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国电影票房突破550亿,总量达到了559.11亿,同比增长13.45%,全年6部影片票房过10亿,其中《战狼2》更是一骑绝尘地斩获57亿。在今年刚刚过去的第一季度里,全国票房总计近200亿,相比去年同期增长近40%。尤其值得一提的是2018春节档(2月15日-21日),票房共计54.1亿(不含服务费),远超2017春节档(1月28日-2月3日)的32.3亿,较去年同期增长达到68%,春节档票房首次突破50亿。整体数据的稳步提升进一步印证了中国作为全球重要票仓的地位,春节档票房的飙升则暗示了电影正在从偶一为之的消遣转变为人们必不可少的生活休闲方式之一。
在这个背景下,网络影评(评分)对普通观众的选片影响就显得越发重要。同时,在自媒体不断发展的当下,网络影评除了能对电影的票房和口碑产生影响,同时也在暗中塑造着当代观众的观影趣味、观影习惯和审美眼光。换句话说,无论是线下票房还是线上热度均已形成典型的流量生态,一方面流量与热度直观地反映了观众对作品的认可度和接受度,值得参考,但另一方面流量生态也暗藏着深度危机,需要谨慎对待。
自媒体影评的“去作者化”
新世纪以来,网络影评大致经历了论坛时代、博客时代、微博时代和微信公众号时代,其生产力和影响度也随着网络的发展而飞速增长。以当下的公众号影评为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类。第一类是学术影评,以《当代电影杂志》《电影艺术杂志》《北京电影学院学报》“深焦”等公众号为代表,该类影评作者多为影视研究学者,以专业电影研究为依托,长于深度分析,但由于理论话语的艰深,因此与普通观众相距较远,在微信影评中影响力最弱。第二类是媒体影评,以《中国电影报》《中国艺术报》“北青艺评”“豆瓣电影”“虹膜”等公众号为代表,依托报刊或网站,通俗化程度强于学术影评。第三类则是影响最大的自媒体影评,以“Sir电影”“奇遇电影”“独立鱼电影”等公众号为代表,语言浅白、话题犀利、高度视觉化,这也是自媒体影评的最大特点——写作风格为微信公众号量身定做。
不少学者已经对微信影评的特征做了整体分析,如李宁指出,微信影评在文本上呈现出了新闻化、生活化、图像化和人格化四大特点。对学术影评而言,四大特点全不具备,那就只能在学术圈流传。对媒体影评而言,通俗化程度加强,但整体来看仍然是强调作者风格的文章,因此影响力也完全不如“不成文”的自媒体影评。这里的不成文显然并非指言辞不通,而是指自媒体影评从创作开始就已迥异于传统概念里的文章。由团队策划选题、寻找素材、集体创作的自媒体影评强调知识性,行文通常一句一段,善于总结归纳,配图丰富精准,也就是说,自媒体影评与前两类影评最大的区别恰恰就在于“去作者化”,署名“毒sir”的文章作者究竟是谁,不再重要,公众号越表现出人格化,就越与传统写作相远离。
由于可读性极强,自媒体影评广受欢迎,读者也的确从中学到了相应的影视赏析知识,具体而言大致包括导演风格介绍、演员作品介绍、优秀作品推介、基础视听语言分析等。而学术影评虽然读者受众狭窄,但其理论视野和知识深度不仅为媒体影评和自媒体影评写作者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滋养,同时也为影视工作者带来了值得参考的深度反馈。因此总体来看,网络影评目前已经形成了针对学者、影评人、影视从业人员、普通观众的不同输出类别。然而值得注意的是,网络影评的整体框架并不完善,在流量生态的冲击之下结构不断倾斜。
自媒体影评的知识形态危机
如果我们粗略地将改革开放的开始作为当代中国大众文化兴起的源头,至今也已40年。值得注意的是,在这40年的时间里大众文化并非按部就班地匀速发展,而是以网络的兴盛为界分为了两个不同阶段,从网络作为新兴的文化现象走向网络作为整体的文化生态。具体来看,新世纪以来网络时代的大众文化生态已经走过了四个阶段:从“网聊时代”的交友(1999年腾讯QQ诞生,推动近距离的熟人社会向无距离限制的网络社会转变),到“博客时代”的写作(2005年新浪网推出“新浪博客”,个人写作进入公共空间,公共空间话语权下放),到“微博时代”的转发(2009年新浪网推出“新浪微博”,新的公共信息流通空间形成),再到“朋友圈时代”的刷屏(2012年微信推出“微信公众号”功能,形成订阅、推送、转发、刷屏的流量生态)。网络不仅在影响我们的生活,也在改造我们的生活。
构筑在流量生态之上的大众文化,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有影响力。表面上看起来是读者的具体选择最终汇聚为了流量,即流量是“用点击投票”的公平结果,但事实却可能是流量反过来在引导我们:不是我每天观看、阅读的东西成为了热点,而是我每天都在阅读(别人制造的)热点。尽管网络对每个人都敞开,但显然只有身处流量之中才能真正被“看见”,反过来,为了能被“看见”,也就不得不加入到流量生态之中。因此,网络影评也在流量生态之下发生着极大的变化。公众号阅读是典型的碎片化阅读,因此追求流量的公众号文章都对篇幅和深度进行了大幅压缩,自媒体影评的写作亦是如此。自媒体影评“去作者化”写作与娱乐化风格虽然吸引读者,但却可能使电影批评走向简单化,而当影评写作过度趋向媒介时,也就难以再产出思辨的、深度的独立影评。当大量的自媒体影评仍旧在作品赏析层面徘徊不前时,影评写作就仍然面临着知识形态危机,电影批评距离一门有深度的学问也就仍然还有着较远的距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