娉婷袅娜,从中国人的前世今生走来;争奇斗艳,描画历史传奇与时代面孔;起承转合,演绎百种人生的千般滋味。戏曲这一中华民族的瑰宝,进入现代社会后几经更迭,命途多舛。四十年来改革开放,激发了戏曲艺术的内在生气,实现了艺术的传承与坚守,让它再一次汇入文化建设的洪流,成为文化软实力的一部分。
中国传统戏曲是地道的方言艺术,无论吴侬软语、京腔京韵或南腔北调,都带有某一地区浓郁的地方特色。在湖南这块潇湘热土,先后有19种不同形式的民间戏曲落地开花。农耕时代,戏曲是老百姓炕头的一把火,戏曲之花向太阳,得以辉煌灿烂地绽放;市场化大潮中,戏曲的命运几度升沉起伏,但它仍如兰如莲,悠远清香,亦坚韧无暇。今天的戏曲已经成为经典,立根历史积淀的沃土厚壤中,开出创新的时代之花。
时光穿越近千年,常德丝瓜井边的刘海哥和大高山上的胡秀英,因为一次美丽的相遇,一起走进《刘海砍樵》,成就了一段樵夫与狐仙的浪漫爱情故事。作为湖南花鼓戏的第一剧,《刘海砍樵》在洞庭湖区演唱了近百年。在农村茅草屋外的禾场里,劳作一天后稍作歇息的庄稼人,看到的是贴近普通劳动者的生活与爱情。远离了打地花鼓、唱排街戏和草台子戏的年代,花鼓戏进了城市剧场,泼辣大胆、敢爱敢恨的胡大姐和醇厚朴实、热情开朗的刘海哥,成了观众心中湖南人性格的典型代表。
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自20世纪80年代起,《刘海砍樵》多次随湖南省花鼓戏剧院远赴美国、法国、瑞典、丹麦等地演出,好评如潮,将湖南民间传说和中华传统艺术流传到海外。1984年与1986年,《刘海砍樵》两次登上春晚,一时间在全国家喻户晓。不论外国记者、海外侨胞还是中国民众,都被湖南花鼓戏所展现出来的鲜活生命力和艺术魅力所征服。
好景不长,80年代文艺领域拨乱反正所带来的湖南花鼓戏短暂复兴的势头,很快遭到了严峻考验。1990年代,流行音乐如火如荼,娱乐文化全面发展,与其他湖南民间戏曲一样,现代花鼓戏沦为小众艺术。绝大多数地方戏曲,都面临着观众稀少、演员流失、剧种衰落、剧目凋零、传统文化传承断层的局面,先后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的一行文字。
在传统戏曲发展的现代史上,总是交替地写着“危机”“复兴”两个词语。过去的辉煌难以重现,要走改革这条必然之路,就要做好准备承受现代化的阵痛。“早改早发展”,常德丝弦率先做出了选择。如果说花鼓戏是湖南戏曲中俗文化的代表,常德丝弦则另有一番高雅趣味。“蝶恋花,鸟恋巢,潇湘儿女唱湘调……”琵琶声里,常德方言唱出了独特韵致,婉转柔媚,荡气回肠。80年代末,常德丝弦开始改进表演形式,历经几代艺术家千锤百炼,形成了今天独特的表演体系。90年代开始,常德丝弦走出常德,面向全国,拿下了首届中国曲艺节一等奖、全国第七届群星奖金奖、全国第四届曲艺演出金奖、中国曲艺界最高奖“牡丹奖”等诸多全国性的曲艺奖项。常德市丝弦艺术团多次受到文化部、湖南省委及省政府的表彰,成为“全国县级剧团的一面旗帜”。一片大好形势下,常德丝弦振兴有望。
全国范围内的文艺院团体制改革,按照“转制一批、整合一批、撤销一批、划转一批、保留一批”的要求进行,湖南省湘剧院就是被“保留”的那一批。有400多年历史的湘剧,用“长沙官话”演唱,很长一段时间是长沙的官方大戏,而花鼓只是民间小戏。但湘剧这个大剧种,传播范围却没有花鼓戏那么广。湘剧留存了湖湘文化的历史记忆,一字一句,一颦一唱,都折射出鲜活的历史信息。在它们曾经唱过的那些年代,湖湘百姓的喜怒哀乐,思想气质,精神蕴藉,都被吸纳其中。进入21世纪,近一半的湖南戏曲剧种,仅存一个剧团艰难支撑,抢救保护刻不容缓。湘剧要“有戏”,就要大力“移步换形”,激发艺术活力,以符合时代审美需求,这样才能找回自己的群众基础和表演市场。
