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艺视界 >> 内容
互联网,传统文艺的新土壤

发布日期:2017-08-15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翁敏  浏览次数:
 

  日前,由广东省民协等单位主办的“发现传承·手作之美”2017首届网络摄影大赛启动。活动仅开展短短七天便成功吸引到60多万网友的关注。目前关注度还在持续上升,预计到8月份活动结束时,关注量可达千万。

  此次大赛以“发现传承·手作之美”为主题,引导全社会关注身边的传统工艺和手艺人,通过相机或手机抓拍传统手工技艺,如雕刻、刺绣、陶瓷、编织的艺人在手工制作过程中的“手部特写”,对濒临失传的传统文化进行抢救性记录。一双手、一张普通民间艺人的特写照片,简简单单的影像,却形象地诠释了什么叫做手作之美,什么叫做“工匠精神”。当传统文艺搭上网络的快车,只要有好的创意,也可以瞬间引燃网络,玩出不一般的新潮味!

  中华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网络作为一种新的传播平台,极大地拓展了传统文化传播的时空,促使传统的传播方式、传播载体和传播速度发生革命性的变化。数据表明:目前中国网民规模已达到7.31亿,其中通过互联网使用传统文化应用的用户规模达到1 . 96亿人,相当于每4位网民就有1位是传统文化应用的用户。这说明传统文化在互联网还是拥有相当大的影响力。

  互联网让传统文艺传播更便捷

  网络传播的便捷、迅速和及时,使传统文化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传播、交流的障碍已基本消除。各种网站、微博、微信、 APP等新媒体展示平台,大大降低了大众接触优秀传统文化的门槛。只要登录相关网络平台,即可看到、听到、欣赏到各类文化资讯或演出,艺术变得“触手可及”。而谷歌与世界各地博物馆合作推出的“谷歌艺术计划”,以超高解析技术拍摄馆内历史名画供全球网民欣赏,有些图片甚至可以做到仔细地考查作品的笔触细节,比亲临博物馆看到的还要精细千倍万倍。

  即时性消解了传统文化传播的时空限制,打破了文化传承与传播的地域界限,世界成了“地球村”。即使身处不同角落,艺术家们仍可以通过网络,在同一时间不同地点进行合作,实现信息的实时共享,合唱一首歌、合奏一首曲,或者完成一场“面对面”的表演。文章一旦发表,即时就提供给全世界的读者共同阅读,一点也没有“耽误”在路上。传播的无缝连接使不同的文化传统、不同的价值观念相互交流和碰撞。

  平等性让每个人可以成为艺术的创作者。大众在新媒体上更不易受到类似传统媒体“守门人”的操纵。传统文化的稳固和权威被打破,大众成为了艺术的参与者和创作者,每个人通过新媒体平台发布个人创作的视频、图片、文字、音乐等。传统文化的通俗化传播更接近大众的口味。

  互动性实现了“多对多”的传播。成千上万的读者围绕一个作品寻求与世界上其他的观众之间的共鸣,通过点赞、吐槽、贴标签、分享、评分等手段,与作者和其他读者互动,分享自己的观点和见解。有的意见会干预或影响到作品的最后走向。有的读者直接进行“同人”创作,让他人作品中的虚拟人物按自己的意愿扮演不同的故事,并由此派生出一系列线上或线下的新作品和衍生品。创作者也经常反其道而行之,利用网络征集读者的意见,使其作品更贴近大众需求。

  互联网激发传统文化消费意愿

  技术的发展促进了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的深度融合,创造出一种新的经济发展业态。众多“创客”脱颖而出,文化创意产业蓬勃发展。网络购票、购书、购买艺术作品已经成为时尚的文化生活方式。传统手工艺品,在淘宝等应用上随时可购;看到喜欢的艺术作品,无需排队结账,扫描条形码直接微信支付;关注书店微信公众号,享受“线上下单,线下取书”的O2O服务;雅昌艺术网、嘉德在线等书法、美术作品网络交易平台也应运而生。

  电商的发展,使人们在知识、文化、艺术、美学等多方面的个性化需求得到满足。大数据时代,通过分析消费者的浏览路径、购物行为,可以获得比较精准的个人消费习惯,找到清晰的目标消费者,量身定做个性化的“一对一”服务和营销。个性化定制特别受到年轻一代消费群体的青睐,这也为传统文化艺术争取年轻群体提供了一种便利。要在年轻一代培育文化自信,首先要让他们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体验到传统文化与自己的生活原来如此的“近距离”,由此对传统文化产生崇敬感和亲近感,激发起他们的文化消费意愿。

  互联网促进传统文化教育改革

  互联网让传统文化艺术“分众化”,不同公众群体对艺术的品位也存在不同,即便是同一家庭成员之间,对艺术媒介和艺术品的欣赏趣味也不同。“雅俗共赏”的局面被打破,市场被更细致划分。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的网络使传播直接进入了数字化时代。联机数据库、光盘出版物、网络信息资源、网络视频教学、直播、论坛问答等,手段与形式日新月异。

  网络文化中张扬的个性、活跃的思维也给传统文化的循规蹈矩、墨守成规带来了强大的冲击。只有创新,才能让中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2017年央视综艺节目《中国诗词大会》之所以能成为网络爆款,就是因为它紧紧抓住了观众的诗词文化情结,通过现代传媒的重新演绎,让诗词贴近了当代人生活、符合了当代人审美,并通过互联网发酵升温。坚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小众的优秀传统文化也可以走出象牙塔,走进百姓的生活,赢得口碑,赢得市场。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重要讲话,包含了一系列传承弘扬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年初,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发布《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要求全社会共同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层、更持久的力量。在生活节奏逐渐加快的时代,我们迫切需要以一种更加包容的、开放的心态,以更加交融的、动态的眼光,重新认识、感受蕴藏和流淌在民族血脉中的传统文化。利用网络,打造出具有传统文化魅力兼网络文艺气息的精品,让古老的传统文化更生动、更接地气。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收藏 挑错 推荐 打印
 
热点内容
·常州市书法家协会
·常州市音乐家协会
·常州市摄影家协会
·常州市作家协会
·常州市美术家协会
·2017下半年江苏省文联书画考级、中国美
·常州市工艺美术家协会
·常州市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华音杯”
·常州市舞蹈家协会
·常州市戏剧家协会
主办单位:常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地址:常州市延陵西路23号投资广场六楼   网站地图
联系电话:0519-86679987   传真号码:0519-86679986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网站标识码:3204000082  苏ICP备0500361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