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赶场”看戏听音乐会,是一种甜蜜的烦恼。这种烦恼在近年的每一届艺术节上都成为包括笔者在内的乐迷、舞迷与戏迷们的挂心事,不能不说与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不断精进繁荣的演出内容直接有所关涉,也在一定程度上,不言而喻地折射上海这座国际演出的大码头激荡向上的艺术生态。
有蛋有鸡,演艺空间与作品同步生长
多与少,是一座城市剧场演艺策划、运营者和节目创作方需要通盘考虑的问题。
在世界演出业中心城市纽约、伦敦和巴黎,每晚的演出数量、品种,从上世纪中叶以后就逐渐具有所谓“百货迎百客”,细分受众与消费层级的“旗舰店与分销店”规模,不必说大规模艺术节了,即便一个普通工作日或周末,这些城市中的音乐会、芭蕾、音乐剧、戏剧、多元类型秀等数量之多、品种之纷杂也往往令人咋舌。
正处于演艺生长与繁荣期的上海,二十年前拥有了当时独步中国演艺界的具有国际一流硬件设施的上海大剧院后,从未在剧场建设方面停步。从大型音乐会的理想举办地东艺音乐厅、中外音乐剧专用大型剧院上海文化广场、接轨国际一流乐团“厅团合一”模式的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即将在浦东崛起的上海大歌剧院,到沿黄浦江、苏州河及热门商区四处开花的多用途剧院,正在缩短这座城市在剧场对接类型的寡与多、地域分布的密与均、直达居住地距离的远与近等环节,与世界演艺中心城市的差距。
以本届艺术节开幕阶段“赶场”的切身体验来说,同一个演出日,笔者可于下午在市中心上海大剧院观赏纽约城市芭蕾舞团演出(下午场)后,坐轨交抵达虹桥路上海国际舞蹈中心,观赏晚上杨丽萍最新舞蹈《春之祭》的大部分内容。若不想割舍瑞士琉森交响乐团的演出,又能赶往复兴中路上的上交音乐厅,而此时,经历了半场休息后的音乐会正逢下半场重头戏。具有世界最发达轨道交通直抵城区各处,加上接纳演出的各类型演艺空间的日趋完备,让“赶场”观演对上海的艺术爱好者来说,不啻于“最值得的辛苦”。而有二十年追踪艺术节佳作经历的笔者,曾清晰记得艺术节初创时,尚缺乏多样化剧院设施的上海的种种尴尬和勉为其难——为用台口不够大的音乐厅舞台,“塞”下百余人交响乐团而烦恼;不得不以郊区未及改造的简陋影剧院接纳来做艺术普及工作的中外艺术家;一些国际指挥演奏名家,要在没有化妆间的城区老剧场里对付一下……当时,既没有那么多剧目要几乎日日“赶场”,也没有那么多设施完备的剧院可供可挑选,更没有便捷的交通抵达方式来实现如此频度的“赶场”。二十年激荡上升中,这些记忆成了明日黄花。
有一种说法是把演艺剧场与接纳空间比喻为鸡与蛋。这个有意思的比方,在今天的上海,其关注中心已不在谁生发与助长了谁,谁是谁的先决条件,而是已经步入有鸡也有蛋,作品与演出空间共生共荣的阶段。于艺术迷们来说,这当然是幸事。接下来,需要考虑的恐怕是在有如此众多演出辐辏于一城的艺术节里,我们如何进一步做好提升观演效率的规划,即用布局更合理的预案,来适当错开同类型、同档次演出的档期,用更人性化与适当错位的开演时间(在纽约即有七点开演音乐剧、八点或八点一刻开演交响乐与芭蕾的惯例),让即便不能避免的“赶场”也不那么顾此失彼。也许,指挥大师小泽征尔曾说过的一句“只要为了听众,付出总有回报”,让我们仍然会有所悟。
食不厌精,越来越“精明”才会越来越精彩
如今,在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上“赶场”,对于经受多年历练和成长的资深艺术爱好者来说,并不是初开眼界的“狼吞虎咽”,而是在掂量艺术节演出的分量之后,真切面临的选择两难或多难。
叶小纲中华神话主题的交响乐新作在上海首演,让开幕式多了一重话题性。同一个晚上,纽约城市芭蕾舞团也是史上第一次到访上海,“巴兰钦之夜”对于尚未涉足林肯艺术中心的国内观众来说,无疑是专业和品质的代名词。杨丽萍骨折后带伤督阵,叶锦添、何讯田等莅临观察《春之祭》的现场反响,演出热度既在台上也在幕后,所引发的关于生命与哲学、爱情与死亡的思考,振聋发聩。
唯作品具有首发效应或轰动效应,唯重量级艺术家或新人有“非得在上海赢得口碑不可”的欲求与决心,唯艺术节演出引进方有会“识货”、会“挑货”、会“提要求”、会“斤斤计较细节”甚至能把握“度身定制”方向的眼光与实力,才会让中国最高水平的国家级国际艺术节,显示出具有独家性的丰富与精彩,也才会用不断完善的演出品质与创新创奇的境界,吸引新老受众,提升观赏品位,让成熟起来的观众懂得在分辨中选择,在选择中分辨。
食不厌精的追求与自我要求,是伴随着艺术节二十年提升成长的激荡而生,观众能够面对演出菜单议论风生、指点挑剔,在感慨节目让人难以分身之余,还能计较“如果这个团的曲目能够再多体现它的风格就好了”“那个舞团演出前应有人讲透所选作品版本”,或议论“恐怕这还是个比较年轻的阵容”“选曲保守了些,对新作品开拓不够”等等,这些,都是一座城市的演艺文化和观演文明“进步”二字的体现。
历经世界一流演艺作品源源不断进入之浸润,得益于艺术节从开创无数个“第一次”,到如今更追求艺术品质的精进、表演阵容的强化、艺术创新的提升,上海观众在进行艺术节观演消费时,将会越来越看门道,越来越讲性价比,越来越抠细部,越来越要求有别于常规巡演的“独此一版”。记得十几年前,还有很多观众冲着第一次看上海大剧院或东方艺术中心“长什么样子”而去艺术节“赶集”,如今,这样的观众恐怕不再是多数,有相当数量观演者已然打探过、研究过演出,观演后评价过、赞美或吐槽过演出,也因此成为艺术节演出流程不可或缺的一个融入者。在上海的个人年均观演场次与世界演艺中心城市还有一定距离之时,对于城市演艺生态与观演人群的向上向善的提升,都应该报以更大的热忱;对于围绕着艺术节舞台聚集起的“迷”“群”“粉”们变得越来越多,我们应乐观其成,并应该琢磨怎样在经年的普及之上做大提升艺术节演出精致、精细、精湛度的文章。
当演出商越来越内行,剧场运营方越来越专业,观众越来越精明,艺术节方会变得越来越精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