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长卷《穿越时空的大运河》、宫廷沉浸式体验馆、《二十四节气诗画》、《红楼梦》系列创意衍生品……一个个深度挖掘传统文化的优秀文创产品,亮相正在火热进行中的第13届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让人们再次感受到文化焕发的别样光彩。
这些文创产品确实可谓“深度挖掘”。在媒体报道中,文创产品运用流媒体、虚拟成像以及三维立体成像等前沿技术穿梭运河古今,在特定情景空间内展出燕京八绝、文房绘画、竹木雕刻、宫廷家具等产品,都可以看出一个深度融合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趋势。在笔者看来,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砥砺奋进,我们的文化创意产业不断发展壮大,至此显现出蓬勃的、强劲的发展态势,完全在意料之中。
曾几何时,人们一提到“创意”,往往就是打造一个概念,然后把什么都往概念里扔,最后“打包出售”。这种堪称野蛮粗放的“创意”,实际上根本就不是创意,而是包装,甚至是庞氏骗局式的包装,谁接谁倒霉。为什么?没有要素融合,没有要素催化与激发,当然就不可能产生新的事物而形成“创意”了。在这方面,我们是吃过亏、有过教训的。
更多时候,面对悠悠上下五千年的中华文明,面对历朝历代留下的无数文物珍宝,尽管有许多专业人士付出大量心血进行研究,也试图通过讲解、讲座等方式普及文物知识,我们依然缺乏让它们“活”在当代、进入人们日常生活的思维、方式和手段。在很长时间里,大量文物珍宝深藏馆院库房,不为人们所知。如何更好地唤醒文物——这些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成为一个越来越受到关注的课题。渐渐地,“文化创意”的概念进入了我们的生活,其基本理念被行业相关人士所掌握,于是,一个个文创产品开始了对传统文化的召唤。
前些年,故宫博物院进行了不少文创产品的可贵探索,一个小人偶、一句“朕知道了”、一本故宫日历……回望“创意”进入传统文化的一幕幕,那些可喜的灵感,曾经让人们眼前一亮,而且很好地带动了传统文化进入寻常百姓家。时代不断在进步,经过多年的探索发展,如今文化创意已然走过了初始的阶段,不再是不同要素、技术、载体的简单叠加,而是充分体现出了一个“融”字——技术不是冷的,也创造温度和审美;审美不是死的,也激发人的当代体验和共鸣。如果说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品是被诟病的,那么此次博览会上的部分产品,其体验式、场景化的特征,可以说已经让人找到了乡愁、找到了感动。
某种意义上,它可能代表着传统文化在当代的新界面,通过技术的手段,让人们回到历史现场。对于传统文化来说,它无疑是一个全新的机遇,包括5 G通讯、全息成像、量子技术等未来科技必将给文化创意产业带来全方位的变革和全新的赋能,我们将不仅能“看见”,还能够“体验”。在另一
个层面上,传统文化也不仅是“被消费”“被体验”的,它必然会投射到体验过的人身上而形成反馈,或者说我们也期待它更多地参与到科技创造、审美创造的思维之中,就像苹果手机融合技术与审美的创意使之风靡全球,最终达到多元的、深度的融合,使传统文化始终脉动在我们的创造性思维当中。这无疑是对传统更高层次的唤醒。
这当然还需要社会各个层面的共同努力,但文化创意产业几乎从无到有、从点线勾连到多要素深度融合的发展脉络,就是底气所在、信心所在。传统文化蕴藏着更多的当代叙事可能,期待更多的观念更新、技术支持,也需要更多高质量、深层次的文化创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