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荣幸今天有机会上台发言,感谢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为全国各地的艺术理论研究者、文艺评论工作者提供交流平台,就当前纷繁复杂的文艺现象展开多重角度的理论批评。
众所周知,“艺术学理论”学科是一个非常年轻的,在中国当代独特学术土壤中逐渐生长起来的新学科,“艺术学理论”学科与具体门类艺术学科相比,无论在研究对象、视野范围还是研究方法、研究范式等方面,都有自身的独特之处:
它始终以具体的门类艺术创作实践、艺术事象以及理论文献为基础的研究对象,但其视野范围却不局限于单一门类艺术领域,而是在打通不同门类艺术之间壁垒的基础上,通过各门类艺术之间的关联,构建能够涵盖艺术普遍规律的宏观理论体系。
风格问题就是这样一个在各门类艺术中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既具有个别性,又具有一般性。在艺术学升级为学科门类之后,对于“艺术风格”这一基础论题,不仅需要从单一门类艺术学视域进一步开掘、发现新的研究对象;更需要以宏阔的视野,对古代艺术风格之间的共通性、规律性问题从宏观层面予以审视,构建具有普遍意义的风格理论体系。有鉴于此,我的专著《中国古代艺术风格论》正是想作这样的一种尝试和探索。
在理论建构上,本书秉持三个“超越”原则,即超越门类,超越时空,超越艺术个别,择取不同门类艺术领域普遍存在的四个共性问题,即“艺术风格形成论”“艺术风格类型论”“艺术风格特征论”以及“艺术风格发展论”进行综合研究,旨在探讨不同门类艺术风格的共同本质,把握风格的基本规律。
在研究方法上,本书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力求将古代深邃的风格思想、风格规律以及风格批评与理念方法论述得直观形象,明晰条理。
在理论阐释上,本书重视传统艺术资源与理论精粹的挖掘整理,尤其重视古代概念、命题、范畴的借鉴运用和现代阐释。如,借鉴古代风格类型划分思想,结合不同门类艺术经典风格案例,从“形”“意”“文”“法”“气”五方面提出基本风格类型范畴;又如,基于《周易》“通变之谓事”“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等辩证法思想,借鉴刘勰《文心雕龙·通变》关于九代文体风格演变的分析,结合历代艺术风格事象的变化,将“通变”规律作为古代艺术风格发展的基本规律进行总结,实现了对古代概念、范畴的现代阐释和转化,彰显出传统艺术资源与理论精粹对当代艺术理论建构的重要意义。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作为新时代的理论研究者,我们有责任对中国古代艺术资源与理论精粹进行挖掘、研究,努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理论学科体系;作为文艺评论者,我们有义务传承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与美学精神,为当前开展文艺评论工作提供思想智慧、理论武器和借鉴指导,进而推进社会主义文艺的健康、繁荣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