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快速崛起的网络文学领域,各种体裁类型、主题范式和艺术特征的网络文学作品逐渐进入大众的接受视野,产生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接受效果。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国家战略背景下,以《盘龙》《斗罗大陆》《凡人修仙传》等为代表的网文成功“出海”,在国外为当代文学赢得了世界性的接受舞台,在国内也迅速地受到了学界的认同。然而,在武侠、修真、军事、穿越和历史等网文类型百花齐放的同时,科幻这一特殊体裁的网文作品在传播和接受过程中却未受到应有的关注,网络科幻小说和传统科幻文学一样仍未摆脱被学术界低估、甚至忽视的命运。虽然偶尔出现少数优秀的网络科幻写手和作品,这种局面也没有得到本质上的改善。为什么网络科幻在中国网文界举步维艰?也许,这和科幻写作在传统文学疆域中的边缘化有着某种关联。
现状:网络科幻小说的困境及原因
首先,表面上看来,网络科幻小说处境尴尬是因为从事创作的作家基数小、作品数量低且质量不高,但是,其根本原因却是“子不语怪力乱神”的中国传统文化母体中缺乏科学幻想意识和科学技术思维,这就使得包括网络科幻小说在内的科幻文体的发展缺乏内在的驱动力,也难以出现科学理性和人文精神相结合的科幻叙事精品。建基于现实生活、关注世俗生态的精神基质让包括网络写手在内的中国作家们无法承受天马行空的幻想可能造成的创作风险,更不愿意放弃对现实世界鲜活生动的生存景观的关照而去追寻所谓的“审美乌托邦”。
其次,从叙事主题和思想内容的角度看,网络科幻小说是一种“小众化文类”,它是小圈子里的“顾影自怜”和“私人化的叙事游戏”,其消费接受对象是术业有专攻、兴趣独特的小众群体,这和其他的网文类型大异其趣。网络科幻写手是“刀尖上的舞者”,他们必须能够在极为狭窄的范围内发挥科学幻想的魅力,为受众建构审美想象世界,通过技术与人文的互动来启迪智慧,发人深省,稍有差池则会功亏一篑。科幻叙事不是简单的科普,它既需要创作者拥有直面科学世界的知识技能,以文学语言构建科幻世界的审美经验,更需要他们拥有非凡的毅力和坚守理想的信念,从而超越作为此在的经验世界,为读者或受众提供反思现实、联通未来的“美学范本”。因此,在“灵韵消失”且“深度感丧失”的现代消费主义语境下,网络科幻小说的审美价值和警世意义被追求“娱乐至死”的大众群体所忽视是可以理解的。
最后,从实际操作层面来看,网络科幻小说和传统科幻文学一样是一种跨学科叙事模式,其写作、传播和接受过程中都存在很多的“技术壁垒”,不管是作者层面的科学思维和人文涵养,或者渠道层面的分流趋势与角色定位,还是受众层面的理解认知与反馈机制,都会对参与者的专业素质和学科背景提出很高的要求。即使身处于媒介融合时代的创作者、传播者和接受者获得科学知识的渠道越来越便捷,但选择的余地也更大,因此网络科幻小说的创作、传播和接受就必然会受到“分层”的筛选机制的影响。此外,由于创作的技术门槛过高,网络信息的关注度太快,大多数作者更是对需要深度介入的科幻叙事敬而远之。这种“分化机制”同样会影响到网络科幻的阅读快感,普通的读者常常因为无法理解科幻文本中的“技术狂想”而远离网络科幻小说,投向更具有“爽文”特色的仙侠、穿越、玄幻、军事等热血类型文。创作、传播和接受的脱节,让网络科幻小说在生产、传播和接受过程中步履艰难,其作家作品被冷落、审美价值被忽略,恰恰是种种尴尬现实的必然写照。
审美:网络科幻小说的话语及表征
科幻小说是一种人类现实体验与“疏离”认知张力关系的叙事建构。科幻叙事为其受众营造了一种迥异于“传-受双方”现实生活经验和价值体系的社群关系、生存体验、思维模式、社会结构和“文化症候”,经典的科幻叙事总能彻底颠覆人们对现实世界的结构范式和思想状态的体认,引起相应的形而上思考。和传统科幻文学一样,网络科幻小说对所谓未来世界或“异化”现实的“哥特式狂想”,其实质却又是对现实生活中人类生存境遇的反思与折射。网络科幻小说构建了新的审美经验与表征系统。
