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得知我的作品被评为第四届“啄木鸟杯”中国文艺评论年度优秀作品,非常惊喜!我从1996年就开始了与梅兰芳相关的研究,到2007年获准主持“梅兰芳表演美学体系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直到2018年在人民出版社出版72万字的《梅兰芳表演美学体系研究》一书,这二十多年间的研究甘苦,只有自己知道。2019年12月20日一早,我刚刚飞抵广州白云国际机场,准备转机飞吉隆坡参加国际会议之时,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给我发来祝贺短信,同时又约我在推优发布大会上发表优秀作者感言,这更让我受宠若惊!思来想去,我之所以获奖,其实理由非常简单,这就是在几十年的学术生涯里,我一直没有离开作为学者的学术的初心而得到了学界的肯定。
所谓学术的初心涵盖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观念问题。我是做哲学美学的,“哲学”一词“philosophy”在古希腊的意思就是爱(philo)智慧(so ? phy)。何为“爱智慧”?也即反思。何为反思?反思就是追问“是”何以成“是”?而所谓“是”就不是“是什么”(表象),而是“怎是”(本质、本体)。亚里士多德说:“本体亦即怎是”。所以他说“‘怎是’为一切事物的起点。”这就是我为什么会讨论“谁”“是”“梅兰芳”问题的根源。如果没有了“谁”“是”“某某某”的“是”如何“是”(怎是)的追问,而仅仅停留在梅兰芳是“旗帜”、是“代表”、是“使者”等等表象的层面,学术是不会有实质性推进的。
二是方法问题。由观念形态加以延伸就是新的方法。学术一定要有方法论的自觉,比如悬搁前见、常理,直接面向事物本身的现象学方法等。以新的方法研究老的问题,也就是对老问题运用新的方法给予它一个新的理论框架并加以深入的论证。这即所谓学术的增值,而学术增值是我们真正进入研究的终极目的。这就是我为什么要借用梅洛-庞蒂知觉现象学等诸多新方法研究梅兰芳表演美学诸如“具身”性等问题的原因。
三是良知问题。学术良知是学术共同体维护学术初心的底线。一位著名学者在发给我的微信里谈及我的梅兰芳表演美学体系研究时说:“学术多一点良知,就很容易分辨得清楚什么是好什么是不好”。好一个“学术多一点良知”,触碰了学术底线,这让我非常感动!有良知就意味着要有学术公心,也要有纯正的学术判断力,更要有学者的同理心。
其实,我还是很幸运的,虽然我在研究中遇到了各种困难,但一直得到一些国内外的著名哲学家、美学家、艺术理论家的高度肯定和鼓励,诸多学术期刊不断刊发我的相关论文,也给予我很大的激励。更让我感动和充满信心的是,中国文联和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创办才四届的“啄木鸟杯”年度推优活动回归学术初心的评审标准,为祛除浮云、发现真知搭建了极为公正公平的学术平台。在此,我要特别对这些匿名评审专家回归学术初心的判断表达敬意,也要感谢湖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的鼎力推荐,同时,借此机会,对一直以来关注、支持、帮助并给予我善意批评的学界同仁表示谢意!
|