怎么个“移步换形”法呢?2012年,捉襟见肘的湖南省花鼓戏剧院拆掉了院里历史悠久的老房子,将《刘海砍樵》改成了大型音乐魔幻剧。正是为了实现这次颠覆花鼓戏传统的表演,才将老房子地基改建了大型停车场。除了向音乐剧方向发展,花鼓戏、湘剧还被改编成动漫,带着动漫视频和动漫产品走进校园,进课堂讲堂,以表演和讲课的形式,进行戏曲教育,一切都从娃娃抓起,培养年幼接班人、传承人和戏曲爱好者。以政府为主导的戏曲传承与保护工作指明了大方向,戏曲改革最终落要到自身的每一个足点。数字化时代,戏曲放下高冷的身姿,与音乐剧、魔术、摇滚、街舞、动漫等流行文化实现跨界合作,努力探寻着自己的现代化之路。
将演艺与旅游结合,是地方戏曲发展的另一法门。鉴于戏曲是一种传统的集体艺术,某些内容传达了陈腐的精神内涵与落后的意识形态,与现代生活及现代观念形成冲突,要把地方戏曲包装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产品,就必须突破自身的历史局限,完成现代性转化。新世纪以来,湖南省湘剧院创作了《李贞回乡》《谭嗣同》《月亮粑粑》等一大批反映现代文化及现代生活方式的新剧目,以创新的现代戏赢得了很多年轻观众。但省外观众对湖南地方戏曲的认知程度仍旧很低,如何推陈出新、勇于创新,以新题材、新形式的新剧目吸引外地观众、弘扬地域文化,让地方戏曲成为文化品牌、旅游资源,成为拉动当地经济增长的生产力,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改革开放的第四个十年,面对越来越一体化的世界,中国文化开始大踏步“走出去”。越是地方的,就是民族的;越是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常德丝弦这朵艺术奇葩,不仅走南闯北,还漂洋过海,飞到了大洋彼岸。艺术无国界,传统戏曲走出地域,走出国门,走向国际大舞台,是戏曲生命力的彰显,也是文化自信的体现。
在信息与传媒高度发达的今天,文艺受众也高度分化、多元。传统戏曲借助现代传媒手段,走进千万寻常百姓家,成为普通人日常生活中那一抹隽永悠长的韵味。政府加大购买力度,将地方戏曲演出纳入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目录,让戏曲下乡、下基层,也让戏曲更接地气、更有活力。在城市剧院,普通市民也能欣赏到中外艺术家们的戏曲表演。2017年11月,加拿大北美之星艺术团到中国巡演,在长沙音乐厅的舞台上,欧美音乐家从观众席拉了一位“满哥”上台,现场合唱了一首《刘海砍樵》,全场欢呼雷动。戏曲不仅走出去,还带着活色生香的艺术新面孔走回来,向中国普通老百姓展示交流、嫁接、融合的魅力。2018年第三届湖南戏曲春晚,演绎“戏曲青春,青春戏曲”,古老艺术焕发出青春活力,传统戏曲走出时尚之步。如今,每逢年节庆典,都能看到戏曲精彩的表演,在每一个特别或平凡的日子里,戏曲成为了老百姓心头一种熨帖的温暖、一种感怀的力量。
回首四十年,改革开放开创了一个曲艺新时代,传统戏曲实现了时代创新发展,得以走向世界舞台,常葆生命活力。也许它的力量,还不足以在历史的浪潮中流击水,但只要坚持传承、发现和培养,传统戏曲一定会迎来更广阔的发展前景,散发更持久的艺术芬芳。
传统戏曲的繁荣发展,是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一部分,也应是建设文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一部分。四十年的历史变革印证了,文艺的改革开放精神永不过时,只有秉持自身个性,坚持艺术创新,才能让民族的真正成为世界的,才能让戏曲的火种具备生生不息的源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