掘痛感记忆作为电影切入点,该片以深沉饱满的审美体验,揭示出红军将士穿越黎明前黑暗的勇气与力量。

  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的献礼影片《建国大业》开启了一种全明星模式的献礼片,尽管该片和此后的《建党伟业》《辛亥革命》因多线叙事和庞杂的人物显得有些凌乱,但是,它们在主旋律影片中有了长足的进步,相当程度上超越了以往同类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片“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时代局限,而较敢于以宏大的企图心、庞杂的细节来综合地表现事件之前后的历史全景,展现出了当代电影人理应具有的厚重、深刻和不断发展的对革命历史的新认知。

  “共和国名将”系列影片《曾克林出关》《夜袭》等的表现对象是数位开国将军最具有代表性、却并不一定广为人知的经典战例,通过类型化的艺术加工,将之投影到银幕上。其中《惊沙》以顽强不屈、向死求生的惊人勇气,狂飙一曲红军精神乃至人性光辉的壮美颂歌。

  此外,影片《邓小平》《我的母亲赵一曼》《东京审判》《谁主沉浮》《可爱的中国》《秋之白华》《忠诚与背叛》《开罗宣言》《周恩来的四个昼夜》《风云1927 》《钱学森》《大会师》《黄克功案件》等,均在重大革命历史题材领域承载着以往经典影片带来的创新压力,努力地探索叙事模式和拍摄手法,以及易于让观众接受的商业元素,均有可喜进步。

  当代军营和大国想象

  改革开放尤其是新世纪以来,我国周边环境相对和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无疑对人民军队的职能使命产生影响;但到了面对人力不可预知和控制的自然、疾病灾害发生之时,尤其是诸如1998年特大洪水、2003年“非典”、 2008年“5 · 12”地震等灾害给人民群众带来生命财产巨大威胁时,人民军队的价值和意义便格外凸显。军旅创作者往往及时、敏锐地捕捉到了这种转变,推出了“三惊”系列影片(《惊涛骇浪》《惊心动魄》《惊天动地》)。

  《惊涛骇浪》以1998年全国性特大洪涝灾害为故事背景,赋予了剧中人物以各自不同的时代特征和情感纠葛,亲情、爱情、友情与光荣、尊严、民族情感在洪峰到来时集体爆发。《惊天动地》地震场面大量运用电影科技合成镜头,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同时通过正面描绘,展现了新时代青年军人的丰富情感和舍己为人的大无畏精神。

  将视野投向高端军事科技的重大现实题材献礼影片《飞天》具有前瞻性地想象了未来时空,以“家国同构”的叙事结构、跌宕起伏的人物命运、独具匠心的艺术想象,有力地印证了新中国作为航天大国崛起于世界之林的决心和能力。

  动作类型片《冲出亚马逊》始终围绕军人的心灵成长展开,叙事节奏明快,视觉冲击强烈。《战狼》的许多段落既酷且“燃”,视觉冲击力强,扣人心弦的格斗场景、近乎剽悍的武器展示和交火场面令人热血沸腾。主人公冷锋与布鲁斯·威利斯式的好莱坞动作英雄有相似之处:起点颇低,有性格障碍及缺陷,在痛苦中开始故事,在压力中逐渐转变,在生死时刻奋起,最终完成了不可能的任务,同时也实现自我的救赎和升华。影片还充分体现出当代青年军人的血性和情怀,人物设置上清楚看出主创对中国军旅电影的勇敢突破。

  此外,《歼十出击》《湄公河行动》等影片也产生了一定影响。

  类型探索和英雄传奇

  世纪之初,影片《紫日》拉开了战争类型片的序幕,该片画面如诗如画,对白精到,剧情不紧不慢、恰到好处。巨大的森林和紫日充满了隐喻和象征的意味,相比此前同类题材的《晚钟》,同样的沉痛与忧患的人性挽歌,《紫日》似乎多了一份国际视野和空灵姿态。

  《张思德》以扎实的生活细节和场景塑造了一个憨厚质朴的农村战士形象,使得“为人民服务”这一根本宗旨显得生动而厚重,具有很强的感染力。爱情片《云水谣》制作用心、画面唯美、注重地域文化的展现,表达了海峡两岸无法割舍的链接和情感共生性,符合东方观众含蓄克制的审美传统。

  《集结号》从某种角度说,它不啻是一部杰作:首先,语言极为流畅、烟火效果一流、表演酷劲十足,传统的英雄叙事自此改头换面,焕发了青春活力。其次,战斗细节充满了悬念和张力,让观众有带入感和窒息感。再次,个人主义的意蕴使得这部战争片撑破了“主旋律”叙事的森严壁垒。从另一角度说,《集结号》以一种几乎跳脱和叛逆的视角,质疑进而瓦解了概念化的叙事伦理,反映出一批造诣精深的电影家内心的审美追求。

