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宣部、文化部、财政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戏曲进乡村的实施方案》,提出到2020年,在全国范围实现戏曲进乡村制度化、常态化、普及化,增加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总量,解决农民看戏难的问题,形成政府、市场、社会协同推动农村文化建设的良好局面。
“听了秦腔,肉酒不香。”这是作家贾平凹在其《看戏》一文中的说法。他如此描写农村看戏时的盛景:“杨树上,柳树上,槐树上,一个树杈一个人。他们常常乐而忘了险境,双手鼓掌时竟从树杈上掉下来,掉下来自不会损伤,因为树下是无数的人头,只是招致一顿臭骂罢了。”此情此景,也让我想起小时在农村看戏时的情景,那些年月,乡戏可是乡村节庆的重头戏。然而现在,老实说,就连春节,许多偏远农村基本上也看不到戏了。这种尴尬的现实,应该就是当前推进戏曲进乡村的深层原因之一。
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广袤无垠的乡村都需要戏曲的深厚滋养。且不说,我国诸多种戏曲本来就生长于民间,曾经长期活跃于民间,也曾在民间变革发展,最终进了城市,登上大雅之堂,它们本有反哺乡村的义务。单就丰富农村文化生活而言,戏曲也是一份不可小觑的助力。乡村不少留守劳动力本来就是戏曲最稳固、最忠实的观众,放下锄头,坐在台下,那高亢的曲调,那优雅的动作,那动人的情节,会使他们筋骨舒展、心情舒畅。乡村留守儿童若能常被戏曲熏陶,一定能留下深刻的记忆、浓浓的乡愁。
乡村仍然需要戏曲,戏曲如何才能深入乡村?根据有关部门要求,县级人民政府将戏曲进乡村纳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纳入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范围。后一种纳入,可能操作起来简单,政府花钱,请一些戏曲表演团队进乡村表演,但需要提醒的是,“请进来”什么剧目要视当地观众的具体情况而定,否则资金耗费不少,戏曲进乡村带给观众的精神享受却不多,甚至有可能徒具形式。
而纳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则应成为地方推动戏曲进乡村的重要抓手。换言之,要为戏曲进乡村“育团队”。贾平凹过去在农村看秦腔,为何留下了终生难以磨灭的印象?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那戏那人那场景接地气。我幼时在农村看川剧,虽然布景简单、唱腔并不十分专业,却是熟悉的乡音、熟悉的故事,常常引得台下掌声阵阵。有些演员是票友出身,也能收获不少粉丝。故推动戏曲进乡村,在乡村培育业余表演团队,提升戏曲爱好者的专业化水平,是值得尝试的途径。
为戏曲进乡村“育团队”,提倡传帮带,给予资金扶持,其实是在为乡村“种文化”“育文化”。这也许比单纯的“送文化”更劳心费神,成效可能也不是立竿见影的。但是,一旦“种”起来、“育”起来了,戏曲艺术便会真正属于乡村,在乡村的肥沃土地上,萌发出传统文化的新芽,开出鲜艳的花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