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里,一群青年用行动宣传了民乐,电影编剧也有意识地将古筝、扬琴、二胡与热爱日本动漫的二次元少女结合在一起,最后的民乐合奏中,甚至加进了电贝司电吉他的现代元素。这是一个不错的愿景。但是,现实中,我们一定还可以做得更多更好……
《闪光少女》这个名字,取得巧妙。反正我第一次听说这部电影的时候,它是吊足了我的胃口的。这到底是一部什么样的电影?科幻?爱情?恐怖?战争?似乎都不是,又似乎都有可能。这个题目,绝对是这部电影的出彩之处。
猛一看,这是一部校园青春片。角色的设定也很符合校园,有早恋,有课堂,有奇葩,但正是如此,给人一种平庸的感觉——这种片子实在是太多了。
然而,这并不是它的主旋律。中西方音乐的碰撞、传统文化和当代文化的冲突,才是这部奇葩电影的主线。
其实在此之前,有过一部主题类似的电影——《百鸟朝凤》。《闪光少女》在构思和桥段上借鉴了其中的内容,开头部分以及中间斗琴一段,都出现了《百鸟朝凤》这首曲子的旋律。
影片一开始,就交代了这所音乐附中学生之间的矛盾:学西乐的嫌民乐土,学民乐的嫌西乐装,甚至因此发生了斗殴事件。按理说,事后的惩罚应该是一视同仁的,但片中的校方,只是在民乐系门口装了一扇铁门,甚至决定停办民乐系,从下届开始不再招生。所有民乐系学生都为此愤愤不平。看到这里,我心里也无法平静——这不仅仅是电影,更接近于现实,越来越多家长送孩子去学习西方音乐:钢琴、小提琴、长笛、吉他……而学中国民乐的人则越来越少。对待很多民族传统文化的绝活也是如此,结果呢?一门门技艺开始失传,成了“非遗”。
这之中,固然有世人崇洋心理作梗,但影片也指出了中国民乐创作和教学领域自身存在的问题——很少有新的经典曲目,没有活水注入。我也是一个学习音乐的人,主修古筝,也顺带学了民谣吉他。古筝到现在为止,弹的要么是传统古曲,要么是改编曲,很少有完全原创并且容易学下来的新曲。学一首技巧创新的大曲子,少则两个月,多则半年。反观吉他,很多曲谱随着流行歌曲的产生而产生,传播得很快,只要掌握了基本技能,学会弹一首曲子只要寥寥几分钟,上手很快。用时髦话来说,古筝的“用户体验感”有些不足。
对于民乐的接受需要时间积淀,需要刻苦练习,但最重要的,是要观众能够欣赏。《对楚王问》中如此记载:“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其为‘阳阿薤露’,国中属而和者数百人;其为‘阳春白雪’,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引商刻羽,杂以流徵,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人而已。是其曲弥高,其和弥寡。”中西方音乐,都是从练习通俗的、在大众中广泛流传的曲子开始,但西方音乐在发展过程中也许更注重提升技艺并在其中融入大众化的感情,像《英雄交响曲》《悲怆交响曲》《安魂曲》等,只要有感情者都能听懂一二分。中国音乐和诗歌、舞蹈、礼仪甚至宗教仪式紧紧结合,发展过程则是不断提升思想境界和微妙隐秘的情感,可能技巧上并不需要多超拔,但是对知音的要求却特别高,听众必须得有能力去听出悟出其中的内涵和感情,这就需要一定的文化积淀和音乐修养了。历史上能听懂“引商刻羽,杂以流徵”的,似乎只有谢安、王子猷、李白、白居易这些大文人。我们今天的社会充满了快餐文化,很少人像片中的古筝少女“千指大人”那样去通读音乐历史、传统文化,所以,电影中出现的那一架被人遗忘的青铜编钟,那一个唱出“诚哉古人言,鸟尽良弓藏”的附中仓库保管员,都是一种无言的隐喻。民乐在部分人眼中成了一个笑话,这不仅是民乐的悲哀,也是民族文化的悲哀。
十八世纪的英国世界博览会,当各国送来自己在工业革命的影响下产出的新事物时,中国还是展示以前的瓷器以及茶叶、古乐等,送这些东西过来的大清官员不禁感叹自己仍只是在沾老祖宗的光。现在的中国音乐不也是这样吗?很多是老祖宗传下的东西,但对于很多老的东西我们没有学深学细,就忙着创新,或者像片中的“神经”姑娘一样,忙着和学西洋音乐的干仗去了。
片中,音乐附中的教导主任在面对学生关于为什么要停办民乐的提问时,说了这样的原因:因为没人学。为什么没人学?因为没人宣传。为什么没人宣传,因为没人学。这是一个恶性循环。电影里,一群青年用行动宣传了民乐,电影编剧也有意识地将古筝、扬琴、二胡与热爱日本动漫的二次元少女结合在一起,最后的民乐合奏中,甚至加进了电贝司电吉他的现代元素。这是一个不错的愿景。但是,现实中,我们一定还可以做得更多更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