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名家传戏——当代地方戏曲名家收徒传艺工程”成果汇报演出10月22日至28日在重庆举办。这一由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重庆市文化委员会共同主办的展演吸引了来自全国25个省区市的53个折子戏参演,其中既有豫剧、评剧、越剧、黄梅戏、川剧、秦腔等流布范围较广、大家较为熟悉的剧种,也有婺剧、莆仙戏、柳琴戏、琼剧、黔剧等活跃于特定地域的剧种。通过名家传戏,各地方戏曲剧种蓬勃发展,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呈现出强大的艺术生命力。
重庆川剧艺术中心龙凤呈祥大剧院里,此次“名家传戏”工程的开幕式首场演出如火如荼地进行,评剧《花为媒》、川剧《打神》、黄梅戏《女驸马·洞房》、淮剧《团圆之后·认父》、豫剧《大祭桩·哭楼》、婺剧《断桥》,或欢快活泼,或悲切激烈的名剧选段,为此次“名家传戏”工程交上完美答卷,越来越多的青年演员也由此崭露头角。
青年演员出类拔萃,前辈的口传心授必不可少
周露是重庆市川剧院的一名青年花旦演员,2012年,她开始跟随中国剧协副主席、重庆市川剧院院长沈铁梅学习,在开幕式首演的剧目《打神》是她在“名家传戏”工程里受沈铁梅亲授学习的剧目。周露说,平时沈铁梅对她的教导非常有耐心,也非常严格。“关于唱腔的处理,身段的表现,沈老师都会给我许多中肯的建议。哪怕一个转身、一个小动作,沈老师都要求完美,我的一个小动作不合格,就必须要重来。《打神》这折戏的一些动作,我已记不得重来了多少次,一直到沈老师满意为止。”周露从12岁开始学习川剧,她说:“台上一分钟、几秒钟的段落,我们要在台下练习一两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特别辛苦,但能把川剧更好地传承下去,我也感到责任重大。”
谈到对年轻演员的教导,对川剧的传承问题,沈铁梅认为,现在的年轻人还缺少创造的能力,自己在教戏时会教给学生一些基本法则,比如如何处理舞台的角度,如何配合音乐的节奏等,“年轻人学习戏曲,应该有一种信仰、一种定力、一种坚守,物质上你不可能很富有,但你的精神一定要富有。”她说。
沈铁梅介绍,这些年,院团里配备了国家一线的导演资源、最好的设备,为青年演员搭建了平台,让他们见大师,参与优秀作品的创作,“特别是青年演员,我们要找到剧种的差距、个人的差距,这次‘名家传戏’的汇报演出,我们见到了全国各地最优秀的剧种、最优秀的演员,我们要和他们进行对比、互相学习,这样我们才会进步,我们的剧种才会进步。”
广西壮族自治区青年演员王朔演出的彩调剧《王三打鸟》受彩调代表性传承人杨步云传授。彩调剧已被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但受到方言等因素的影响,它的传唱面受到了限制,王朔表示,此次的“名家传戏”工程给了他更多机会,“我们青年一代演员想要出类拔萃,除了自己用功以外,必不可少的就是前辈的口传心授,尤其是我们这样的地方小剧种,想要传唱全国乃至世界,付出的努力定当加倍。”
把最好的戏一直唱下去
据悉,2012年起,“名家传戏——当代昆曲名家收徒传艺工程”启动,首度在国家级层面上建立了昆曲艺术人才传承创新机制。2015年起,“名家传戏”的范围进一步扩大,涵盖了昆曲、京剧、地方戏曲,聘请了一批老一辈戏曲名家,采用“一带一”或“一带二”的形式,每位名家向1至2名学生传授2出经典折子戏。此次“名家传戏——当代地方戏曲名家收徒传艺工程”实施3年多来,共资助230余名地方戏表演艺术家向470余名地方戏曲青年演员传授各自的表演精粹。
这些传授剧目的老师有沈铁梅、韩再芬、谷文月、金采风、茅善玉、白淑贤、唐伯华、王爱爱、方展荣……都是在本剧种具有重要影响、艺术积淀深厚的优秀戏曲表演艺术家,他们将自己精湛的表演艺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年轻一代。
《花为媒》是评剧经典保留剧目,不仅是中国评剧院的看家戏,在整个评剧界乃至戏曲界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这次的首届“名家传戏——当代地方戏曲名家收徒传艺工程”汇报演出的第一个剧目便是《花为媒》,由著名评剧表演艺术家谷文月亲传弟子、新派(凤霞)第三代传人王丽京演绎。
王丽京演《花为媒》这个剧已经30多年了,这次入选“名家传戏”工程,王丽京感触良多,她说:“当年新凤霞先生通过电影的方式把这出戏传遍祖国的大江南北,加上赵丽蓉老师倾情演绎,使很多人对这出戏情有独钟。电影版经过作家吴祖光的润色,文学性更强了,而这次我们演出的经典版《花为媒》,就是舞台版与电影版的结合。”
“《花为媒》是我们中国评剧院的三大看家戏之一,唱念做舞各个方面,谷文月老师对我都非常严格。对我们每一位学戏的演员来说,随着对舞台的敬畏心越来越强烈,我们也深感把这出戏唱好不简单,把人物唱明白也不简单,这是我们这代演员在演出中要不断摸索、完成的任务,也是老师教给我们的任务,把最好的戏,唱好、一直唱下去。”王丽京说。
谈及对演员的要求,谷文月心中也有一把尺,“《花为媒》里几乎体现了一个花旦演员所有的动作和要求,手绢功、扇子功、蹉步,等等。我在教演员的时候,都要求演员先看视频学习,这样她就可以跟着视频去练习,我再跟她们说人物、说唱腔,这样学起来也会更快一些。”谷文月说,学戏,不只是学老师的动作、技巧,更要学老师的精神,学这个剧种的精神。“我们要把最拿手的戏传下去,靠的就是我们的精神。”
由于戏曲演员艺术生命的短暂性,院团的艺术家们在他们最辉煌的时刻愿意为年轻一代提供舞台难能可贵,而浙江婺剧艺术研究院的青年婺剧演员娄胜就属于幸运的那一拨。娄胜介绍,他十几岁就在舞台唱主演,这次他与青年婺剧演员巫文玲等合作演出的剧目《断桥》也是经过千锤百炼完善的一折戏。他们院如今是浙江省青年戏曲演员储备量最大的,近百个“80后”“90后”“00后”的青年演员,都能挑大梁唱大戏,老中青三代可以同时演出。“这得益于这些老师们的厚爱,我们的老师传戏,一招一式倾囊相授、毫无保留,这对我们水平的提高,对我们婺剧的发展都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娄胜说。
婺剧注重表演、外化的动作、造型技巧,相对于其他剧种更大众化、更民间、更乡土,也更易懂。浙江当地戏曲氛围浓厚,逢年过节、家里做寿等都要演戏,“我们这边可以说是办活动没有戏,就不热闹,我们每年有五六次的出国演出,进校园、社区以及各大城市巡演,一年下来要完成近600场演出,这对青年演员的需求量也更大。”在巫文玲看来,青年人才培养是戏曲传承发展的根本保障,只有把最好的戏毫无保留地传给下一代,才能让戏曲艺术代代相传、薪火不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