第一,网络科幻小说具有跨体裁叙事和主题多重变奏的意指特征,因此,它在创作上具有更高的自由度,能够在不同的思想主题、文本类型和故事内容之间相互切换。网络科幻小说这种在叙事范式、组织结构和情节模式的创新层面有着多重选择的新文类,比传统科幻叙事拥有更广泛的意义指涉维度,从而在当下异彩纷呈却又竞争惨烈的网络文学创作领域获得更多的生存空间。以猫腻的《庆余年》为例,它是具有“准科幻”意味的“跨文体”网文作品,包含了权谋、宫斗、穿越、核战、武侠、修真、军事、言情以及种种“黑科技”的混合元素,这些先天性的整合优势无疑增加了小说在传播接受环节的竞争力。在这种跨媒介、跨文体和跨文化的背景下,网络科幻小说在题材内容、故事情节、叙述话语和审美价值方面的革新与突破在其生存环境受到挤压的“传-受语境”中更显得弥足珍贵。
第二,网络科幻小说构建了一种全新的话语体系,其对“未知”“未来”“未名”以及人类经验“未触及”的“异世界”的想象、创构,正是现实生活中人类的生活经验、内在情感、思想认识和审美诉求的另类反思。网络科幻小说对现实疆域之外的“异世界”的话语“完形”,有着比传统科幻文学更为便利的媒介和技术手段,从而深度拓展了网络文学的“审美表现域”。网络科幻小说可以通过新媒体技术平台实现传统科幻文学无法实现的叙事功能,比如传播与接受的即时互动,叙事的虚拟与现实、线上与线下的即时呈现,在“无限流”(《超级透视》《无限恐怖》等)和“网游类”(《网游之猛龙过江》《微微一笑很倾城》等)等与网络科幻小说具有亲缘关系的作品中,交互情节和非线性叙事同构,极大地丰富了现有的网络文学的创作、传播与接受话语系统。
第三,网络科幻小说在叙事模式上是“笔墨游戏”向“自由游戏”的审美转换,这是在新媒体“传-受语境”中网络科幻文学自觉而又大胆的方法范式更新。网络科幻小说作为小众化的网文类型,其故事情节与电子游戏的升级模式有着内在的一致性,在“笔墨游戏”的“爽文”写作接受模式背后,暗含着与现实流行的影视艺术、游戏文化以及新媒体的交叉领域。例如,彩虹之门的科幻小说试水之作《重生之超级战舰》在角色设置和故事情节方面都具有明显的游戏化特征;同样,猫腻在《间客》的“主叙事文本”之外,设置了非常精彩的人工智能进化升级的“游戏副本”,其对生命形态的反思则上升到了哲思的层次。由此,网络科幻小说就把传统文学的“叙事游戏”转变为借助于新媒体交互技术的跨界面、跨学科、跨文化协作以及跨文类的“游戏叙事”。
最后,网络科幻小说的创作心理机制也呈现出与传统科幻文学不同的价值取向,这种区别,将网络科幻小说的叙事维度提升到了审美现代性的层面,这就是创作者内心蕴藉的人文情怀和诗意精神。如果我们以这样的认识来审视网络文学时代的猫腻或彩虹之门等“后起之秀”,就可以看到他们在创作中对“情怀”或“诗意”的坚决守护。这是因为,我们在《间客》中如“东林石头”一样坚硬的许乐身,《地球纪元》中于绝境中仍选择坚守的赵华生,以及《银河之舟》中身陷外星入侵者囚笼却仍苦苦挣扎的季华等人身上,都能看到创作者们对甘于承受痛苦和耻辱、甘冒奇险而自觉守护职责和公义的主人公们不加掩饰的颂扬和嘉许,并以此来展现对人类社会的“堕落”风险和“异化”
危机的深度思考。因此,这些“80后”“90后”甚至更年轻的网络科幻作者对于未来世界生存境遇的超越性设定和科学狂想就不再拘泥于冷冰冰的工具理性逻辑,而是在人文精神和审美情怀的映照和浸染之下,于冷峻的哲思之中透射出触手可及的诗意温度。
文本:《间客》《地球纪元》的品格及价值
21世纪以来,网络科幻小说创作的现状虽然不尽如人意,但仍有一些作家作品从中脱颖而出,猫腻的《间客》、彩虹之门的《地球纪元》以及王白的《银河之舟》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2018年3月,《间客》在“中国网络文学20年发展专题探讨会”上被评选为“中国网络文学20年20部优秀作品”榜首作品,体现了学术界对网络科幻小说审美价值的认可。人文气息浓郁的《间客》是对人类未来的乌托邦社会的一种“反建构”,蕴含着作者猫腻对人类的过往、现在和未来社会制度和组织形式的睿智思考,因此,它将当代网络科幻小说的审美空间和思想深度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小说中表现出的蕴藉深厚的人文价值、曲折复杂的故事情节和完整开放的结构形态,使其超越了一般科幻叙事中简洁流畅的科技质感所具有的审美格调,从而彰显出某种不输于传统文学佳品的经典意味。
