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舞蹈诗《那些故事》是北京舞蹈学院人对时代人物的缅怀,更是我们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的精神写照。十个人物,十个故事,跨越在历史上中国大地的各个角落,却共同传递着民族的生命线——家国情怀。家国情怀是中国人永不衰竭的精神河流,更是中国人情感的寄托与希望。
《那些故事》以舞蹈诗的形式,刻画了十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的人物。该剧以十位人物的故事为依托,将主人公们饱含诗意的人生理想,定格在“那些”生活的瞬间。陈望道在书斋翻译了第一版中文《共产党宣言》。夏明翰在监狱中写出了“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红色家书。徐解秀、王换于和邓玉芬都是中国农村最普通的妇女。徐解秀因为红军战士剪开的一条被子,系上了几十年也剪不断的军民之情。王换于牺牲了“小家”换来了“大家”,战时抚养了五十多位抗战将士的子女,自家的孩子却饿死怀中。邓玉芬更是具有大无畏的精神,先后将五个孩子和丈夫送上战场,他们无一归来。在中国大地上,这些最普通的妇女为抗战胜利、为新中国的崛起扛起了半边天。
胡济邦也是一名女性,一名驻苏记者,一名国际战士。在苏德战场的硝烟中,她写出了无数篇战地报道,拍摄了大量珍贵的历史照片。朱敏和毛岸英是新中国开国伟人的后代,他们比普通青年人肩负着更加沉重的责任。年仅15岁的朱敏成为法西斯的囚犯,集中营的生活是她一生中永远也抹不去的阴霾。毛岸英牺牲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他至今还守卫着中朝两国的友谊。胡济邦、朱敏和毛岸英,他们是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的使者。县委书记焦裕禄和老妈妈龚全珍则是深扎中国大地的脊梁。焦裕禄带领兰考县人民抗沙治涝,他培植的泡桐树造福了一方百姓,自己却因病离开人间。龚全珍是开国将军的夫人,解放后选择回家乡帮助那里的贫困人民。这一帮,就是一生一世。这些瞬间,这些记忆,这些故事,浓缩着他们人生中最值得颂扬的品格,也是人类精神世界中最珍贵的华章。
真实的历史、真实的故事,舞蹈家将其虚拟化在情景交融、情理交织的视域下。在交错时空中叙述,人物形象更显理性光辉。书斋中的陈望道,并非闭门造书。编导将他置身在革命青年和工人之间,他们一起肩负着革命的使命。陈望道也是心怀革命的青年中的一个。他翻译的《共产党宣言》不是书斋中的口号,而是千万中国人的呐喊与呼声。作品《沂蒙母亲》,开场一群古稀之人的合影,将我们带入当下。他们是几十年前,王换于在战时托儿所中抚养的孩子。他们来自不同的家庭,却成为了相亲相爱的一家人。这张跨越几十年光阴的“全家福”,首尾呼应在作品两端。这张“全家福”是王换于“母亲”爱的果实。他们幸福的笑容,正是王换于老母亲牺牲自我的价值归宿。作品《娘想你们啊》主人翁是邓玉芬。编导在同一空间中,安置了一家人身处三地的场景。邓玉芬为家人纳鞋,儿子在前方打仗,丈夫携子在后方提供保障。尽管硝烟弥漫,一家人却心念一方,战火中也透着希望。转瞬之间,家人纷纷离去。这位倔强和坚忍的女性,并没有放下手中纳鞋的针线。经过一次又一次的跌倒、爬起,她又重新站了起来。此刻,邓玉芬只能在“思念”中与家人相聚。家人穿越时空,又回到她的身旁。家人和信念,将在邓玉芬的心中永存。