  《智取威虎山》公映之后迅速成为现象级影片,在文本上,影片既保持原作的原汁原味,又做了创新性的改编,很好地传递了经典的温度;在场面调度上,不仅有《新龙门客栈》式的武侠语言,也有对黑泽明《七武士》等经典的精到借鉴;在人物设置上,主人公杨子荣粗犷练达、亦正亦邪,展示得多而告诉得少,显得格外酣畅淋漓;在叙事策略上,通过当下与历史的时空呼应,拉近了观众的审美距离,表现出对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价值取向的呼唤和共鸣。

  《金陵十三钗》《一九四二》均展现出了第五和第六代导演的成熟功力,视野极佳的场面调度能力和镜头语言掌控作品风格质地的能力。此外,几部作品都是以底层视野持续关注劳苦大众的生存现状与困境,在酷烈的生存境遇中,以肉体与精神双重挣扎,将碎片化、模糊化和标签化的人群具体化、个体化和性格化,体现了创作者的人文情怀与自我意识,呈现出创伤和批判,反映出作者在凭吊中强烈的情绪体验、甚至深深的愤懑。但是,这两部影片均为争议之作。此外还有《南京!南京!》虽显示出高超的制作水平和国产影片中不多见的视听水准,但它竟以宽容到没有任何立场的文化心理去解释侵略者的兽行,以冷静的历史眼光去追忆民族的剧痛,而难以见容绝大部分观众。

  《罗曼蒂克消亡史》显示出导演对于电影语言的高超驾驭与对电影艺术本体的深刻理解。然而,该片拍摄制作的难度技巧与创作者思想的芜杂斑驳恰成正比,含混而费解的主题亦使其口碑两极分化。因此可以推断,关于该片的话题和争议还将持续发酵,且不论成败,暂不辨优劣,种种现象表明:第一,中国导演在作品本身上有超越商业语境的雄心和预期;第二,部分市场或许先于体制机制包容“另类”。

  在此领域,还产生了《血性山谷》《我的格桑梅朵》《嘎达梅林》《栖霞寺1937 》《对岸的战争》《黄石的孩子》《马石山十勇士》《天安门》《拉贝日记》《十月围城》《沂蒙六姐妹》《神勇投弹手》《我的战争》,谍战片《风声》《听风者》《明月几时有》,喜剧片《举起手来》《斗牛》《黄金大劫案》《厨子戏子痞子》等一批艺术水准较高的作品。

  上述作品在构建一段段银幕历史的同时,也深刻地打下当下的烙印,有得有失,瑕瑜互见。

  军事战争影片是世界上最主流、最多观众、最高票房的影片。其原因是英雄叙事在世界任何一个地方都永不没落,而军旅电影的核心就是英雄。当前,一众商业院线望“主旋律”色变,排映场次动辄不足1 %,在票房和影响力上成了巨大压制,的确是一个重要的客观因素,但不是问题的根本。中国观众在批评、调侃劣作,充分说明人民心底对真正的英雄一向充满期盼。只有具象而鲜活的“英雄”投上银幕,抽象而伟岸的“英雄”才能成为全民精神的摇篮、重镇与彼岸。

  时光来到建军90周年,在全球娱乐化的焦虑和浮躁语境下,中国军旅电影回望辉煌历史,面对军事变革和强军兴军的伟大征程有理由豪情满怀。同时,难以用现实军旅作品回答现实问题的窘迫亦愈发明显。

  窘迫,未必由于功力浅,更多是心态浮。创作者必须脱离急就章式的拍摄模式,必须跳出场面至上、特技先行的制作理念,必须挣脱无难度或偏颇叙事+“小鲜肉”的恶劣氛围。从创作的最初的动机开始,埋头深挖,发掘人民军队、军人、军营、军属在各个时期内与众不同的精神气质和人文内涵,在战役、战线、战场、战斗内外找寻人民英雄的灵魂成长和蜕变轨迹,在友情、亲情、爱情、信念、尊严中探索具有永恒意义的人性光辉和道德范式,找准选题深耕细作,才能具有更为广阔的深度、更为灵活的视角、更为波澜壮阔的想象力和更为感人至深的表现力,才能从容应对大片时代的市场机制,实现中国军旅电影在文化核心价值观方面的互通与共识,赢得观众和国际市场上的普遍认同。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收藏 挑错 推荐 打印
 
热点内容
·常州市书法家协会
·常州市音乐家协会
·常州市摄影家协会
·常州市作家协会
·常州市美术家协会
·2017下半年江苏省文联书画考级、中国美
·常州市工艺美术家协会
·常州市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华音杯”
·常州市舞蹈家协会
·常州市戏剧家协会
主办单位:常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地址:常州市延陵西路23号投资广场六楼   网站地图
联系电话:0519-86679987   传真号码:0519-86679986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网站标识码:3204000082  苏ICP备0500361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