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艺视界 >> 内容
文化想象与地域记忆
——谈《北运河民俗志•第一卷——基于文献与口述的考察》
发布日期:2019-12-23  来源:中国艺术报 毛巧晖  浏览次数:
 

“运河不同的河段有各自的文化特征,重要河段的文化遗产也是重要的研究领域。”由于历史的纵深感与记忆的重构,我们关于北运河的想象,具有迥异的美学特性。其中对于地方性话语的凸显成为一种看见“运河”的有效途径。围绕运河的文献记载与口述记忆,展现着现代与历史、情感与理智、个人与国家的记忆和体验。

作为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全国文化中心建设2018年重点项目“北运河流域民俗文化普查活动及民俗志编纂”的成果之一,《北运河民俗志·第一卷——基于文献与口述的考察》一书积极思考“运河”水域对民众生活实践的影响,在“标志性”民俗思想的统领下,以点带面,结合地域与水域,在北京市通州区内北运河沿途选择了永顺、潞城、西集、漷县、张家湾作为研究对象,梳理文献和古地图中的北运河流域的历史与民俗,对“流域”“河流”等水域空间的民俗事象进行综合研究。

水域作为地域流动的物质媒介对于物质生活、信仰生活、商业、手工艺、口传叙事的意义成为本书讨论的着力点。运河沿岸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民俗事件和民间形象,集中体现了当地民众的生存经验和生存智慧,折射出了这一地域独特的价值观、道德观和审美观。结合该区域典型民俗事象、文化事件以点带面地勾勒其文化网络与发展脉络,既遵循了传统的区域民俗学研究范式,也期冀对传统民俗空间地域的囿限予以拓展。

海登·怀特曾表示,“历史叙事是指叙事作为语言人工品,用来构成已逝去因此不再受试验和观察所控制的结构模式和工序”,意指历史叙事并不是历史本身,而是一种关于过去的著述。张家湾通运桥、东门桥、虹桥等古桥,古城南门、运河故道、皇木厂古槐、燃灯佛舍利塔等遗迹,作为真实的地理景观构成一幅不断丰满、逐渐完整的历史图景。围绕着书籍的撰写及相关公众平台的搭建,从文献的记载到“有温度”的口述,《北运河民俗志·第一卷——基于文献与口述的考察》一书在对北运河流域民俗文化资料的搜集、整理及研究中,致力突出的是经由历史文献和个人讲述所呈现的北运河文化图景,重视文化的“整体呈现”和“自我描述”,从整体性出发去阐释运河文化的特质,进一步构建了民众的身份认同与相关信仰记忆,增强了社会对运河文化的认同感和文化体验,对推动北运河民俗文化资料的系统化、科学化、理论化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对于伴随着千百年的漕运历史所形成的商业、民俗、饮食、古建等领域的深入研究,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收藏 挑错 推荐 打印
 
热点内容
·常州市书法家协会
·常州市音乐家协会
·常州市摄影家协会
·常州市作家协会
·常州市美术家协会
·2017下半年江苏省文联书画考级、中国美
·常州市工艺美术家协会
·常州市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华音杯”
·常州市舞蹈家协会
·常州市戏剧家协会
主办单位:常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地址:常州市延陵西路23号投资广场六楼   网站地图
联系电话:0519-86679987   传真号码:0519-86679986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网站标识码:3204000082  苏ICP备0500361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