《地球纪元》则是“网生代”彩虹之门的“硬科幻”网文力作。小说采用“散点透视”结构,深入细致地为读者叙述了人类文明在“等离子体生命”、宇宙灾难、费米悖论、机器人侵略等危机面前挣扎求生并开拓进取的未来史。最能体现网络科幻小说审美价值和诗学品格的是小说的第三卷“时间旅者”。小说的字里行间时时流露出来的恢弘气势和悲剧精神,既为读者构建了人类文明浴火重生的宇宙史诗,又折射出作者对人类文明危机的深刻反省。彩虹之门虽然为读者构建了技术狂想的生动诗篇,但是,他对科学主义的工具理性并不盲目迷恋,体现了新时代网文写作者的审美自觉。这种品质出现在初出茅庐的新人身上,可以说是中国网络科幻文学的荣幸,它也将推动网络“硬科幻”创作从稚嫩走向成熟,从简单素朴而变得成熟稳健,最终为中国科幻文学的发展壮大贡献自己的力量。
愿景:网络科幻小说的职责及使命
新时代以来,以猫腻、彩虹之门、王白等为代表的“网生代”科幻小说作者们继承了近百年来先辈科幻作家们的精神衣钵,为读者建构了新奇、梦幻和充满时代印记的话语系统和阅读经验,体现了青年一代的科幻作者对生命本质、文明危机、未知世界、技术异化和“审美乌托邦”的哲理思考。以新世纪以来网络科幻文学创作和传播实践作为考察基点,我们发现,从对网络文学商业化生产、传播和接受模式的艰难适应中,网络科幻小说获得了难得的生存机遇,也迎来了不小的挑战,通过对传统科幻文学资源的模仿、借鉴和超越,其未来的发展脉络也越来越清晰。新时代,展望网络科幻小说的愿景,亮点经验值得我们珍视:
第一,继续深入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对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进行再创造,走出一条体现中国特色和民族精神的“软科幻”创作、传播与接受之路。在“讲好中国故事”和“网文出海”的时代背景下,网络科幻小说想要有更高的成就,立足传统思想文化的资源富矿,着眼于本土文化的历史语境而创造出拥有中华民族思想内核、人文精神同时兼具科学技术思维的科幻叙事文本,无疑是网络科幻文学的一条行之有效的道路,刘慈欣、猫腻和彩虹之门们的成功,成功地昭示了这一点。新时代的文化使命,给具有人文情怀和科学幻想精神的“网生代”作家们提出了新的历史课题。
第二,立足于科学技术变革和数字化生存的核心“话语场”,对人类社会未来生活境遇和审美经验做出合乎科学规范的大胆预见,从而揭示出科学技术变革与人类命运的互动关系,走出一条继承“硬科幻”“正典派”科幻文学创造之路。中国网络科幻小说急需新的“正典”一派。而以彩虹之门的《重生之超级战舰》、骷髅精灵的《星战风暴》、我吃西红柿的《吞噬星空》、zhttty的《大宇宙时代》、辰东的《遮天》等为代表的科幻作者及其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史诗气度和硬科幻神韵无疑承载着中国网络科幻小说的未来,假以时日,网络科幻小说领域出现可以与刘慈欣《三体》系列的鸿篇巨制相媲美的作品也绝不会是天方夜谭。
综上所述,中国网络文学的勃兴和繁荣为网络科幻小说的创作奠定了很好的媒介基础,营造了良性互动的消费接受语境,而实现民族文化伟大复兴的国家战略对科学技术变革的内在需要也为网络科幻小说的勃兴提供了契机。改变网络科幻小说创作、传播与接受的小众化、高门槛和无序性现状,在“网文出海”“讲好中国故事”“文化自信”的时代语境下,提升网络科幻小说创作的品质,构建高素质的网络科幻创作队伍,创造网络科幻良好的接受环境,丰富网络文学创作实践和话语体系,构建势强质优的中国当代文学体系,可谓恰逢其时,网络科幻小说的勃兴则值得憧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