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艺评论 >> 内容
天雨虽宽,不润无根之草

发布日期:2018-09-10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王琼  浏览次数:
 

  昆舞的诞生,是中国古典舞继“戏曲舞蹈”“汉唐舞蹈”“敦煌舞蹈”之后的又一创举。自2003年一出《干将莫邪》登台亮相,昆舞的种子便在昆曲的土壤中悄然萌发。在创始人马家钦的带领下,昆舞从意念的萌芽,到本体建构、创作教学、国际交流,历经十五年探索,如今已初具规模。近日,由中国舞协昆舞委员会主办的“昆舞传承发展十五年”专题论坛在南京举行。会上,众专家、学者就昆舞的本源、发展现状及未来何去何从等重要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从“昆”中来,昆舞姓“昆”

  中国舞协主席冯双白对昆舞十五年的传承发展作了简要的回顾。归纳昆舞十五年的探索,第一步就是要正本清源,即“昆舞”姓“昆”。昆舞脱胎于昆曲,从中提炼、升华,并进行系统化整合,逐渐形成了中国古典舞的一支新流派。十五年来,昆舞不断在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并自觉承担着“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昆曲的历史使命。可以说,昆舞发展的十五年,就是“创造性转化”的十五年。

  首先,语言体系是昆舞建设的关键。正如中国舞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罗斌所言,昆舞是一门“身心合一”的艺术,“意念”是昆舞世界最核心的语言元素。“意”本来看不见,摸不着,附身于“象”,便使得“象”成为具体的生命体。昆舞的语言,从根本上来说,生发于意念,以意念唤醒麻木的“象”。被唤醒的“象”经过人们的联想,又产生全新的韵味。由意生象、由象生韵、由韵生情、由情造景、景中生意,这一循环往复的过程,彰显了东方艺术最独特的审美特质。在“意念”元素的引领之下,舞步、手势及手形等基本形态的确立,“27点位”空间的独到创造,共同构筑了昆舞语言大厦的基石。

  理论建设之外,昆舞注重创作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原创剧目《情醉三月天》(《游园》)使昆舞走进国际舞台,大型音舞诗剧《虞美人》屡获国内大奖;南京艺术学院创建昆舞教研实践基地,《中国昆舞本科教学教材》《少儿素质教育昆舞训练教材》的先后出版一解教学培训燃眉之急。

  总之,正如冯双白所说,“天雨虽宽,不润无根之草”,昆舞生发于昆曲,要牢牢扎根于昆曲的文化沃土之中,从更深远的意义上来说,要扎根于中华文化的独特气韵之中。在这个基础上,注重理论建设与创作实践双管齐下,将中国古典舞的探索向前推进一步。

  向何处去?昆舞“破局”

  昆舞传承十五年,如今正处在发展的十字路口。尽管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但对于昆舞未来何去何从的问题,冯双白坦言有“拔剑四顾心茫然”之感,由此引发了与会专家对昆舞发展问题的深层次探讨。

  首先,昆舞需要解决“当代意义”的问题。如南京艺术学院舞蹈学院院长冯健亲所言,昆舞目前的定位是“阳春白雪”,打算一路“优雅”地发展下去,难免会产生“曲高和寡”的问题。于是,一个新的想法萌生了,能否让昆舞与其他时髦的舞种结合在一起?实践证明,在昆舞自身尚未成熟的前提下,贸然嫁接其他舞种,最终的呈现往往是“四不像”,至多产生猎奇的审美效果。那么,如果昆舞放弃迎合时尚,坚持走“回归历史”的道路,它的当代性又体现在何处呢?

  中国文联舞蹈艺术中心副主任张萍对此做了回应。其实,今天的环境已经为审美水平的提升创造了条件。我们称如今的90后、00后为“佛系”青年,因为他们特别关注生命个体的体验,把生活当成审美的对象。他们拍照讲究构图,所有的生活用品都力求精致。这种对纯粹的“美”的追求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种心灵寄托。在这个意义上,昆舞所代表的中国江南美学品格,那种没有攻击性、浸润式的美,恰恰迎合了当代人的精神需求。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就在我们怀疑和审视这种精致、空灵、含蓄之美的同时,它已经被日本、韩国舞蹈进行了巧妙的借鉴和移植。

  其次,昆舞面临如何“破局”的问题。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所长江东指出,研究昆舞的问题,要从一个更大的时代背景入手。经过一个世纪的延宕,中国当代舞蹈艺术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也存在一个突出的问题,那就是形成了一个“超稳定”结构。不同舞蹈之间,似乎仅仅存在外部语言上的差异,无论是敦煌舞、汉唐舞乃至于昆舞,跳到最后都有趋同之感。在这种“超稳定”结构的桎梏之下,昆舞该如何突破自己?

  江东以台湾舞者陈美娥为例,剖析了如何能使昆舞更有“中国味道”的问题。不在于花哨的舞蹈编排、令人咋舌的动作技术,不依靠华丽的舞台和声光电机关,更不存在人海战术和一切非舞的东西,舞蹈的民族特质体现在自身朴实、独特、丰满的舞蹈肢体意象上。昆舞的创始人马家钦在昆舞动态的提炼中紧紧围绕一个“韵”字,建立起一个独特的动态神韵系统。毫无疑问,这个“韵”就具有典型的中国味道。但仅仅有“韵”又是不够的,昆舞尚需在“舞”上继续求索。

  在“舞”上继续探索,南京艺术学院舞蹈学系主任张素琴指出,要继续加强对昆舞舞蹈语言的开发,尤其是对“抽象”语言的进一步提炼。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研究员茅慧则认为,对“舞”的探索,在道具层面,可以深入挖掘袖和扇的功能,在具体落实“功夫”的过程中,要回到历史中去,钻研古籍中对戏曲、舞蹈现象的记载,探究古代舞台上的舞蹈呈现,将汲取的营养运用在今天的创作实践中。

  在对整场研讨的梳理中,冯双白总结了众专家、学者为昆舞发展提出的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在发展的大方向上,昆舞的传承不能丢掉“宗”,要向源头看,要回到历史,回到传统文化中去;昆舞的发展既离不开创作实践,也需要理性力量、理性思维的牵引指导;为继续播撒昆舞的种子,教学平台要拓展,小型演出团体需建立;最重要的是,要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创作实践中去,从小型剧目着手,积累一些剧目,打造一些精品。总之,昆舞传承发展十五年,是纪念,更是崭新的起点,唯有继续深耕传统,创新发展,持之以恒,才能真正实现“思接千载、昆韵流芳”。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收藏 挑错 推荐 打印
 
热点内容
·常州市书法家协会
·常州市音乐家协会
·常州市摄影家协会
·常州市作家协会
·常州市美术家协会
·2017下半年江苏省文联书画考级、中国美
·常州市工艺美术家协会
·常州市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华音杯”
·常州市舞蹈家协会
·常州市戏剧家协会
主办单位:常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地址:常州市延陵西路23号投资广场六楼   网站地图
联系电话:0519-86679987   传真号码:0519-86679986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网站标识码:3204000082  苏ICP备0500361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