《那些故事》中有的作品选择在时空的跨越中对话,而有的作品则选择在凝固的时间点上无限延伸。《英·魂》的创作是在“限定空间”中完成的。一个台子,七位青年。舞蹈并没有铺向整个舞台,而是围在中心台子的位置展开。如此安排有两层含义,一层写实,一层隐喻。固定在相对狭小的空间中,这是毛岸英同志在朝鲜工作的真实写照。作为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的秘书兼翻译,他的主要工作并非在战场,而是在司令部。一阵炮火轰鸣的声音,将战场带入眼前。编导运用了写意的方式,表现了毛岸英在抗美援朝战场的“场景”和“心境”。舞台上树立起的年轻人,是一位爱国青年,是一位勇敢的战士,并非因为是伟人之子才伟大。
《那些故事》中,舞蹈家们运用身体语言,捕捉着许多只可意会的精彩瞬间。《家书》的上半场描绘国民党特务的黑手,将要伸向共产党员夏明翰。编导将整个舞台笼罩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色氛围中,运用手电筒在演员之间移动,表现抓捕场面的紧张和扑朔迷离。《兰考的天,兰考的人》中焦裕禄是人民的好公仆。他白天在肆意妄为的风沙中,顶天立地,勇往直前。他要给人民带来希望,给人民创造一片“绿水青山”。夜深人静之时,他伟岸的身体蜷缩在一起,步履沉重,忍受着病痛的折磨。同一个人物,前后完全不同的两种体态,高与低、强与弱、向外和向内、直与曲都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令人揪心。《沂蒙母亲》中,母亲们托举起了养育的孩子们。她们背起的不是某个人,而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舞蹈艺术中常常是男托女的造型,在反转中产生了深远的寓意。中国女性血液中流淌的大爱精神,在细节中直抵观众心间。
《赤英》主人翁是朱德之女朱敏,化名赤英。该作品以朱敏在集中营的故事为背景,以人物的性格变化为线索展开。《赤英》是国际标准舞演绎的作品。编导对国标舞的表演形式进行了大胆的突破和创新,实现了一场“不接触国标舞”的艺术实验。少年朱敏身陷德国纳粹集中营,她的内心充满恐惧。舞蹈中安排了大量的群舞演员,他们既是和朱敏一起被抓捕的小伙伴,也是朱敏内心转化的写照。作品并没有拘泥于国际标准舞的某一种舞蹈形式,而是根据朱敏情绪的变化,引入不同节奏风格的舞蹈形式。《烽火玫瑰》记录着一场世界反法西斯的战争。胡济邦与苏联的战士们,为了实现共产主义的伟大目标走向战场。该作品是全场唯一一部音乐剧形式的作品。作为战地记者的胡济邦,她用高亢的歌声给战士们鼓气,坚定法西斯必败的信念。然而,年轻的战士去世后,“一封家书”将“无情”的战争与“有情”的家人联系在一起。她的唱腔旋律悠远深长,感化心田。为了家人的平安与幸福,为了与家人早日团聚,再轻柔的旋律中都充满着力量。《老阿姨》的编导选用青年时期龚全珍跟随丈夫甘祖昌,带领大家开荒种地的场景来创作。作品以江西采茶民间舞为基本动律,刻画了大家热火朝天并相互扶持的劳动场面,表达了劳动人民对丰收的渴望,奔向幸福生活的喜悦心情。龚全珍和丈夫为家乡人民带来了幸福、快乐和期望。他们无私奉献着自己的青春,也收获了人类最高层次“自我实现”的精神需要。他们不为自身,为了更多人甚至人类的幸福而努力。他们是快乐的、更是幸福的。舞蹈中塑造了老年时代和中年时代“两个”龚全珍,是对人生的回忆。我认为,更是她一生对信念的守望、对人生理想的延绵。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文艺工作者“应该用现实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情怀观照现实生活,用光明驱散黑暗,用美善战胜丑恶,让人们看到美好、看到希望、看到梦想就在前方”。《那些故事》正是这样的作品,鼓舞着中国人民不忘初心,走向未来更美好的明天。
(作者系北京舞蹈学院人文学院副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