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各种脱口秀、演说、辩论、对话、访谈充塞了我们的耳目。擅长说话是一种公认的优势,有专门的书籍和课程指导普通人如何提高自己的说话技巧。大众文化中,通常可以通过富有感染力的言辞,塑造“人物设定”,赢得人们的欣赏和信任。
时间退回到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代,圣人孔子如何看待那些滔滔不绝的雄辩家和伶牙俐齿的演说者呢?孔子说:“巧言令色,鲜矣仁。”根据后代注家解释,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着讨人喜欢的话、做出讨人喜欢的神情,这个人心中是没有什么仁德的。孔子又说:“刚、毅、木、讷,近仁。”与“巧言令色”相反,当一个人刚强、坚毅、质朴、言语迟钝,就接近仁了。放在今天,如果说孔子的判断是正确的,显然很多人是被表象迷惑、被蒙在鼓里了。孔子则是非常确定的,他对于那些善于言辞的人,持很鲜明的怀疑态度,同时他更是笃定相信一个人存有仁德的表现是话虽然少,目标却很坚定,有时会口齿不流利。孔子持这种见解的解释也在《论语》中。
《论语》中记载了一则孔子与弟子司马牛讨论“仁”的对话:“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讱。’曰:‘其言也讱,斯谓之仁已乎?’子曰:‘为之难,言之得无讱乎?’”
司马牛向孔子请教什么是仁,孔子的回答是:仁人说话通常是迟钝的。司马牛继续问道,一个人说话迟钝就可以称得上是仁了吗?孔子引申道:正因为仁是做起来困难的,仁人说话的时候怎会不迟钝呢?
在某些时代,人们特别会对华丽夸张的言辞放松警惕,对言语、表情失去敬畏之心,当人们滥用言辞、优先听取言辞,他们早已忘记圣人告诫的,那些善于揣摩听众喜好、说话轻而易举的人是别有用心的,他们心中仁的观念标准也早已被冲淡。所以骗子依然能够骗人陷入精妙的辞藻、动人的表情,最终上了当。如果把这样的套路放大看,历史上篡权夺位的阴谋诡计其实也是花巧不仁的言行引起的更大的祸害。
这样的反面事例,汉代的王莽即是一个典型。王莽是历史上著名的逆臣贼子,篡夺了二百年的汉室天下,班固称他“不仁而有佞邪之材”。根据《汉书》的记载,王莽在最初踏入仕途之时,极善于伪饰自己,“宗族称孝,师友归仁”,不仅如此,他还极会揣摩他人心意。王莽想把自己的女儿嫁给皇帝做皇后,于是一本正经地搬出经书中所记载的“天子取女”之义,提议天子娶亲戚,并信誓旦旦地表示,由于自己的外戚身份,为了避嫌,自己的女儿退出候选之列。这引得太后感动非常,以为王莽坦诚无私。但在背地里,王莽却安排手下官员联络朝中公卿和太学生,联名上书太后,强烈要求皇帝娶王莽之女为皇后,最终王莽阴谋得逞了。
因此,孔子指出:“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越是在一个言辞泛滥的时代,越是不要轻易迷信一个擅长言辞的人。反之,一个言行能够相称的人,不会随便张口。我们一定都见过这样的情景:镜头前眼神真挚、语气诚恳的表演;高谈阔论、口若悬河的商人;巧舌如簧、夸夸其谈的乙方代表……先圣给我们的告诫是,不要马上相信他们,而是应该“听其言而观其行”。毕竟现在,无论是名人还是常人,“人设”的崩坏说时迟、那时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