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艺视界 >> 内容
拥抱年轻人让戏曲更“年轻”

发布日期:2017-12-27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张鹿  浏览次数:
 

  ——从“昆曲跟我学Follow Me”延续十年说起

  “没想到,幼儿班每次一招生,立即就爆满。甚至连昆剧表演艺术家梁谷音都把自己的外孙女送到班里来学习。”这是近日在上海昆剧团“昆曲跟我学Follow Me”课堂开班十周年纪念会上,一些学员的深切体悟。据笔者了解,十年前开班之初,这个课堂的学员就基本都是年轻的都市白领,如今,一些当了妈妈的学员又陆续将自己的孩子送到这里的幼儿班学习昆曲。从最初的1个旦角班,到如今16个班,几百名学员。在工作生活的闲暇学习昆曲,已经在上海年轻人当中慢慢兴盛起来。尽管说来,“昆曲跟我学Follow Me”的十年成功实践只是当下昆曲艺术回暖的一个小小案例,但它正体现着戏曲剧种也可以在“年轻化”上探索出一条传承的新道路。

  怎样让戏曲艺术更好地传承下去是这些年业界不断努力的一件事情,但实践背后的结果却并不都尽如人意。当下不乏一些剧种的演出节目为了吸引眼球,加以噱头化地改造,比如曾有观众批评某综艺节目用戏曲的腔调填入流行歌词演唱是对传统艺术的亵玩。这类褒贬不一的节目改造,经过时间的证明终归只是昙花一现,不但没有招来观众,而且也未能使戏曲表演艺术在所谓的“流行歌曲”中真正流行起来。再加上如今戏曲创新和发展仍然面临许多困境,一些悲观主义者们甚至认为如今的戏曲艺术已经到了濒危的境地。“为什么观众少,传承难?”不少戏曲爱好者对当下戏曲艺术所陷入困境的反诘值得深思。

  而“昆曲跟我学Follow Me”的有效尝试,无疑与它突破了当下许多戏曲剧种观众老龄化的瓶颈,创造出了一种属于年轻群体的“小确幸”有很大的关系。针对都市白领的“昆曲跟我学Follow Me”昆曲时尚课堂,受欢迎的程度比肩琴艺、舞蹈等时下热门的学习课程。一些年轻人甚至开始将学昆曲作为“修身养性,培养气质”的良方,在学习的同时,聊生活、交朋友,在这样轻松的环境中爱戏曲、懂戏曲,从而主动传播戏曲的“传道”形式,这在当地越来越流行。这种流行,不但拉近了受众与戏曲艺术的距离,还能使参与者更好地理解、走进戏曲艺术,使戏曲不再局限于专业人士,也可以“接地气”起来,让人生发出情感的共鸣,从而愿意去宣传,甚至在口口相传中让更多人参与进来,让学习昆曲成为一种都市时尚。上海昆剧团的实践,无疑是有成效的。

  无论是白先勇在青春版《牡丹亭》上付诸的探索,还是截至2013年上海昆剧团8000余名高级会员中年轻人就占到85 %,笔者以为,以“年轻化”的姿态去迎来“年轻化”的观众,应该成为当下戏曲发展的主流。但戏曲的年轻化,不意味着摒弃传统,而是在保留原汁原味的基础上,加以更现代化的艺术渲染,培养更年轻的戏曲表演者,吸引更年轻的观众,以迎合却不媚俗的姿态延续戏曲的命脉。

  过去,总有为了比赛和获奖,匆忙创作、匆忙演出,比赛结束就刀枪入库、束之高阁的戏曲人,这样怎么能够赢得观众?尤其是在快餐文化的挤压下,大众的目光逐渐转向舞台选秀等视域,戏曲的生存境况并不那么理想。在这种背景下,一些戏曲人急于拯救传统艺术,难免病急乱投医,在传承与创新的“度”的把握上乱了阵脚,失了分寸,或抛却本体,胡乱“嫁接”,或抛却传统,一味“西化”。尽管诸多的尝试曾在短时间内激起过波澜,却并不利于戏曲本身的长远发展,也无法真正走进观众的心中,得到审美的认同。

  近年来,国家对戏曲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戏曲传承发展的环境越来越好。而在这种利好的形势下,都市白领以饱满的热情走近、接纳戏曲,用戏曲来提升自己的文化艺术修养,这些可喜景象和趋势,都为其他戏曲剧种的传承提供了可借鉴之处。如果戏曲人能够经常思考“让观众走进剧场的理由”,琢磨当下年轻观众走近戏曲的出发点,让戏曲更“年轻化”,也许戏曲艺术的振兴会更阔步向前。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收藏 挑错 推荐 打印
 
热点内容
·常州市书法家协会
·常州市音乐家协会
·常州市摄影家协会
·常州市作家协会
·常州市美术家协会
·2017下半年江苏省文联书画考级、中国美
·常州市工艺美术家协会
·常州市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华音杯”
·常州市舞蹈家协会
·常州市戏剧家协会
主办单位:常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地址:常州市延陵西路23号投资广场六楼   网站地图
联系电话:0519-86679987   传真号码:0519-86679986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网站标识码:3204000082  苏ICP备0500361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