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至,农家忙,每年的这个季节,我的梦里都会无端地生出那些长在地里的庄稼,对于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村孩子来说,尽管远离了土地,但是每天饭桌上面对的那些可口的食物,依然会让我想到生长在地里的那些庄稼。它们有着很好听的名字,而这些名字也是祖宗们留下来的,小麦、高粱、玉米、大豆、水稻,喊着这些耳熟能详的名字,一如喊着自己的兄弟姐妹。
对于这些农作物,我有着异常的情愫,这不仅仅是因为它们养活了我的身体,更是我无尽思念的源泉。
想想那些庄稼从播种到成熟的每一个环节吧,其中都蕴含着诗性的美丽。那个时候在月明星稀的夜晚,是能够听到庄稼拔节的声音的,是能够闻到粮食的香味的。
我国农作物的种植历史悠久,是世界上最早的农作物起源中心之一。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很早就对野生植物进行驯化选育,如水稻、小麦、谷子、大豆、高粱等最早都起源于我国。夏朝时期我国就有“五谷”即黍、稷、豆、麦、菽的记载。
粮食在温暖着我们的胃,同时也是人类最早抒情的对象,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就频繁地出现黍,说明当时黍已经成为我国最主要的粮食作物,其他粮食作物如谷子、水稻、大豆、大麦等也被提及。
当一粒种子落在土里,给予它合适的温度和水,它将茁壮成长。
在日月更迭的岁月里,粮食走过了漫长的路,这条路不仅蜿蜒曲折,而且悲壮苍凉。这条路上我们的祖先不断试错和纠错,才有了今天我们能够轻松种下、可以当作食物的粮食。沿着粮食的脉络走进秋的深处,我能够看到农村、农民,我能够看到父亲对这些农作物的痴情。
春播秋收,生长在大地上的每种农作物都是一曲生命的歌吟,在农家院的粮仓里,那些挤在一起的粮食是那样的卿卿我我,相濡以沫。
粮食始终停泊在我们生命的源头和记忆深处,当一粒麦子与一粒水稻联袂穿越我们的灵魂,在大地深处,我能够听到粮食的歌唱。
故乡的老人说粮食是有神性的,对每一粒粮食都该有敬畏之心。
古人对于粮食的恩情,体现在了将粮食视为宝贝上,“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那些被遗漏在土地上的麦穗、稻穗,千万不敢浪费掉,毕竟粒粒皆辛苦。颗粒归仓,让这些粮食发挥自己的价值,这便是对粮食的一种恩情,也不负“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的辛劳。
清代教育家朱柏庐在《朱子家训》中说:“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我们为什么要爱惜粮食?以大米为例,从稻子到大米需要23道工序,从育种到食用需要99道工序,如此繁多的工序才成就我们盛在碗里的美食。当我们看到饭桌上香喷喷的米饭,对于那些浪费粮食的行为,是否感到羞愧呢?唐朝诗人李绅写过一首我们耳熟能详的《悯农》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已经能够说明每一粒粮食的来之不易。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陈云曾经说过“无农不稳”“无粮则乱”,那个时候他就深刻意识到对于我们这样一个人口大国来说粮食的重要性。
2020年,我国人口已达14亿,大约占据了全世界人口的22%。而我国的耕地面积仅仅占世界耕地面积的7 %,用7 %的耕地种植粮食养活占世界22%的人口,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有人做过统计,光是每年新增加的1500万人就要吃50亿公斤的粮食!更何况我们有着14亿人口的国家,所以,节约粮食,对我们的国家更有特别重大的意义。
联合国把每年的10月16日定为“世界粮食日”,党中央、国务院决定把世界粮食日的那一周定为“全国爱粮节粮宣传周”。可见爱惜粮食、节约粮食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2020年8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他指出,餐饮浪费现象,触目惊心、令人痛心!
莫言曾说:“作为一个饱经饥饿的人,我对粮食非常有感情,进城之后最喜欢逛超市的粮食区。我会在大米、小米、绿豆等几个柜子间来回徘徊,不断抓起各种粮食放到鼻尖去闻气味。”这种感情长期居住在农村的人都会有,这是一种无可替代的东西,闻着粮食的本香,是一种幸福,对粮食,很多从事过农业劳作的人都有类似情怀,或者说是一种图腾崇拜。
民间有谚语“民以食为天”,对于铺张浪费的行为,这些年我们一直提倡光盘行动,这个行动不仅仅是体现在几个标语和口号上,更需要我们从自身做起,切实做到珍惜每一粒来之不易的粮食,或许在我们看来是不入眼的粮食,对于另一些人来说就是救命的稻草,殊不知每一粒粮食都是农民用汗水和心血换来的。
珍惜粮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粮食是人们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东西,更是每个人的命根子,从某种意义上讲,珍惜粮食就是珍惜我们的生命。从我们呱呱坠地之后,粮食就将伴随我们一生,是父母给了我们最初的生命,是粮食拓宽了我们生命的厚度和宽度。我们在耕种着粮食,粮食在养育着我们。
在农村人的眼里,粮食是高贵的,是高于天空的圣物,丰收的那一刻,他们的笑意是挂在眉梢上的。
在钢筋铸就的现代化都市,每当看到大量的粮食制品被无端倒进垃圾桶,我的心都会隐隐作痛。
我会无比怀念那些农忙的时节,其实这是对粮食的一种缅怀,热爱粮食,爱着每一粒粮食,其实就是对于大地的爱,对于故乡的爱,感恩一粒粮食,心存芬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