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传甚广的国学经典《三字经》近日有了一个新版本,即年已九旬的著名作家宗璞和中国社科院哲学研究所中国哲学研究室主任李存山合作编注的《三字经节简注本》。和以往各版本有所不同的是,因不认同《三字经》中有关“三纲”“君臣”的内容,宗璞等大胆对其进行了一些删改,认为这是对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之举。
对于传承传统文化,国人早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不二共识。但何为“精华”?哪为“糟粕”?人们又该如何做到科学“取舍”?却不乏见仁见智的争议与解读。比如有人主张正视历史沿革,对国学经典中的所谓“糟粕”,施以批判性地解读与传播,也有人力主以外科手术方式剔除“糟粕”,抑或是以诠释现代理念的词汇取而代之。宗璞对《三字经》中“纲常”内容删改,属于后者的典型案例。
从报道来看,《三字经节简注本》将原文中的“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改为了“三求者,真善美,多思考,常在心”;将“上致君,下泽民,扬名声,显父母”,改为了“为祖国,为人民,寻求真,多行善,创造美,度一生”。笔者以为,历史是讲究袭传与沿革的,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也需要正视历史发展脉络,理解其文化渊源与思维局限,不宜以当代理念强加于古人。《三字经》作为流传甚广的国学经典,不仅早已成为妇孺皆知的启蒙读物,还传播至韩国和日本等国,近代更被译作英、法、俄等多种语言,甚至还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入“儿童道德教育丛书”向全世界发行。从这个意义上说,《三字经》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身为原产地的国人,我们有责任维护《三字经》的规范性。
缘自封建礼教的“纲常”伦理,的确不乏等级森严和刻板愚昧的不合理、不平等之处,但具体到《三字经》,却并无“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单方强势之意,而是为其定下了“君王与臣子的言行要合乎义理,父母子女之间相亲相爱,夫妻之间和顺相处”的行为准则。正如中国传媒大学文学院教授姚小鸥所质疑的,《三字经》中“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几句是有来历的,并非哪位思想家心血来潮杜撰出来,也不是哪位统治者个人意志的体现,而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社会组织形式的理论总结。因此,用它来对孩子进行传统文化熏陶时,有必要让孩子认识到特定历史阶段人际关系的全貌,而不是单方点窜后的一鳞半爪。
笔者看来,中国的传统文化一向讲究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儒家“纲常”思想的本意也是要强调双方互有责任,即君仁臣忠、父慈子孝、夫义妇顺。只是后来被部分统治者利用和歪曲。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说,“三纲”中的所谓“糟粕”,其实是在部分统治阶级实践中的毫无原则和不辨是非的“愚忠”“愚孝”和“夫权”,而这种不合理的教化,并非只存在于《三字经节简注本》所修改的寥寥数句,而是或轻或重地弥漫于整部作品,要“改”除非另起炉灶,而面目全非的修改则无疑有负“国学经典”名号,只能称之为“新编三字经”。
囿于历史原因,精华与糟粕并存是包括《弟子规》《三国》《水浒》等在内国学经典的共性。阅读国学经典,关键在于批判性的阅读和引导,不片面地灌输,不片面地要求孩子囫囵吞枣式背诵,而是“探究式”学习,比如“上致君,下泽民”就可以让孩子们理解为“上可以报效祖国,下可以为人民谋福利”。用合理的阅读、解读手段替代硬性割去“糟粕”,似乎更有助于延续国学精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