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届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集体节目展演,涌现了许多创新类、原创类节目——
打造更符合孩子趣味的戏曲
“女孩展示的是柔美的戏曲程式,男孩展示的是阳刚的戏曲基本功,既是集体节目,又分开了行当。”第21届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集体节目展演中,江苏省张家港市梁丰小学的两个节目宫扇表演《浓妆淡抹总相宜》、髯口表演《粉墨少年》受到专家和观众的好评,孩子们的辅导团队负责人、张家港市锡剧团团长董红介绍了节目的构思。
“为孩子编排戏曲集体节目,整体感很重要。不仅要教孩子以戏曲形式表现情节、刻画人物,还要将戏曲的文化内涵、故事的精神营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孩子们还不具备很完整的艺术表达能力,集体节目要教他们团结协作,舞台是一个整体,不是以个人为中心,他们需要相互学习提高,这就是戏曲艺术的‘一棵菜精神’。”董红说。
更多孩子步入戏曲之门
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是中国剧协自1996年起主办的一项少儿戏曲活动。中国田汉研究会会长周光介绍, 2016年以前,小梅花荟萃以个人节目为主,每届有百余名小选手参加展演, 21年来开出“小梅花”两三千朵。“一个孩子可以带动一个家庭,他们的父母、祖父母、亲戚都会对戏曲艺术有所关注。”周光说,以此计算,每年参加选拔的有数百人, 21年覆盖人数可达上万人。“有的‘小梅花’走上了专业道路,在各级院团担任主演。第一届‘小梅花’吴非凡, 2015年更是获得第27届中国戏剧奖·梅花表演奖,成长为‘大梅花’。更重要的是,‘小梅花荟萃’培养了戏曲观众,一个孩子学习戏曲两三年,就会对这门艺术有感情,以后就能主动走进剧场看戏。”
经过个人节目的经验积累,“小梅花荟萃”去年创设了集体节目。周光介绍,集体节目少则十几人,多则几十人,一个班级、一个年级乃至一个学校都有积极性,从而引领更多小朋友步入戏曲艺术之门。
“个人节目都是孩子演传统戏,以此来衡量孩子的表演水平、老师的教学程度,然而传统戏真正适合孩子演的却比较少。”中国文联戏剧艺术中心大型活动部主任薛金岭介绍,个人节目一场展演往往会看到“3个卖水的”“4个杀惜的”,集体节目几乎没有重复,“一个节目一个风格,这次展演中有两个《智斗》,也是各有各的创意和特长”。
原创类集体节目有新意
“题材特别丰富,类型特别丰富”,是中国戏曲学院导演系教授乔慧斌对集体节目的印象。传承类如锡剧《小过关》,编排类如评剧《成兆才·青灯照白头》,原创类如越剧《越韵古诗·梅兰竹菊》,创新类如宫扇、髯口表演,联唱类如京剧《国粹飘香》等。其中,原创类节目尤为突出。
“梅兰竹菊是中国传统艺术比如诗词、水墨画常常表现的对象。”乔慧斌说,《越韵古诗·梅兰竹菊》把中国传统艺术中一以贯之的写意精神以戏曲的形式表达出来,“越剧本身具有抒情性,擅长诗意的表达,这个节目选了四首古诗,每首古诗是一种植物的代表作品,以越剧的不同流派来演唱,梅兰竹菊的气质与流派的艺术风格相对应,文学、戏曲、音乐、舞蹈都渗透在形式中,充分发挥了戏曲这种综合性艺术的功能,陶冶情操、感化心灵。”乔慧斌表示,这样的节目值得各个剧种尝试。
“《小马过河》《司马光砸缸》《莲石湖传说》作为原创课本剧,由孩子们扮演课本中的人物、动物,既学习了课文,又走近了戏曲艺术。”周光说。京剧《小马过河》中,小动物的服饰设计得鲜活生动,获得一致称赞。京剧表演艺术家石宏图表示,这样的集体节目更能释放孩子的天性、更符合孩子的趣味,是一板一眼的唱念做打、模仿传统唱段不能实现的。“课文学过了也许会忘记,但是他们自己演过的戏绝不会忘,有可能影响他们的一生。”《中国戏剧》杂志副主编高扬说。
从小埋下传承创新的种子
“孩子需要有自己的戏曲。谈情说爱的戏不合适,大喜大悲的戏不合适,为他们创作的作品,他们会喜欢,能真正参与其中。”薛金岭说,在参与集体节目的过程中,孩子对舞台艺术如何创作、排演有所了解,感受到舞台的魅力,对创作思维也有启发。
第21届“小梅花荟萃”展演了31个集体节目,与去年相比,已有新的探索。“不只求参与人多,还求编排精当。”薛金岭介绍,《越韵古诗·梅兰竹菊》去年展演的样式是几十人大合唱,今年改为4人分别演唱,数十人手持一支翎子伴舞,戏剧性、舞蹈性都有所体现。对于几组人齐唱同一折戏,或几个人同演一个角色的节目,专家表示,这些样式尚未脱离个人节目的框架,只是进行了简单的编排和调度,还有待继续探索。
“通过唱念做打,培养孩子们的戏曲情结,从小埋下种子,他们以后就会对戏曲情有独钟。”乔慧斌说,用戏曲的方式讲故事,传艺、传神、传德,滋养孩子们的情操、情怀、审美,应是集体节目的重要功能,“孩子们演节目的时候,可能还不理解什么是传承、什么是创新,但这种把课本、诗词,情感、语言呈现为戏曲样式的记忆,会根植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未来他们就会有意识地去传承、创新、创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