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剧,江苏第一大戏曲剧种、曾位居华东三大地方戏之首,如今面对文化多元化、文艺传播现代化、受众分众化的现实状况,面临着众多的机遇与挑战。
时代的飞速发展带来了现代人审美方式的变化与多元,锡剧剧目创作生产必须全方位探索创新才能与之相适应。而锡剧作品创作生产的主体是锡剧院团尤其是各专业院团,搞好专业锡剧院团建设,锡剧艺术生产才能可持续发展。
管理落后、人才缺失
锡剧院团发展困难重重
专业院团是剧目创作生产的主体,也是剧种传承发展的主力军,专业院团建设是锡剧艺术发展的主阵地、主战场,而当前锡剧院团发展却存在诸多问题。
市场营销意识缺乏,市场演出渐显疲软。以往锡剧专业院团的营销手段,一直停留在“靠关系、靠熟人”的层面上,谈不上市场营销机制。近年来,各地保护非遗和发展传统戏曲的力度加大,财政支持持续升温,锡剧院团置身于财政拨款打造的“温室”中,院团很难直面市场、走向市场、赢得市场、创造市场。
缺乏科学的戏剧管理者,经验管理为院团管理主流。一个院团需要领军人物即“大腕级”演员做台柱,否则在演出市场没有号召力,更需要一个既懂业务更懂经营管理的院团长,带领团队实现创作生产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被誉为地方戏曲一面旗帜的浙江婺剧艺术研究院(浙江婺剧团),这些年不断创出骄人业绩,很重要的一条经验就是出了一个跑龙套出身的“龙套团长”。锡剧界的院团管理仍停留在传统的经验管理阶段,管理者缺乏现代戏剧管理知识和能力。
人才结构演员比重过大,队伍建设不均衡。总体而言,专业锡剧院团缺乏艺术创作人才、艺术营销人才和艺术管理人才。各院团注重演员队伍的培养引进,而对锡剧编剧、导演、编曲、唱腔、舞美、服装等方面的人才队伍建设重视不够,即便在演员队伍培育方面,往往受传统和惯性作用,只注重原有优势角色行当的传承,而不去开发建设薄弱和空缺的角色行当。舞台演出的重要组成部分——乐队建设也普遍比较薄弱,即便是规模很大的院团,乐队行当也不齐全,规模阵容与其剧目创作生产不相匹配。同时,随着主创人员退休,后继人才培育又未跟上,致使创作生产力量严重削弱。尽管在从事一些重要创作生产时,可以举全锡剧界乃至全国戏剧界艺术界之力,但这毕竟是权宜之计,院团日常的排练、演出等常态性的运作势必会受到影响。
找准定位,解锁剧院运营
相关数据和经验表明,非营利性艺术院团在管理经费自给率与公共资助各占50 %的情况下,将激发其发展最大的活力;公共资助超过50 %,艺术创作会趋向保守;低于50 %,会倾向于商业化,不利于艺术本身的发展。从事舞台艺术的专业锡剧院团,要兼顾公益性和市场需求,具有鲜明的“非营利性”属性,这要求这些剧院团不能单纯追求经济效益,必须承担社会责任,应采用管理经费自给率与公共资助各占50 %的管理办法,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为此,各专业锡剧院团无论是事业性质的单位,还是改制转企的单位,都要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按照企业化的经营管理方式运作,进一步强化宣传推广和营销。目前锡剧的演出市场大致可分为商业剧院市场、娱乐场所市场、旅游剧场市场和民俗演戏市场。各剧院团的经营应确定目标市场,做到有舍有得。
一个剧院团要良性发展,不仅需要深刻了解自身状态,更要明晰本身为何存在,即服务于谁。以此为出发点,才能制定出并实现符合自身定位、部署科学合理的有针对性的发展策略。当下的锡剧演出管理要清晰发展战略,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兼顾。
同时,院团管理者通过战略远见和明确定位,掌握管理的先进理念及实践经验,构建符合本院团自身实际的科学管理模式,制定出严格的创作生产和演出计划,以及规范、有序、高效的经营和管理措施,以创作演出一体化、远近品牌打造同步化、传播推广动态化、市场营销精准化、服务观众人性化的“大营销”思维,准确定位目标市场,构建新型经营管理模式,重视观众体验,推动演出市场整体环境优化,实现剧院团的创新发展。
改革与创新是锡剧艺术生命的保障。当下,锡剧艺术在观演生态、人才结构、受众结构、传播路径等方面都发生着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锡剧从传统的现场演出、广播电视传播,发展到现今的可主动进军电影和电视剧市场,也可运用网络平台与新媒体、自媒体扩散,艺术呈现的手段和方式日趋多元化,锡剧应朝着包容性强、表现力大的戏剧艺术发展方向前行。惟有谱写、点燃传统锡剧艺术应时应势而动的韵律与火种,努力探寻传统锡剧艺术创新发展的新路径,才能在坚持锡剧传统的前提下使百年锡剧焕发出新的青春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