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上海金山举办的2017中国故事节“山阳杯”幽默故事会成果展示暨金山区文化艺术季闭幕式上,发布了120篇专家推荐的“中国好故事”名录。自今年2月启动以来, 2017中国故事节“山阳杯”全国幽默故事会共收到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和香港、台湾地区以及旅美华人发来的参赛稿共5013篇,其中有400多篇进入复选。
故事来自群众生活,浓缩百姓喜怒哀乐,折射社会百态,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文艺活动样式。而幽默故事,是中国新故事这棵大树上的一个重要分支,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一,是人民群众茶余饭后自娱自乐的一种新形式。在花样繁多的故事品种中,幽默故事因其短小有趣,特别受到老百姓的喜爱。近年来,在“讲好中国故事”的感召下,全国举办的故事活动如火如荼,但像上海金山山阳这样,以“幽默”为主题的全国性故事活动,则仅此一家。
在《故事会》辛勤耕耘了40多年,上海市文联副主席、上海市民协主席何承伟深知这本杂志最受读者喜爱的栏目就是“笑话”和“幽默”。“幽默来自群众,群众需要幽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仅需要丰厚的物质财富,更需要丰厚的艺术财富,只有当人民群众的生活充满了欢声笑语,也许那才是真正实现小康生活的标志。”何承伟说。
幽默是外来词汇,但幽默故事在中国由来已久,除了历代文献所收录的以笑话为主体的作品集,在民间还有大量口头流传的故事、寓言和笑话,中国民协的“三套集成”工程对此进行了搜集整理,篇篇意趣横生的民间故事,反映出历史万象和人生百态。
在中国幽默故事的传承与发展研讨会上,中国民协故事委员会主任、《民间文学》杂志社社长白旭旻说,从创作角度来看,幽默故事既有民间的自发创作,又有作家的自觉创作,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由故事作者创作的新故事应运而生,作为新故事重要品种之一的幽默故事得到了蓬勃发展,并且长盛不衰。
1963年,山阳故事家张道余在上海《文汇报》发表了《说嘴媒人》,以生动的语言、曲折的情节讲述了一对青年男女的婚恋故事,被誉为新故事在上海的开山之作,至今读来仍充满鲜活的生命力。在本次幽默故事征稿作品中,有不少作品都体现出作者对当下社会新业态、新事物的关注,细致描述了人物特性和生活细节,通过或囧或乐的善意演绎,实现了揶揄、讽刺与心理和谐的统一。
在故事作家叶林生看来,现代幽默故事对生活态度的关注,对人生情感的倾注,对人性向善的诠释,其实也反映了这一文学样式无可回避的时代担当,用夸张、讹谬、讥讽等手法近距离展现出现实生活的真实形态和人物众生相,让读者在会心一笑中感悟着真实的生活味道。
“一则幽默故事,或许改变不了某种社会现象,拯救不了一个迷茫的灵魂,但至少可以是一种道德能量的传播和散发。”叶林生说。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本次幽默故事会成果发布活动的一部分,中国民协故事委员会授予山阳镇“中国幽默故事基地”称号,今后将承担中国幽默故事作者的培训、幽默故事理论研究和实践创作及成果发布等职责。“以幽默故事为抓手,以幽默故事基地为平台,山阳镇将进一步发挥故事优势,争做‘讲好中国故事’的模范。”山阳镇党委书记孙引良介绍,山阳镇长期致力于培养新一代故事创作、讲演新人,在张道余、张正余等老一辈故事家的指导和引领下,戚旭旻、周秋兰等30多名年轻故事作家和故事员脱颖而出。
与会故事家表示,幽默故事是民间文学的一种,汇聚了群众智慧,讲好幽默故事,要到群众中收集素材,贴近生活、提炼生活;幽默故事雅俗共赏,没有年龄、身份、职业等阅读局限,讲好幽默故事,要从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需要的角度出发,寓教于乐、启迪人生。运用逻辑思维的惯性反差、心理预期的互不对称、心态特征的夸张超常等技巧手段让人发笑,是幽默故事不二法门,随着社会的发展、文明的进化、智慧的增长和信息的爆发,让幽默故事“旧瓶”装“新酒”,则体现出了幽默故事的创新活力和时代魅力。
《故事会》杂志社社长、主编夏一鸣表示,清代石成金在他所编的笑话集《笑得好》初集题解里说,“人以笑话为笑,我以笑话醒人,虽然游戏三昧,可称度世金针”,会心一笑里蕴含了大道理、大智慧和大人生,这也是幽默故事一直受到人们欢迎和重视的原因,也是今天发展幽默故事的意义所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