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暑期,《延禧攻略》《如懿传》两部剧接连上线,相同的朝代背景,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令观众不由自主地将目光放在了“清宫戏”上。据不完全统计,自1983年《少女慈禧》播出以来,我国至少播出了60部清宫剧,其中既有《康熙王朝》《雍正王朝》等正剧,也有《还珠格格》等历史戏说,此外也不乏《宫》《宫锁珠帘》《步步惊心》等穿越剧;至于《延禧攻略》《甄嬛传》《如懿传》,则又是清宫戏中的“宫斗”派了。清宫戏为何能在荧屏常演不衰?
清宫戏也是种“文化快消品”
不论是正史还是戏说,又或者是“穿越”“宫斗”,荧屏似乎从未放弃对清宫戏的偏好。以清朝为背景的影视剧前赴后继诞生,掀起一轮轮收视热潮,这足以证明清宫戏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
在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文化产业系讲师杨慧看来,荧屏之所以屡见清宫戏,与其文物、史料丰富不无关系。“观众对比较临近的历史有亲近感,加之《清史稿》等史料详尽,且还有不少清代建筑留存于世,清朝的建筑风格、服饰、妆容、礼仪乃至皇子教育都是可考证的,这为电视剧的布景、服装、道具提供了依据。”这种现象在东亚文化圈并非个案,在日本,不少影视剧题材也集中在德川幕府行将结束的时期。一方面,详尽的文物、史料为考究的正剧提供影视化再现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坊间流传的谣言、传说、秘史、野史成为宫斗剧或正史戏说的“参考”。
除了史料丰富易得,清宫戏的流行也有深层次的文化原因。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杨俊蕾认为,清宫戏作为大众娱乐消费热点,具有快速消费品的相似性质,即“文化快消品”。清代作为中国进入近现代的最后一个帝王制封建王朝,在形态建制方面和当今人们的娱乐需求保持了近距离的关联,其所引发的关心热度本身就不同于隔代远望的中国古代。若干年前蔚为流行的余秋雨文化散文中就有很大篇幅围绕清帝,尤以“一个王朝的背影”接受度最高。清朝故事在具有广泛读者阅读了解的基础上,继续增容了奇情、权谋、偶像剧等亚文化内容,对观众群体的覆盖面也进一步增大。
“爆款”不意味正剧没有市场
然而,抛开正剧不论,从本质上看,近年来的清穿剧、宫斗剧,实际上并不那么在意还原历史。毋宁说,对于此类电视剧而言,历史只是提供了故事背景发生的舞台而已,等到主角登场,他/她的行事风格,故事情节的铺陈,都只是为了服务于“宫斗”或“谈情说爱”等主题,历史早就隐于幕后了。“在清宫戏里,古代变成了一个异次元、异空间的景观,《延禧攻略》也好,《如懿传》也罢,好像和历史有某种关联性,实则并不在意反映历史,也非重在刻画古代中国。”杨慧说,“但它们又需要这个历史背景,并通过服化道营造出一种怀旧的、怀古的人文气韵,因为这符合观众对过往的想象,也暗合了观众的某种情感需求。”
从这个维度看,不少清宫剧只是借用了历史的某些元素,再往里装进当下的审美、当下的话语表达。宫斗剧更是如此。刚刚收官的《延禧攻略》即是一例,女主角魏璎珞心机深沉、行事果断、睚眦必报,但一路在宫内顺风顺水,很难抛开“主角光环”去解释这个现象。在杨慧看来,宫斗剧之所以成为一种较为显著的门类,是因为它本身极富戏剧张力,在剧情推进过程中符合观众的情感选择。在这类电视剧里,历史人物的历史维度不重要,帝王将相的身份也不重要,“它们更关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剧中要凸显的反而是帝王将相、九五之尊身为爱人、亲人、家人的世俗化一面,这支撑起了故事主线。”
说到宫斗剧,不得不提曾经风靡一时的港剧《金枝欲孽》,这部作品明显影响了《甄嬛传》《延禧攻略》等后来者。然而,学者和观众普遍认为,在故事和立意上,《甄嬛传》等作品都没能超越前者。“大陆文化在上世纪90年代以前受到香港文化的强力反哺,港片和港剧由于自身所处的被割让殖民地属性,对于历史走势的原因存在求取合理阐释的内在原因,因此形成了一批关注度和美誉度都较高的电影作品与电视剧系列。”杨俊蕾指出,直到目前,大陆出产的宫斗类型剧都没有超出香港前期作品确立下来的叙事范围。这也是让人感到遗憾的地方。
纵观近几年的电视剧市场,可以发现,观众的消费偏好也发生了变化。大多数观众青睐通俗化、娱乐化的电视剧或网络剧,这是非正剧类清宫戏得以成为“爆款”的原因。但这并不意味着正剧没有市场。杨慧举例,如去年的《大军师司马懿之军师联盟》,导演就尝试了一种新的表达方式,既有对历史意义的挖掘、思考、寄托,也没有降低戏剧张力和传奇性,市场反响颇佳。“等市场进一步成熟后,会出现分众、分化,同样的历史题材会呈现出不同的风貌。”她认为,只要是制作精良,台词、情节考究的作品,不论是正剧,还是架空题材,观众都会给出正面的反馈。
在未来,市场出产更多正剧类的清宫戏或历史剧值得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