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桂香街》的初心和使命
沈爱华(电影《桂香街》总制片人、市影视家协会主席)
作为创作者和观影者,看到电影《桂香街》在全江苏热映,那么多观众被许巧珍的故事温暖和感动的那一刻,我们由衷地感到欣慰:这部电影的创作的初心实现了。
如果说拍摄《桂香街》的初心是感动观众,那么观众们被电影感动的原因,还要从《桂香街》的故事原型许巧珍书记的初心找起。
拍这部电影之前,我们做了大量的采访工作,许巧珍书记的故事深深感染了每个主创。那个年代的共产党员的初心是什么呢?这里面包括对祖国的爱,对人民的爱,对社区的爱……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夕。电影拍出了许巧珍的重情、重义、重承诺,也拍出了她的执着、坚持和大智慧。
几年前,我们还在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完成了广播剧《红衣奶奶》的制作,广播剧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放后,引起了热烈的反响。这让我们知道,人民群众需要大量许巧珍式的、默默奉献的共产党员的人物形象。
拼尽全力,拍好每一部电影,把感动和美好带给每个观众,是影视工作者最朴素的初心。
从2015年,范小青老师创作以许巧珍为原型的小说《桂香街》开始,我就已经在酝酿把许巧珍搬上银幕。在漫长的筹备中,《桂香街》的剧本先后改了二十多稿,每一帧画面都精心设计。石磊导演用精致、准确的视听语言,以光与影的方式,为我们呈现了一个“不一样”的许巧珍。
《桂香街》是首部展现江南运河文化的电影,电影尽量避免了“都市感”,突出烟雨江南的美丽、柔和又朦胧的感觉。每个演员在表演的时候,特别是吕丽萍和句号老师,都说了带一点点江南味道的台词。
许巧珍是地地道道的江南人,她从纺织女工到小巷总理的经历,充满传奇又极其朴实。年轻时,她是国棉二厂的落纱工,曾创造了一天110袋纱不断头的全国纪录,连续两次受到国家领导人接见。许巧珍自称是“党的小丫头”,她用一生的奉献,践行了自己对党的承诺,生动地诠释了共产党员的初心与使命。
许巧珍本来在纺织女工的工作上,已经是全国知名劳模了,然而退休以后,她把自己勇敢清零,来到了矛盾最琐碎,工作最辛苦的街道居委会。一个柔弱的女性能有这样的勇气,令人钦佩。许巧珍爱穿红衣服,这身红衣服即是爱美的精气神,也代表一颗火热的心,更代表了共产党员的信仰与忠诚。电影中,我们为许巧珍虚构了一部分感情,一条红裙子将她的青春美好和热情热心勾勒出来。
从青涩的青春,到白发苍苍的暮年,许巧珍的初心陪伴了她的一生,她是坚定的,勇敢的,也是幸福的。可以说《桂香街》是江南人带着最真挚的情感,用电影为运河和家乡写下的“情诗”。
电影《桂香街》受到观众们的喜爱,市委书记亲自为它撰写了影评。九月份,电影《桂香街》将在全国上映,全国人民可以通过银幕认识许巧珍。这一刻,我仿佛找到了电影《桂香街》的初心和使命——使一名内心有光和热的共产党员被看见、被珍视、被铭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